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

   2019-10-25 石油商报

43

核心提示:从昏暗的煤油灯到一按即亮的电灯,从黑烟滚滚的煤电厂到清洁美观的风电场,从排着刺鼻尾气的汽柴油车到毫无

从昏暗的煤油灯到一按即亮的电灯,从黑烟滚滚的煤电厂到清洁美观的风电场,从排着刺鼻尾气的汽柴油车到毫无尾气的新能源车,这一幕幕拉开了中国能源翻天覆地的变革史。

70年来,我国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煤、油、气、核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多元供应体系,从能源工业基础的“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2018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37.7亿吨标准煤,是1949年的158倍,年均增长7.6%。其中,煤炭产量36.8亿吨、原油产量1.9亿吨、天然气产量1600亿立方米,分别比1949年增长114倍、1574.9倍、22894.7倍。

过去几十年,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从黑色高碳向绿色低碳持续转变,清洁低碳能源占比持续上升,2016年《巴黎协定》的签署让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措施和推动能源转型的战略选择。许多国家将清洁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调整消费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美国政府在特朗普上台后退出《巴黎协定》,对发展清洁能源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清洁能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能源转型不可改变的趋势。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18年煤炭消费量37.7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9%,首次降到了60%以下,但仍然超过其他各类能源消费量的总和;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分别18.9%,是仅次于煤炭消费的主体能源;天然气占比7.8%,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激励下,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非化石能源发展较快,2009年到2018年10年间,非化石能源占比从8.5%上升到14.3%。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也在不断提高。传统能源作为能源消费主体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发展清洁替代能源,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已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总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1/3的风力发电、全球十大风力涡轮机制造商中的4家、全球十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中的6家,以及全球1/4的太阳能发电能力。中国希望通过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为40多亿消费者带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预计将占到全球发电量增长的70%以上。考虑到全球约50%的能源可能来自太阳能和风能,中国似乎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清洁能源超级大国。

中国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的丰富经验,有助于加速清洁能源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为此,中国发行绿色债券,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资源保护和循环利用、污染防治、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一带一路”覆盖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市场,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围绕清洁能源技术的长期战略转变,可能会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能源转型息息相关、相互影响,传统的粗放型能源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对于清洁高效、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能源转型经验,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情况,在提升能源安全保障力度、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发展的前提下,根据我国资源禀赋特点,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中国只有创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坚定地沿着清洁低碳转型的方向前进,才能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幻的今天,紧紧抓住历史赋予中国“后发优势”的契机,通过加强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市场发育等方式,逐步提升清洁能源占比,降低燃煤等化石能源用量,持续推动能源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助推世界低碳经济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