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OPEC+会议来袭,未来这五大要素料成市场焦点

   2019-12-04 汇通网

56

核心提示:汇通网2019年12月03日讯12月5日,第7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任务是就2020年如何管

汇通网2019年12月03日讯 12月5日,第7届OPEC和非OPEC部长级会议将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任务是就2020年如何管理石油生产达成协议。尽管外界一直担心全球石油需求疲弱,美国的原油产量仍然强劲,但一些生产商认为,目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略高于每桶60美元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水平。

市场关注OPEC+会议的五大焦点:

12月1日,Anjli Raval撰文指出,对于此次会议,石油市场观察人士将关注以下五个焦点:

一.适合2020年的减产协议

目前减产120万桶/日的减产协议将于2020年3月底到期。市场关注官员们本周决定延长该协议,还是进一步深化减产。分析人士预计,目前的协议将拖到明年年中,甚至更长时间,某些国家将推动达成更高的减产履行率。

虽然沙特、科威特和安哥拉的减产幅度超过协议规定,但伊拉克和俄罗斯减产效果明显不佳。瑞银经济学家斯塔努沃(Giovanni Staunovo)表示,维持目前减产协议不变是最有可能的结果,也是“阻力最小的途径”。对产油国来说,危险在于,一些石油交易商认为,可能需要更大幅度的减产来支撑油价。

二:沙特的边缘政策与沙特阿美的IPO

沙特王国官员透露,沙特新任石油部长沙尔曼预计将向那些没有遵守其减产份额的国家施压,要求他们遵守现有减产协议。

资讯机构Energy Aspects的分析师安姆丽塔·森(Amrita Sen)称,这位经验丰富的石油外交官预计将比他的前任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他警告称,如果OPEC成员国在12月和明年1月不完全遵守减产份额,沙特将不再承担带头减产的重任,并可能增加自己的石油产量。沙特愿意实施超过配额的减产,但前提是其他国家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强硬策略可能是石油部长对OPEC行使权力的一种手段,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沙特需要更高的油价,尤其是在12月5日部长们在维也纳开会之际,因为沙特阿美的股票将在期待已久的国有石油公司上市之前定价。

不过,了解沙特立场的人士表示,沙特方面认为,无论如何,未来几个月石油市场将趋紧,官员们对目前的油价水平感到满意,这意味着他们目前可以承担这一风险。

三:俄罗斯会拖后腿吗?

随着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率领沙特代表团参加OPEC+会议,沙特和俄罗斯之间的石油联盟将受到关注。几十年来,王子优先考虑让OPEC其他国家和竞争对手站在一边,但现在认识到团结对于OPEC长期生存的重要性。

2014年油价暴跌后,沙特向俄罗斯寻求帮助,而不是其他OPEC成员国。在沙特前任石油部长法利赫(Khalid al-Falih)的领导下,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成为优先事项。

现在,市场正在关注俄罗斯自己是否有意愿遵守减产协议。德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弗里奇(Carsten Fritsch)表示:“在过去11个月中,俄罗斯在其中8个月超过了商定的减产目标。

长期以来,当地石油公司一直认为,减产只会补贴竞争对手。俄罗斯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Lukoil)首席执行官最近表示,目前没有理由将减产延长至2020年3月之后。这一切都意味着,俄罗斯对减产的态度可能存在变数。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俄罗斯与沙特的联盟不仅关系到短期油价,还关系到普京总统批准的战略关系。

四:来自OPEC外部的石油供应压力

国际能源署去年11月表示,2020年OPEC将面临一个“重大挑战”,因为竞争对手加速生产,削弱了其控制石油生产的努力。除了俄罗斯产量超过规定之外,OPEC还试图掌握美国页岩油工业还有多大的增长空间。

渣打银行的经济学家霍斯内尔(Paul Horsnell)表示,美国原油供应是2020年石油市场的主要变量。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差距很大的预测,一种预测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另一种预测则认为经济将加速增长。

市场预计巴西、挪威和圭亚那等国将加大石油供应。这意味着,OPEC填补任何缺口所需的石油量将在2020年下降。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OPEC及其盟国不进一步削减产量,油价在会议结束后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的部分原因。

五:全球石油需求疲软迹象

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以及全球经济疲软迫使全球石油机构撤销对需求增长的假设。 OPEC自己也表示,有迹象显示相关压力可能打压石油需求。

价格报告机构Argus的首席经济学家David Fyfe表示,石油生产商面临着微妙的平衡行为。进一步削减产量以完全避免全球库存增加,将把OPEC的市场份额推低至90年代初以来从未出现过的持续低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