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炼油、乙烯能力将双超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2020-01-15 经济日报

78

核心提示:1月13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报告

1月13日,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举办《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发布会。报告显示,2019年,炼油总能力升至8.6亿吨/年,乙烯总能力首破3000万吨/年,炼化能力过剩愈演愈烈。按目前在建、已批准建设和规划的项目测算,我国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乙烯能力将破5000万吨/年,双超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

  综合分析201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模式,报告认为有多个特点——

  国内——

★国内石油产量止跌回升,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提升势头得到遏制。国内勘探开发形势好转,2019年原油产量扭转连续几年下降势头,达到1.91亿吨,增幅1.1%;天然气产量估算达到1738亿立方米,增幅约9.8%。国内油气对外依存度虽仍上升,但快速提升的势头得到遏制。

预计2020年国内油气产量有望分别达到1.94亿吨和1900亿立方米。加之国家发展清洁煤、多能代油、提高终端用能电力比例等政策实施,油气对外依存度将呈平稳低速增长态势。

★中国成品油消费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成品油出口压力持续加大。2019年我国原油和石油对外依存度双破70%,国内汽柴煤三大成品油消费增速因多种原因均有所放缓,成品油出口压力加大。2020年预计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继续放缓,炼油能力增势不减,供应将继续过剩,成品油净出口可能将突破6000万吨,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

★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19年,我国天然气生产增速9.6%,超过进口增速,对外依存度与上年基本持平。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工程、LNG接收站接收能力、储气库调峰能力建设均取得明显进展。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国内天然气安全保供能力明显提升。2020年及之后,随着我国天然气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仍需继续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供应保障能力。

★炼能过剩趋重并有向炼化一体化下游低端扩展之势。2019年,炼油总能力升至8.6亿吨/年,乙烯总能力首破3000万吨/年,炼化能力过剩愈演愈烈。按目前在建、已批准建设和规划的项目测算,我国2025年炼油能力将升至10.2亿吨/年,乙烯能力将破5000万吨/年,双超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位。

★国际油气合作取得战略性突破。2019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历时五年建成通气,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将与中国东北、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主消费市场对接;中国石化、广汇能源、新奥能源等企业新签多项LNG长期供应合同。我国东部天然气主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多气源竞争格局。

★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快。2019年,政府部门围绕落实《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多项政策,推进油气行业全面开放。同时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出让;改革油气管网运营机制,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深化油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油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打破原有行业壁垒,新政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进程。

  国际——

★对全球油气市场施加影响已成为美国推行“美国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美国借助能源独立,对全球石油市场的掌控力和影响力加强。欧佩克内部凝聚力和整体影响力下降,卡塔尔和厄瓜多尔先后退出。综合考虑,尽管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短期和局部的供应紧张并诱发价格波动,但供需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明显走高。

★全球天然气供需继续宽松。2019年,全球天然气贸易增长9.1%,与上年基本持平, LNG贸易增速12.2%,接近管道气贸易增速的2倍。欧亚市场联动性凸显,欧洲NBP价格和亚洲LNG现货均价都出现40%左右的深度下跌。预计2020年,全球天然气供需继续宽松,价格仍将保持低位运行,供需两侧、传统与新兴国家的博弈将持续加剧。

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走势仍将疲软,国际油价将维持震荡走势,布伦特原油均价范围在60-65美元/桶区间。对于不稳定的全球宏观经济和政治局势,特别是美国与主要经济体的贸易争端、中东地缘政治形势的较大不确定性,国际油价年均水平降至50美元/桶以下或向上突破75美元/桶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