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油航运费飙升搅动多方市场

   2019-10-28 中国石化报

38

核心提示:  事件回顾  油轮运费狂飙近期,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持续上涨。海事服务网数据显示,10月14日,

  事件回顾

  油轮运费“狂飙”

近期,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BDTI)持续上涨。海事服务网数据显示,10月14日,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达到1958点,创下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同比上涨112%。截至10月17日,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回落至1532点,仍为今年以来的高值。

国际航运市场主要由集装箱班轮运输、干散货运输、液散货运输等市场组成,而液散货运输以石油运输为主。波罗的海原油运价指数被誉为反映原油运输市场动态变化的晴雨表,其变动取决于国际油船运力、全球原油海上贸易量、国际油船新订单、国际油船拆船量和国际油船交付量等。该指数大幅上涨引起了全球航运业的担忧,多达50艘油轮受到影响,全球石油航运费率一度暴涨超过50%。国际油价也受到全球石油航运费率大幅上涨的扰动。

全球海运信息发布机构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显示,10月上旬从波斯湾航行至中国航线的超大型油轮(VLCC)日运费超过30万美元,创下历史最高值。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超大型油轮在该航线运营的日运费还只是2.5万美元,涨幅可谓迅猛。

一些亚洲石油买家争相改租新油轮,印度信任工业一夜之间预定了两艘超大型油轮。此后,10月第二周向印度西海岸运送中东原油的油轮费率上涨了28%,10月向亚洲运送西非原油的超大型油轮运费上涨了20%以上;阿芙拉型油轮(Aframax)和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的平均日费率上涨了50%。此外,2019年四季度的油轮衍生品费率也有所上升,表明了市场对远期费率上涨的预期。

截至10月5日,美国运往亚洲的超大型油轮总运费升至1200万美元,达到近3年峰值,而9月初该航线总运费仅为620万美元。消息人士称,菲利普斯66暂时租用一艘超大型油轮将原油从墨西哥湾沿岸运至韩国,预计于11月装船,运输价格达到创纪录的1400万美元。

  原因分析

  原因之一

  地缘政治风险

据彭博社分析,地缘政治风险在推涨油轮运输费率创下历史新高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年5月以来,阿曼湾和霍尔木兹海峡一带发生多起油轮遇袭事件。5月12日和6月13日,先后有来自沙特、挪威、阿联酋和日本的6艘油轮遇袭。9月,沙特阿美旗下的重要石油生产设施遭无人机袭击。10月11日凌晨,一艘伊朗油轮在红海海域遇袭。10月14日伊朗国家油轮公司称,这起事件导致油轮的石油外泄至红海,最后终于控制住外泄,油轮开始缓缓驶向波斯湾海域。

中信期货原油分析师桂晨曦分析认为,近期油轮运费暴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导致短期内原油供应下降,市场寻找替代油种,美国原油品质类似需求大幅增加。此外,由于中东到中国运程为20天左右,美国到中国运程40天左右,运距拉长使油轮需求增加。其次,沙特复产后,国内部分能源运输企业相关油轮经营受阻,致使短期可用油轮大幅减少。再次,船燃新规实施在即,部分油轮按计划进行加装脱硫塔等检修工作,进一步减少了油轮供应。

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员李彦森认为,近期油轮原油运价指数持续上涨的主要背景是,由于伊朗与沙特、美国等国家的对抗增强令地缘政治局势风险显著加大。从时间点看,9月中旬沙特炼油设施遭到攻击也正是该指数加速上涨的开始。近期伊朗油轮遭到攻击,进一步恶化了十分脆弱的地区局势,令原油运价进一步上涨。之前伊朗曾表示,一旦发生战争将会封锁波斯湾,这一重大风险仍高悬。

  原因之二

  美国制裁影响

在波斯湾航路遭遇安全危机背景下,美国的制裁也进一步加剧了油轮运输领域的运力紧张问题。一德期货总经理助理佘建跃援引航运经纪公司BraemarACM的数据称,目前全球总共有358艘各类型油轮受美国对伊朗、委内瑞拉等国的制裁影响,其中有156艘超大型油轮、74艘苏伊士型油轮,以及128艘阿芙拉型油轮受到影响。此外,还有一部分船舶因为需要改装脱硫设备而暂时退出市场。受制裁影响的油轮也转入浮仓业务。BraemarACM表示,目前在新加坡海峡总共有35艘超大型油轮和3艘苏伊士型油轮停泊储油,而今年6月只有22艘超大型油轮。

光大期货研究所原油/燃料油分析师杜冰沁表示,制裁不仅针对原油油轮,而且包括运输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等产品的船舶。10月以来,LNG运费同样上涨了11%,达到70000美元/日,尽管部分是由于冬季需求的回升。

  原因之三

  经济环境所致

除地缘政治问题造成的油轮运力压力之外,经济因素叠加也在推涨油轮费率。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原油出口势头良好,对油轮需求提升。与此同时,一些原油进口国的炼油厂对原油需求较高。在此情况下,油轮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此外,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都必须使用硫含量不高于0.5%的船用燃油,这就对油轮提出了升级改造要求,也必然会增加运营成本。

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认为,航运市场大环境方面的变化也引发近期油轮运费上涨。2011~2016年,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下降,航运市场萧条,导致企业抱团兼并减轻竞争压力,增强对市场价格的把控能力,造船数量锐减,船舶报废数量提升。当国际航运需求高于实际航运能力时,航运价格就出现了上涨。

国际海事组织(IMO)2020新规执行在即,近期船东和贸易商已经为高低硫燃油的转换做准备,开始清洗油舱,准备携带合规燃油,或者准备进入船厂加装脱硫塔,导致了运力的紧张及运费的进一步上升。有消息称,由于近期运费的飙升,部分计划安装脱硫塔的油轮已推迟了安装,这或将缓解当前油轮市场的运力紧张。

  连锁反应

  利好油轮运输公司

油轮运输费率提升,对油轮运输企业自然是乐见的好事。今年8月以来,全球两大顶级油轮运输公司Frontline和Euronav的市值总和激增至48亿美元,涨幅高达78%。Frontline高管对媒体表示,油轮运输业进入费率持续稳步增长时期,有望为公司带来大幅现金回报;特别在当前地缘政治风险事件不断的背景下,不排除今后仍会出现油轮运输费率骤然激增的情形。甚至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受油轮运费激增影响,现在购买一艘二手超大型油轮,理论上只要运输两趟就能赚回购船投资,而此前正常的投资回本周期大约是10年。

近年来,超大型油轮建造一度低迷,在国际油轮航运需求提升的情况下,现有油轮运力已难以满足需求。受良好市场态势鼓舞,Frontline公司今年决定采购10艘苏伊士型油轮,总采购金额高达6.75亿美元。

  油价及石化行业承压

国际原油运价大涨在多个方面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就期货市场而言,近期原油市场也呈现“内强外弱”的格局。截至10月14日收盘,中国原油期货主力1911合约达最高476.3元/桶,本月以来累计上涨超过5%,后有所回落。同期,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为2.1%。程小勇表示,从历史上看,国际原油运价大涨对原油价格有助涨的作用,近期国内外原油价格反弹,尤其是中国原油期货价格率先上涨,运价上涨就是一个重要原因。桂晨曦也表示,油轮运费上涨会增加消费国的采购成本,一方面会利多拥有可用油轮的海运板块,另一方面则会利空需要加工原油的炼化板块。

程小勇表示,油轮运费飙涨对石化企业,特别是炼油企业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亦不可忽视,原油运价大涨将增加原油的到厂成本、企业的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从地理位置上看,那些较多使用陆上管道运输或与油田距离较近的石油企业将会受益,而在沿海、沿江对石油水上运输依存度相对较高的企业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杜冰沁认为,近期中东和美国至亚洲油轮运费飙升,使得原油内外盘比价大幅走扩,同时也带动了成品油运费上涨,从而给出口型炼厂带来较大压力。鉴于这些航线运输周期均超过一个月,预计运费上涨趋势将会延续到11月,届时将对国内原油的到岸价产生一定上行压力。

燃料油市场方面,西北欧至新加坡运费也一路上行,对东西套利空间造成了一定抑制,后期新加坡的供应或将受到影响。此外,部分计划安装脱硫塔的油轮推迟了安装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续高硫燃料油的需求。但是在近期新加坡高硫现货贴水和月差大幅走弱的情况下,高硫燃料油价格支撑不再,需求的崩塌随时会对市场进一步造成压力。

  链接

●超大型油轮(VLCC,载重16万吨以上)

●苏伊士型油轮(Suezmax,载重12万~16万吨)

●阿芙拉型油轮(Aframax,载重8万~12万吨)

●巴拿马型油轮(Panamax,载重6万~8万吨)

●灵便型油轮(载重1万~5万吨)

●通用型油轮(1万吨以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