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制订规划,明确特色园区发展方向。在建设白城工业园区过程中,白城市始终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考虑在前,摆位在先,精心谋划。在建设之初,首先从规划入手,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的原则,编制了园区发展系列规划。一是抓好整体规划。充分考虑白城市情,根据区域资源、工业基础和产业优势,确定了“一园多区、特色集中”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工业园区平台建设进行总体空间布局,把园区建设纳入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均与白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套、相统一、相衔接。二是抓好产业规划。选择白城传统产业中最具发展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和新兴的风电设备产业作为园区重点培育产业,着力构建“各区有特色、区内有亮点”的特色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园区总规划面积337万平方米,其中:启动区面积167万平方米,远期规划面积170万平方米。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入园企业达到40户,年实现产值20亿元。建材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93万平方米,其中启动区面积106万平方米,远期规划面积187万平方米。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入园企业达到30户,年实现产值18亿元。三是抓好规划实施。一方面,严格按照规划,推进平台建设,积极包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努力提高园区建设品位。另一方面,把好项目供地关,注重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指标考核,提高项目质量,做到开发一块,建成一块,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筑牢特色园区发展平台。按照整体规划、滚动开发的原则,从2005年开始,连续两年集中力量进行了工业园区一、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过程中,坚持把特色园区的基础设施作为建设重点,倾斜人力、物力和财力,优先投入,优先建设,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好一流的发展平台。坚持多元化投资,市场运作,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向市场,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和域外资本参与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来。目前,农产品加工、建材两个特色园区的基础设施大部分已经建设完成。其中:农产品加工园区修建道路6条,总长6409米;铺设给水、排水管线17257延长米,供电、通讯、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完备。建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修建道路5条,总长8628米;铺设给水、排污管线18140延长米,相应配套设施基本齐全。
(三)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升特色园区发展实力。为尽快构筑园区产业支撑,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园区始终坚持“招商兴园”、“项目立园”战略不动摇,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部工作的核心之举。一是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主攻方向。突出资源优势抓招商,围绕市里确定的13个农业优势产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引资;突出产业链招商,明确把农产品加工业、建材业、风电设备产业等特色产业及关联度大的项目作为招商重点;搞好市场化运作,完善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重奖招商引资有功人员。二是进一步确立了项目建设推进机制。成立了园区项目推进工作组,严格落实从园区主要领导到各(局)办的“项目包保责任制”;强化调度机制,对所有入园项目实行半月一调度,每月发布一期项目建设及经济运行月报,及时掌握了解项目进度情况;坚持分类推进,全面加快新建、续建项目建设速度,做好生产企业的经营指导,使园区项目尽快转化为有效的经济增量,增强园区综合经济实力。目前,农产品加工园区入园项目24个,其中投产5个,在建15个,拟建4个。重点项目有90万吨/年玉米深加工、益海嘉里粮油综合加工、东佳谷物综合加工、公益源有机黑大豆、旺角人家、龙丹乳业和盛吉尼龙1010等。建材工业园区入园项目20个,其中投产11个,在建9个。重点企业有金山钢构、兆武彩钢、通威建材、方圆门窗、金帝砌块和索田涂料等。
(四)提高服务质量,优化特色园区发展环境。积极抓好软环境建设,努力提高园区对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一是营造政策环境。积极打造“投资洼地”,做到“放水养鱼”,在土地、税收和收费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投资者。二是强化领导环境。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工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园区建设调度协调会议制度和市级领导包保项目制度,对每一个项目实行“全程服务制”和“帮办代办制”,及时为投资者解决建设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打造服务环境。强化了“三零服务机制”,园区主要领导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零距离接触、零投诉服务、零障碍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白城工业园区已经连续三年(2006-2008)被省政府评为“吉林省先进工业集中区”。去年,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材园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园区”,其中农产品加工园区继去年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后,今年7月又在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的创建活动中,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