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离全面改善还有多远

   2020-01-17 石油商报

35

核心提示:朱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自201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东京再度举
朱锋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自2018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东京再度举行以来,在中国政府和社会积极改善中日关系的诚意推动下,两国关系出现一些实实在在的回暖和发展态势。中日双方已原则商定习近平主席明年春天应邀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将在近10年停滞之后再度实现中日首脑互访,中日执政党之间高层交流也已经恢复。目前中日关系虽已走出低谷,但要全面改善,还需假以时日。

历史正在召唤“新型中日关系”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在这一波新的大变局中,中日两国不仅无法置身事外,而且中日作为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两国能否加强合作、共担责任,将对未来两国人民的福祉、两国在全球权力和利益格局中的地位带来实质性的重大影响。

从两国关系的角度来看,尽管历史问题、领土争议、价值之争都还远远没有结束,但中日经济和社会关系已经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合作活力。截至2018年,中日两国双边贸易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人员往来每年达1200万人次,每周直飞航班超过1000班,结交友好城市超过250对。中日两国逐渐成为中高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价值链保持活力和生机不可或缺的伙伴。正如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2019年10月26日在“北京—东京论坛”开幕演讲中所指出的,“中日两国的利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入融合,中日两国的发展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接而紧密相联。”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发起的对华贸易战,已开始明显地拖累了日本经济。日本财务省2019年10月21日发布的上半年(4~9月)统计数据显示,日本上半年逆差上升到84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53亿元),连续两个半年(2018年10月~2019年3月、2019年4~9月两个半财年)出现逆差。中日关系今天已经实质性地进入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境地。

日本的“中国战略”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两面性

从2019年以来,中日关系持续升温,反映了安倍政府面对当前国际体系的重大调整。与此同时,东京继续鼓励日本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反对和中国经济脱钩,也体现了安倍政府和日本朝野精英的战略慎重。但中日关系中的结构性限制因素依然顽固,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和地缘战略等诸多问题上对华排斥仍在延续。

应该注意到,日本是与澳大利亚一起,最早宣布拒绝和华为在5G项目上合作的美国盟友。2019年9月,日本防卫省发布的2019版《防卫白皮书》,明确把中国定义为日本面临的最大威胁。此外,日本主流民意存在的普遍性对华消极看法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本来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文化上相互影响甚至反哺的历史超过千年,但在两国的民族主义意识、价值认同和地缘政治秩序选择等问题上,今天呈现的差异和对立依然是很深刻的。

今天,我们正在面对的日本,是一个完全“双面”的日本,即,在国家安全与地缘战略选择上“背中国而行”的日本和经贸与社会交往上“向中国而行”的日本。虽然安倍政府近年来也在尝试做一些调整,例如将美日等国协商一致的“印太战略”从日本的视角出发调整为“印太倡议”;但面对中国时,这种“双面日本”的选择也让一些日本朝野精英态度分化,比如,2019年10月份,30多位日本国会议员跑去台湾参加蔡英文当局举办的“双十”庆典,日本加大海军在南海巡弋和军事演习的力度等,都是“双面日本”选择的真实反映。

  改善中日关系:既要靠行动,更要靠时间

中日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仍然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和增加彼此的适应度。

首先,直接面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的差异和争议是中日关系改善需要采取行动的目标。冷战结束后,日本对中国的战略疑虑由来已久,信心的培养和观念的改变需要假以时日。我们坚信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选择和中国推进地区与世界繁荣和平的责任担当,帮助日本政府和社会重建对一个崛起中国的信任和信心,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战略责任。

其次,中日之间存在的利益和安全竞争局面不能低估,但中日关系同样可以形成既竞争、又合作,既相互防范、但又需要相互提携的关系格局。给予彼此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应该是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起的对日心态。

最后,在改善中日关系上,双方都需要树立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中日关系虽然受日美关系的牵制和影响很大,但只要我们处置得当,中日关系就不会永远被日美关系牵着走。在今天的大变局面前,安倍政府如果真的期待提升日本在亚洲和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中国,不断培植对华战略信心,同样也是东京需要迈出的步伐。

未来的中日关系,急不得,但却要有新作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