编者按: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国际盛会,将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90多个国际组织的近5000位外宾出席,涵盖全球五大洲各个地区。
中国石化多年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油气、石化领域的丰富合作。本版选择部分代表性项目进行报道。
科威特参与总承包建设世界级炼油项目
【背景链接】
科威特是中东地区重要的资源大国,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双边关系传统友好。科威特高度评价并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2018年7月9日,中科两国元首在北京举行会谈,一致决定建立中科战略伙伴关系,为新时期中科关系注入新动力、开辟新前景。
【石化身影】
4月2日,由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与西班牙TR、韩国韩华组成联合体EPC总承包建设的科威特阿祖尔炼厂项目,一套常压蒸馏装置和系统管桥实现工程中交。预计到今年年底,项目15套装置将全部达到工程中交条件。
科威特阿祖尔炼厂项目作为“一带一路”重点建设项目,设计一次加工能力为3150万吨/年,建成后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炼厂,对促进当地就业、消费、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生产技术的提升等方面将做出巨大贡献。阿祖尔炼厂建成后,将再次提高科威特的炼油能力,为科威特重质原油提供更多加工选择,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同时,阿祖尔炼厂还将为当地电厂提供清洁燃料,减少电厂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减轻科威特环境压力。
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参加阿祖尔炼厂项目的管理和建设,是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实践。阿祖尔炼厂项目团队由来自50多个国家500多家公司的1.2万名外籍员工和6000名中国籍员工组成,累计实现了超过1亿人工时,可谓是全球文化的“交汇地”。
通过参加这一世界级高水平的项目管理和建设工作,中国石化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国际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培养一大批项目管理国际化人才,而且为进一步开拓中东地区及世界炼化工程市场奠定了基础。
项目还推动了中国产品出口海外。科威特阿祖尔炼厂项目的大部分钢管及管道配件由中国供应商供应,其中采购中国阀门金额高达2480万美元,此外在诸如压力容器、炉子等大型设备的供应商中,也不乏中国供应商的身影。中国供应商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和高质量的产品走向海外,将中国制造的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
【科威特油气工业情况】
石油、天然气工业为科威特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按不变价格计算,科威特2017年石油、天然气工业产值达214.6亿第纳尔(约合707.3亿美元),占GDP的54%。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统计数据,2017年科威特出口石油、石油产品及相关原料305.6亿美元。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现已探明石油储量1049亿桶,居世界第5位;天然气储量为1.7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19位。科威特石油工业以石油开采、炼化和石油化工为主。2017年原油产量为295万桶/日,炼化能力93.6万桶/日。
沙特树立中沙炼化项目合作典范
【背景链接】
2016年1月19日,中沙两国元首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深入发展,取得更大合作成果。2019年2月22日,中国-沙特投资合作论坛在北京举办,其间,中沙两国企业、机构共签署了35份合作协议,据了解,沙特已连续14年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沙特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目的地。
【石化身影】
“我对合资公司能够主办中国国庆招待会感到十分荣幸。中国和沙特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延布炼厂是中国石化与沙特阿美之间合作共赢的结晶,我会尽一切努力创造合资公司更加美好的未来。”2018年10月2日,沙特延布合资公司总裁纳伽什在该公司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国庆招待会上热情洋溢地说。
延布炼厂位于沙特西部红海沿岸延布皇家工业园区,由中国石化和沙特阿美石油共同出资建设和运营,初始股比为37.5∶62.5,原油年加工能力超过2000万吨。自2015年4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延布炼厂运行平稳有序,在2018年国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异常波动、产品与原油裂解价差缩小的不利情况下,延布炼厂努力保安全、稳运行、抓优化、控费用、促项目,成功实现加工原油2175万吨,比计划高19万吨,1762万吨超低硫优质汽柴油受到欧亚客商的高度赞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延布炼厂积极促进中沙人民文化交流、帮助合资企业员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2018年2月5日,合资公司举办了“促进中沙交流与合作”主题中国文化日活动,通过搭设传统牌坊、举办展览,以及播放宣传片等形式,多角度地向外方员工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和中国石化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活动受到了数百名外方员工喜爱和一致好评。
延布炼厂全力支持沙特本土化战略,招收和培训当地技术学徒工800多名,目前合资公司沙特籍员工比例达86%,是当地沙特籍员工占比最高的企业。延布炼厂为提高沙特当地人员技能素质和就业水平做出突出贡献,得到沙特政府的认可,连续4年受到沙特当地政府嘉奖。合资企业已成为中沙乃至中阿经贸合作的典范,为中阿经贸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沙特油气工业情况】
石油和石化工业是沙特的经济命脉,2017年,沙特石油石化产业生产总值为7329亿里亚尔(约合1954亿美元),占GDP的28%;主要产品为原油和石化产品,当年出口额为1702亿美元。近年来,沙特天然气探明储量和产量实现双增长。沙特天然气储量已从8万亿立方米增至8.3万亿立方米。2017年天然气产量为12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近年来,沙特政府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大力发展非石油产业,依赖石油的单一经济结构有所改观。
尼日利亚助力勘探西非油气资源
【背景链接】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与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37国及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尼日利亚驻奥地利大使奥科克在维也纳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双方带来空前的机遇,非洲和中国有着意义深远的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倡议能使各个国家从中受益。
【石化身影】
在热闹的2018年平安夜,尼日利亚承包商SHABAZZ公司老板牵着一只羊和一头牛送到中国石化尼日利亚海洋钻井项目基地,这是当地社区的最高礼仪。他对中方员工激动地说:“感谢中国石化的信任,你们让我们曾经冷清的码头又热闹起来,我们的雇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中国石化国工尼日利亚子公司同胜利石油工程尼日利亚项目部于2017年8月签订了壳牌海洋钻机合同,该合同项目成为中国石化在尼日利亚签订的首个自升式浅海钻井平台服务项目;同年12月,签订了中国石化首个国际沼泽钻机合同。两个“首个”,为中国石化深耕西非石油工程市场、助力中尼石油工程领域互利共赢提供了广阔合作前景。
中国石化国工尼日利亚公司携项目人员以高标准、严要求运营管理与壳牌公司合作,多次得到业主的奖励和表扬;胜利4号沼泽钻井平台月进尺创造了尼日利亚沼泽钻机作业纪录,在该国市场树立了中国石化良好品牌形象。
项目两个平台中,当地员工占现场施工人员比例都在85%以上。国工公司已经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提供专业培训两万多人次,为当地油气行业培养了一批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石油工程人才。
中国石化国工公司在尼日利亚建立了完整的当地承包商管理系统,降低项目运行成本和推进当地化,迄今为止,先后有86家当地企业提供了多种服务,间接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1000多个,产值达5000万美元以上,在建项目获得了油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中国石化国工公司通过协调中资银行采用总包加融资模式,帮助尼日利亚Dubri公司将天然气加以处理并销售给发电厂。Dubri公司总经理激动地说:“我很感激我的国家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的油田不再因为废气燃烧而刺鼻难闻,我们的国家更加美丽,我坚信‘一带一路’一定会取得巨大成功。”
【尼日利亚油气工业情况】
油气产业是尼日利亚的核心产业,油气收入为尼日利亚贡献了94%的外汇收入和62%的财政收入。2014年国际油价下跌以来,尼日利亚油气产业受损严重,2017年原油出口4.1万亿奈拉(约合115亿美元)。虽然油气产业是尼日利亚经济重中之重,但油气下游行业发展落后,国内炼化能力不足,燃油严重依赖进口。据估计,尼日利亚每年进口成品油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2016年1月,尼日利亚政府取消燃油补贴。
哈萨克斯坦文化融合力促中哈项目共赢
【背景链接】
2014年12月14日,中哈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民经济部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备忘录》提出,中哈双方将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合作,发展和加强区域间互联互通,促进和深化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有关交通、经贸、旅游、投资及其他合作领域的经济活动。
【石化身影】
中国石化国勘公司于2004年进入哈萨克斯坦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目前在哈萨克斯坦设立两家分公司,油气资产分布于阿特劳州、阿克纠宾州等地。
15年来,中国石化国勘公司将国内“矿区制”管理模式移植到哈国,同时用石油文化凝聚外籍员工,承担社会责任,打造“负责任、受尊敬”良好形象。国勘公司旗下FIOC公司10年间发现了两个亿吨级地质储量规模的油田,其中S区块成为中国石化海外首个“自主勘探、自主开发、自主建设”的陆上原油生产基地。15年来的有序经营,开中哈大规模产能合作的先河,也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无缝衔接,助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融合不仅是外企在资源国生存的基础,而且是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石化国勘公司成立了文化融合小组,打造“家”文化,增强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多年来,文化融合小组用中国石化优良的传统文化感染员工、凝聚员工,每年选派优秀的哈方员工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等油田学习参观。
哈萨克斯坦籍员工赛力克江曾到中原油田参加培训,学习采油新工艺知识,让他最难忘的是中原油田员工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他在培训结业时说:“我们这一批参加培训的员工都觉得收获很大,会把中国石化员工立足平凡、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带到哈萨克斯坦,为公司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6年,中央电视台到哈萨克斯坦拍摄纪录片,哈萨克斯坦籍员工阿丽亚幸运地作为中哈友谊使者参加了拍摄,她已在哈萨克斯坦公司工作13年了。“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无偿向中方员工教授俄语、哈萨克语,还向哈方员工教授汉语。现在,中哈双方员工成了亲密伙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已深入人心。”阿丽亚说。
【哈萨克斯坦油气工业情况】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是哈萨克斯坦主要产业之一。2017年,哈萨克斯坦开采石油7293.2万吨、液态天然气1326.9万吨、气态天然气529.3亿立方米。采油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南部的5个州。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大外资油企是由美国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及哈萨克斯坦政府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田吉兹雪弗龙公司,占哈萨克斯坦原油总开采量的39%。哈萨克斯坦本国最大的石油企业是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占本国石油产量的32.5%。目前,几乎世界所有著名油企,包括中国“三桶油”,都已进入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领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