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业第三例央企重组将落地

   2019-02-19 证券日报

95

核心提示:近日,中国核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核建集团已于2019年2月12日与中核集团签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近日,中国核建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核建集团已于2019年2月12日与中核集团签订《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之吸收合并协议》,就中核集团吸收合并中国核建集团事项进行了约定。此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核集团将直接持有公司61.78%的股份,中国核建集团不再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此次吸收合并实施完成后,中国核建的实际控制人变为中核集团,国务院国资委作为最终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正式公布重组事宜一年后,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的合并就要收官了。

昨日,《证券日报》记者联系了中国核建方面,工作人员表示,合并的下一步具体实施情况要看大股东方面的决定,另外,如果有下一步消息的话会及时进行公告,可以披露的内容会及时披露。

  能源业第三例央企重组将落地

公告显示,根据协议,中核集团吸收中国核建而继续存在;中国核建解散并注销,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和义务由中核集团承继和承接。吸收合并完成后,中核集团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中国核建的61.78%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中国核建所有下属子公司、企业或其他法人的股东或出资人,将均变更为中核集团或其下属公司。

2018年1月31日,国资委官网公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实施重组,后者整体无偿划转进入前者,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这是继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与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合并后,能源行业第三例落地的央企重组。

2018年10月24日和11月1日,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分别审议通过了相关吸收合并方案。2018年12月,两家集团签订了《债务承继协议》,明确了承继的债务标的。2019年1月17日,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出具了《债务承继确认书》,确认已将中国核建存续债务融资工具转移到中核集团相关账户,由中核集团按照原发行条款和条件履行相关债务。

中核集团和中国核建原最早均属于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下称中核总)。1999年,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中核总被划分为两家公司。中核集团继承了中核总的衣钵,承接了大部分产业,中国核建则负责核电工程、军工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业内多认为,两家企业业务互补,重组难度相对较小,重组后的中核集团竞争能力将大为加强,利于更好地在全球核电市场上竞争。

中核集团是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同时也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和核技术应用主力。

中国核建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中国核建在中国核电施工工程市场上,长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是国内外唯一一家连续30余年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企业,承担了中国大陆和出口的所有核电机组的建造任务,具备同时承担40台核电机组的建造资源和能力。

  核电行业话语权变强

就发电量而言,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三大核电国家,但是论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中国则尚未能进入全球前十,业内人士考虑现有在建、已开展前期工作的规划机组,以及每个核电厂址机组的可承纳容量,国内核电至少还有两倍以上的发展空间,而核电高技术壁垒、高专业要求、强政策管制等特性,决定其具有稳定的竞争格局和强劲的盈利能力。

事实上,核电行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表现已出现明显改善。2018年三季度,核能核电板块29家成份股上市公司披露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19家,占比超过65%。

2018年以来三代核电利好消息不断,展现三代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国家对三代核电的信心。2018年核电动态不断,3月7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具备条件项目的核准建设,年内计划开工6~8台核电机组。同时EPR首堆台山一号、AP1000全球首堆三门一号先后实现并网发电,标志着三代技术不断成熟。随着三代核电技术捷报频传,预计困扰我国核电项目审批的技术问题或将得到解决,核电审批重启有望加速。

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和《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意见,2020年运行核电装机力争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而截止2018年6月,在运在建核电机组共计5802万千瓦,仍需建设超3000万千瓦核电机组,按单台机组功率125万千瓦估算,2020年前至少需新开工24台核电机组,年均8台左右。

在核电站投资中,一般核电设备投资占比约50%,据此估算每年核电设备市场规模约800亿元,2020年前核电设备市场规模约2400亿元,其中核岛设备投资占比约一半;基础建设占比约40%,2020年前其市场规模约1920亿元;其他辅助设施占比约占10%,2020年前市场规模约480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核电行业主要受制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目前这两方面都已取得重大突破,核电行业大概率将从底部复苏,核电审批时隔两年多重启可期。(杨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