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一年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总基调已定。
关键词依旧包含四个字:稳中求进。
与去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相呼应的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三点,再次出现在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的讲话中。
当初定下这样的总基调,顶层自有一套逻辑。
鉴于当时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总体情势,面对一度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压力明显加大,完成稳增长目标任务难度明显加大等因素,“稳中求进”成为监管层必然的选择。
必然之外,还有应势的调整。
2019年12月24日至25日,国资委在京召开最新一届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并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
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发言要求:“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国资国企改革。”
这与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坚持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创新发展步伐,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措辞略显不同。
毕竟,国资委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目标卯足了劲,做着临近时间节点的努力。
更多的细化调整在后面。
考核指标的高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出台,以及海外油气资产的专业化整合,均将一一揭开久违的面纱。
稳住
这一年,央企打拼得并不容易。
国资委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1—11月,各大中央企业已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4%。
从数据上看,央企的任务,的确是完成了。
去年国资委给各大央企定下的2019年生产经营主要目标任务中,对于中央企业净利润的要求是,同比增长要达到7%,9%是“力争”要达到的目标。
一年过去,央企刷新了自己的成绩单,9%的目标已然实现。
央企相关负责人自己知道,为了达成上述目标,需要付出多少心力。
这不仅需要加快实现国资监管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更需要吃透彼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方能为完成2019年生产经营目标打下基础。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相关中央企业攻克过更多不为人知的难题。
一名国资人士表示,面临国内外形势的不确定性,个别央企曾经认识不足、应对不力,风险防范对策未能及时启动。有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不够,产业机构调整动力不足,创新发展能力陷入瓶颈。
上述国资人士还忧心过经济效益出现行业分化,产业链中下游部分企业效益明显下滑,可持续增长基础不牢固的现象。
对于当时的情况,他记忆犹新:“有的企业推进改革存在畏难情绪,通过改革激发企业内生活力的目标远未实现。有的企业内控体系与实际脱节、形同虚设,重形式轻效果,有规章不遵循,管理相放,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背负着经济与社会双重担子的中央企业,没有停歇的机会。
只能迎难而上。
把目标拆解,率先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方能抓住一切有利条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而推动改革前行。
强化风险管控,强化自主创新,强化实业主业,强化改革落地,强化管理提升,强化职能转变,成为国资委为央企圈定的可行路径。
只争朝夕、务求实效。
在国资委的要求下,各中央企业制定出了全年目标和计划安排,为完成基本目标、实现奋斗目标自行铺路。
有条件的企业则将目标定得更前瞻,“多增效益”一度成为相关企业的主要诉求之一。
在此过程中,“稳”字依旧牢牢贯穿于各大中央企业的行动方案中。
有企业专门将“稳增长”目标进行分解,试图分层传递压力,将责任分层落实,算细账、算实账、算紧账。
转瞬之间,求稳的目标追求延续到了2019年6月。
2019年6月12日,国资委举行了2019年度和2019-2021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仪式,20家中央企业的最新净利润目标得以敲定。
参加会议的航天科技、中国电科、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远洋海运、中航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国中车集团、航空工业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中国移动、中化集团、中国建筑、华润集团、国药集团、保利集团、建设科技集团、中国国新等20家企业2019年度合计净利润目标较上年增长12%。
这不是心血来潮定下的目标。
12%的背后,依旧是稳。
在上述仪式上,郝鹏曾用“稳定器”来形容中央企业扮演的角色。
突破
除了“稳”,还有“进”。
央企以及央企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逐渐迎来一些转变。
更细化,更垂直。
在最新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表示,将突出对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营收利润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指标的考核。
这是统筹推进“量的合理增长”、“质的稳步提升”的集中体现。
在2018年底修订出台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中,曾将年度净利润、经济增加值等指标目标值设置为三档。
第一档为目标值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或者明显好于上年完成值且增幅高于总体目标增幅。
第二档为目标值不低于基准值。第三档为目标值低于基准值。
经行业对标,目标值处于国际优秀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不进入第三档。
同时,国资委将年度净利润、经济增加值等指标目标值与考核计分、结果评级紧密结合。
敲定上述考核办法,是国资委的多重考量。
这其中既包括企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考虑,也包括央企与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地位相匹配的一贯体现。
当然,更包括最新一届央企负责人会议中“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更多的突破在2019年陆续发生。
2019年11月底,事关国有资产监管职能从根本上实现改革的宏观文件,密集亮相。
国资监管大格局拉开帷幕。这正与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圈定的“加快实现国资监管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形成逻辑对应。
对于各大央企来说,近乎完整的国资监管宏观格局已然形成,一系列相伴出台的标志性文件,为中央企业的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打开了一扇新的窗。
在最新一届央企负责人会议召开的前两月,国务院国资委对外公开表示,截至2019年10月,现行有效规章27件、规范性文件207件,国资监管的法规制度框架基本健全。
这是贯穿于两届央企负责人会议之间的改革成绩单。
面对已有的成绩,国资委不会止步于此,“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出现在12月24日至25日的会议要求中。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还没有迎来终点。
新方案
2020年就要来了。
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中央企业便会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这一年,将关乎着各大中央企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
与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有所不同的是,新一届央企负责人会议中,明确点出了能发挥重大效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2020年初,上述方案将正式出台实施。
郝鹏表示,要以落实方案为契机推动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
这亦是“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微观要求,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具体改革举措。
在新的一年中,上述新方案将为中央企业细化工作措施,确保管资本重点任务得以执行提供支撑。
为了新方案的落地,国务院国资委已经付出了多重心血。
12月17日,受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委托,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曾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围绕制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听取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关于国企改革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透过上述专题会议,可以窥见新方案的初步轮廓。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完善市场化激励机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财务硬约束、促进公平竞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均有望被写入新方案当中。
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形成呼应的是,新一届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同样提出“防风险”,且“增强国有经济抗风险能力”。
镜头拉回更早之前,去年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对于防范重大风险已有较为周密的部署。
2019年全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均被国资委放在突出的位置。
债务风险管控便是一例。
自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召开以来,国资委便在持续推进中央企业降杠杆减负债工作,加强债务动态监测,强化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突出对高负债企业的重点督导和分类监管。
各大央企的资金链安全,同样在国资委的重点管控范围中。
“保持现金流充裕,提升企业偿债能力。加强债券特别是短融、超短融债券风险排查,严防投融资期限错配”是央企严控债务风险,努力完成负债率管控目标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除了风险防控,国资委还有更多专业领域的思量。
去年央企负责人会议中提及的“积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官网公司,实现灌输和销售分开”等,将在2020年得以延续。
根据新一届央企负责人会议要求,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央企主责主业,各央企要严控非主业投资比例和投向,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与能源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化整合,亦将在2020年迎来新的进展。
经济观察网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未来,“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领域的重组整合有望提速,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专业化整合以及煤电资源区域整合将成为工作重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