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柱。根据俄自然资源和环境部估计,俄拥有14.47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价值11.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2018年GDP的6.56倍。在保持和稳固传统市场、扩大天然气产量的同时,俄罗斯积极整合天然气资源,建设“西伯利亚力量”管线(中俄东线俄境内段)。根据俄气公司网站介绍,2019年12月俄罗斯开始向“西伯利亚力量”供应天然气。在线路设计上,“西伯利亚力量”西起伊尔库茨克州科维克金气田,经恰扬金气田至俄罗斯边境的阿穆尔天然加工厂,然后从布拉戈维申斯克分为两支,一支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另一支进入中国,中国是当前的建设重点。“西伯利亚力量”长约3000公里,输气管直径142厘米,总投资预算550亿美元。根据中俄两国能源企业签订的合同,通过“西伯利亚力量”,俄罗斯在未来30年里,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投产后俄气公司市值将增加50亿美元。
除经济收益外,“西伯利亚力量”的预期战略收益更多体现在国家层面。欧洲议会曾在2018年4月公布了一份名为《能源是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工具》的报告,指出俄罗斯利用其丰富的能源储备,加强和保护其在邻国的利益,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俄罗斯利用天然气惩罚、奖励、影响过境国和消费国。“西伯利亚力量”是俄罗斯的“西气东输”项目,亚洲是其目标市场,俄罗斯也会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植入这个项目中,因此,“西伯利亚力量”是涵盖了俄罗斯内政、市场和外交的混合战略项目,其战略目标可具象为:
一是发展和稳固远东地区。从2014年起,俄罗斯开始加快远东地区发展速度,为此,在过去的5年俄罗斯出台了180项法律。截至2019年8月,俄罗斯远东开发公司已签署了1200多项协议,协议金额1180亿美元。尽管俄罗斯做了很多努力,受资金、环境、地方利益集团支持力度和地区差异较大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短缺、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水和空气污染等问题已制约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俄罗斯希望整合东部地区油气资源及其衍生行业实现边际收益递增。把“西伯利亚力量”建成为俄罗斯促进远东地区发展重要支柱,并通过这条天然气管道获得更多的亚太能源市场份额,并把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融入亚太经济圈中。可见,若俄罗斯天然气顺利地进入亚太地区能源消费终端市场,能源合作业务涉足上游和下游,并使亚太能源市场与其建立较强的能源依赖关系,那么俄罗斯就有机会借助能源与亚太地区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二是规避潜在的市场风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洲天然气市场一直是支持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基石。2018年俄气公司向欧洲供应了2019亿立方米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大约占俄罗斯国财政预算的40%。然而,近年来欧盟国家天然气市场已渐趋饱和,与2017年相比,2018年俄罗斯供应欧洲的天然气仅增加了3.8%。IEA预测,2035年前欧盟国家天然气需求会停留在每年4600亿方的水平。此外,以美国页岩气为代表的新供应商的增加,也导致了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2018年就有6亿多立方米美国LNG进入欧盟市场。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市场的利润增长空间有限,政治影响也随之大打折扣。莫斯科VTB银行的石油和天然气分析师叶卡捷娜·洛迪娜表示:“在中长期内,东部天然气交付可能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产量和收入增加的唯一途径。”除市场风险外,更加不可确定的是国际政治因素。2019年7月31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通过法案,制裁参与俄罗斯“北溪-2”项目建设的公司。因此,若美俄关系未发生改善,俄罗斯不得不加大规避市场风险的力度。
三是与中国形成“守望相助”的战略态势。与东亚国家合作开发远东地区,俄罗斯对此还保有较大戒心,但是受西方国家制裁影响和国家利益的需要,俄罗斯需要加强与东亚国家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在2018年11月举行的中俄总理第23次定期会晤上,批准了中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远东发展部编制的《中俄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2019年6月中国领导人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发表了《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中明确落实17项任务,中俄能源合作和远东合作发展分别被列为第2项和第15项。特别提出,“支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年内举行投产及供气启动仪式”。截至2019年8月与俄罗斯远东开发公司合作的外国企业中,中国企业占50%以上。仅在俄罗斯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自由港项目,中国计划投资30亿美元。为了提升经贸合作,中俄两国已把2000亿美元列为经贸合作的新目标,“西伯利亚力量”以及亚马尔项目对实现这一目标十分关键。从大的战略空间来看,“西伯利亚力量”对于落实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保两国国家安全、为双边关系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7月30日,由管道局承建的中俄东线过境段线路段干燥施工全部完毕,并通过验收。 李程 供图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