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8月8日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4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2%。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1.3%,贸易顺差扩大47.4%。
面对这样的经济数据,贸易金融提供商誓腾国际保理总裁布劳恩表示:“无论你喜欢与否,作为全世界最大贸易国,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全球供给链。”
全球范围多边贸易态势活跃
今年年初以来,虽然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但我国贸易进出口仍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刚刚过去的7月份,尽管美国声称有可能对我国加征新的关税,但全球范围内的多边贸易仍然表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贸易数据更加亮眼:进出口贸易均保持增长,总值达到2.74万亿元,增幅达到5.7%,贸易顺差则扩大了79%。
这表明,西方不亮东方亮,中国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的进出口保持增长。
欧盟、东盟分列我国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中欧贸易总值增长10.8%;我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2.35万亿元,增长11.3%,高于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扩大了我国7月份的出口额。
作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中美之间的贸易总值依然有2.1万亿元,额度在持续摩擦中降低至占我外贸总值的12%。其中,我国对美国出口1.62万亿元,下降2.1%;自美国进口4739.3亿元,下降24%。被美国政府作为挑起贸易摩擦借口的对美贸易顺差扩大了11.1%。如今,我国已成为排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之后的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美国《华尔街日报》8日评价称,在特朗普政府上周宣布将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中国央行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1,这还是2008年以来的头一遭。经济学家表示,弱势的人民币或将抵消美国加征关税的部分影响,并使中国出口更具吸引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快
我国前7个月进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和支持,我国与东盟、非洲、中亚、拉美等新兴市场外贸增速明显。在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备受关注的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5.03万亿元,增长10.2%。这个数字高出全国整体增速6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28.9%。其中,我国与沙特阿拉伯、波兰、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速分别达36.8%、21.9%和27.7%。
这说明,在与传统贸易大部分伙伴保持贸易额良好增势的同时,我国外贸企业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处长闫敏表示,中国与23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不仅与欧盟等主要经济体的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更突出的是与新兴市场外贸增速明显,特别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这种多元化发展,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的新动力,使我国保持外贸稳定增长有了更大空间。
在此之前的8月6日,德勤联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指数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经济吸引力上涨。未来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将保持流量的稳步增长、合作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态势。
经济稳中向好带动油气进口
石油是世界经济的“血液”,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常被视为经济景气与否的标志之一。前7个月,我国石油、天然气消费量持续稳中有增,进口原油2.86亿吨,增加9.5%;天然气5474万吨,增加10.8%;成品油1840万吨,减少3.9%。这表明我国经济继续呈现平稳发展、稳中向好态势。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国内经济‘稳’是外贸‘稳’的重要支撑。”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今年年初以来经济运行整体平稳,经济结构、对外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球贸易环境不佳的背景下,今年我国外贸企业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在增长,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达33万家,增长6.6%。
前7个月,我国外贸继续保持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经济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活力。我国通过不断优化外贸结构和营商环境,企业创新挖潜多元化市场。2018年,世界银行将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一次性上调了32位;其中跨境贸易排名由97位跃升至65位,也提升了32位。今年,我国在2018年减税降费的基础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政策,制造业增值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税率降低1个百分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更多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加快出台与落地,有助于降低企业压力、增强企业应对能力,对稳外贸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此外,前7个月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中,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0.4万亿元,增长5.7%,而加工贸易进出口4.34万亿元,下降2.3%。这也充分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发挥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业创新带来了积极变化,国内制造业通过转型,独立研发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已经逐步从低端制造、简单加工转向高质量发展,也展现出中国经济韧性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