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暴跌十个热点问题解读

   2020-05-09 中国石化报

44

核心提示:编者按:4月20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一路暴跌300%,到了负数,一不留神,人们都有幸成为这段历史

编者按:4月20日,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一路暴跌300%,到了负数,一不留神,人们都“有幸”成为这段历史的见证者。近期,国际油价呈现上涨势头,5月5日,WTI期货价格暴涨20.45%收于每桶24.56美元,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3.86%收于30.97美元。然而,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充满不确定性。本文带您解读油价一度暴跌的十个热点问题。

  国际石油价格缘何暴跌?

“干了一辈子石油,没想到油价竟然会跌到这么低,像做梦一样!”一位在油田工作了30多年的工人说。

今年3月以来,国际油价暴跌。与以往不同,这次是供需双方都出现了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先从供应方看,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数据显示,2008~2018年,世界石油产量增长的48%来自美国页岩油,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组织占35%,俄罗斯则只占10%。再从2019年世界原油产量排名上看,美国排名第一,产量份额高达18%,远高于沙特的13%和俄罗斯的12%。

美国页岩油供应能力的提升改变了全球石油供需格局,但美国政府不能控制本国页岩油生产,而沙特和俄罗斯政府可以干预本国生产。

3月5日,欧佩克与俄罗斯等盟国额外减产谈判破裂。为表示不满,沙特突然宣布将大幅提高原油产量,并降低销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地的原油价格。

再从需求方看,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受疫情影响,需求大幅下降。伴随疫情在全球暴发,世界范围内整体需求急剧下降,减产幅度不能抵消需求萎缩程度,且美国页岩油生产仍无法控制,因此导致价格持续走低。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4月初“欧佩克+”重新达成减产协议,但减产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在市场需求持续萎靡的情况下,是难以成功的。谈判破裂加之全球需求萎缩,导致随后油价的“跌跌不休”。

  如何看待国际油价跌至负数?

自期货市场成立以来,油价首次出现负数。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原油期货价格暴跌,即WTI期货5月合约价格暴跌逾300%,收于每桶-37.63美元。这是自1983年石油期货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以来,首次跌入负值。

不过,多位专家表示,不用恐慌,负数只是金融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国际经贸学院教授董秀成分析,“负油价”是极端情况下多种因素叠加所致,是石油期货市场中出现的一种极端特殊现象,并不代表实物交易。产生在纽交所的“负油价”,只是美国宏观经济和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的反映,不能代表全球的市场供求关系。当然,这种极端现象也不能理解为实物交易过程卖方“倒贴”给买方。

董秀成说,期货交易所里有两大类人群:一类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交易;另一类是金融机构,既从事投资,又有一定投机性。

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市场需求大量减少,前期石油库存已经近乎饱和。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连增12周,已攀升至近3年新高。大幅下跌的WTI原油5月合约将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21日停止交易,如果投资人手里的期货合约没有人接手,那么就必须承担原油实物储存的巨额成本支出,因此两害取轻,便通过不断降价直至倒贴方式将手中合约出手。

我国油价缘何不跟着国际油价降降降?

不是说和国际油价接轨吗?国际油价一路大跌,为何我们不跟着降,是谁拥有定价权?

我国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统一定价。按照2016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无论国际油价暴涨或暴跌,成品油价都会受到“天花板”和“地板”的限制。也就是说,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汽、柴油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每桶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在每桶40~130美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国内油价目前已调至每桶40美元,那中间的差价都进了谁的腰包?按照规定,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时,未调金额全部纳入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全额上缴中央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主要用于促进节能减排、提升油品质量及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等方面,差额部分并没有留给企业成为收入。

我国是世界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也是石油生产大国,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油价过高,会加重用油业和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油价过低,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禀赋差、生产成本高,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石油自给能力。我国已高达7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快速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另外,过低的油价既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又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所以国际油价跌得再猛,为减轻油价过低对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国内油价也不能随意跟着降。

  我国油价到底高不高?

与其他商品一样,油价由成本和税费组成。各国的油品不含税价格差别不大,税负高低是造成不同国家或地区油品含税零售价格差距的主要因素。

根据公开资料,国内每升汽油征收26.81%的消费税、14.53%的增值税、2.89%的城市建设税、1.75%的企业所得税、1.24%的教育附加费、0.83%的地方教育附加费。这些税加一起,一升油的税费已达48.05%,占油价的近一半,汽油成本只占价格的51.95%。

不过,即便如此,中国的油价税费并不是最高的。欧盟国家主张节约能源,抑制化学燃料的消费,鼓励清洁能源的使用,因此对成品油施以重税,税收占比高达50%以上,其中荷兰的燃油税最高,占油价的65%。日、韩原油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政府为了节约资源、引导消费,也对成品油实行高税政策。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油价处于中等水平。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政府开征成品油消费税,一方面是通过税收杠杆提高油价,从而控制消费总量起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起到增加财政收入、保护石油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作用。”

通俗地说,就是谁消费谁付费。让开车的人多纳税,税收再二次分配,用于环保事业促进低碳发展。

  低油价对石化企业影响有多大?

疫情和低油价双重因素叠加,对石油石化企业造成强烈冲击。国内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都是上中下游一体化企业,包括油田勘探开发、炼化加工、油品销售的全产业链。

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说,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挂钩,油价暴跌受打击最大的就是上游,并会传导到为上游服务的产业。

与以往不同,受疫情影响,2月成品油消费下降,一季度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亏损严重一些,中国海油下游业务规模偏小,损失小一些。因为加工的原油是前一段时期高价采购的,但按现有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售价格必须以当前国际油价为基准,短时间内可能产生巨亏。消化完高油价库存后,企业成本将下降,开始出现盈利。如果油价回升到一定水平,不低于地标价,炼油板块会出现较高的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还要考虑“地板价”对效益的影响。当油价低于40美元/桶以后,企业成本不再降低,不会享有更低油价带来的效益。低油价往往伴随着经济低迷、消费不旺,油品销售出现困难,成品油不得不以低于政府地板价的价格销售,销售环节将面临内部炼厂配置价格高和市场销售价格下滑的双重压力。

这次油价暴跌让国外公司也不堪重负,特别是对依靠大量资本支撑的美国页岩油冲击较大,4月1日美国惠廷石油公司申请破产,成为低油价下首个破产的页岩油生产商。

如果下半年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和需求逐步修复、油价慢慢回升,将提升石油石化企业效益。目前,成品油消费市场已经开始回暖。进入4月以来,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开始复工复产,目前国内成品油消费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有的地方甚至恢复到90%以上。

  为啥油价太高或太低,石化企业都可能亏本?

“油价太高伤身,太低要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主任祝昉说。国家经济需要平稳运行,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同样需要平稳的价格。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戴家权说,高油价会带动石化产品和相关产业价格上涨,所有工农业生产上下游价格也会提高,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同样会变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将会大幅提升,因为我国70%原油需要进口。

“如果国际油价太低,国内上游石油生产就会受到打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又必须保证国内产量。”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院长胡光义说。

而且,高油价下油田的效益虽然会随之增加,但当油价超过65美元/桶时,政府要征收特别收益金(暴利税),上游收益就会随之降低,影响勘探开发,还会对替代能源的发展造成影响。

再从炼油板块看,除自产原油外,石油石化企业还要进口大量原油用于加工,当油价超过80美元/桶时,炼化企业成本会大幅上升,如果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触及130美元/桶“天花板”,成品油销售不再涨价,更会导致加工环节利润显著减少,甚至亏损。2008年,国际油价为147美元/桶,国内参照90美元/桶左右价格情况下亏损销售,相当于“馒头卖得比面粉更便宜”。

所以,保持一个平稳的价格区间,对稳定行业和稳定经济都非常重要。

  石化企业怎么应对低油价?

日子再“苦”,但总得往下过啊,看看“三桶油”都放了啥“大招”——

中国石油强调要加强风险防范,一是科技创新和严控成本,二是剥离非核心业务优化资产配置,三是发挥一体化产业链优势。

中国石化表示,一是加强投资管控,二是大力降本减费,三是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石化“卖菜”尝到了甜头,很多销售企业在加油站卖菜,“一键送到后备厢”,既方便百姓生活、疏解农户商户之困,又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中国海油提出提质增效,充分做好长期应对低油价的思想准备,利用低油价形成倒逼机制,把应对措施制定得更精准,切实提升公司应对市场的综合竞争能力。

王震建议,低油价下每个石油公司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做风险对冲。同时,要持续应对长期低油价,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强绿色低碳竞争力;二是加强天然气业务;三是优化纵向一体化业务链;四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五是有序布局新能源、新业态。

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前段时间积累的石油石化产品需求也将逐步释放。近期,中国石化开展了百日攻坚创效行动,想办法促使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恢复到正常水平。

  油价这么低,是不是要买买买?

有人会问,现在石油这么便宜,我们是不是要买它、买它、买它?

有钱也不能任性。石油关系国家安全,在我国采取产品专营,全年进口接近5亿吨,这些额度主要是给石油加工企业。所以,一般老百姓不能随意买卖进口原油。

好,既然企业可以买,那有地儿放吗?现在全世界陆上石油储存空间基本满了,海上还漂浮着大量的油轮,具备仓储功能的油轮租金上涨了600%。据纽交所上市世界最大的原油油轮公司CEO说,越来越多的船用于储存,现在几乎没有空间用于储存原油和成品油了。有人说,现在碗里装的都是石油了。

我国目前有12个国家储备基地,大约是50天消费的标准,还有一些商业和民间储备。按照国际公认惯例,一国的石油储备能力要在90天左右才是安全的。商业储备掌握在石油公司手里,石油公司根据油价去调整自己的储备,但每个石油公司的储备量都是有限的,私人不具备储备的能力和权限。石油是危化品,对仓储设备有很高的要求,投资很大,短期很难增加仓储设备,因此近期油价暴跌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全球一天的生产量就已经达到了全球最大的石油战略储备国美国的战略储备总容量,约1亿吨,但美国的石油消费是中国的一倍多,我国的储备能力也在5000万吨以上。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曾兴球说,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主要是用来应对国家安全和极端灾难情况,不是为应对原油涨价储备。现在我国储罐也基本满了,石油储备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大,在全国大范围内建设储备设施不现实,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储存。

  低油价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衣食住行哪样都离不开石油。国际油价暴跌,将会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呢?

油价下跌最直接影响的指标就是物价。加油便宜了,加一箱油能省下不少钱呢!油价涨跌还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吃的有些蔬菜是汽车运来的,油价便宜了,运费下来了,蔬菜可能也便宜了。

生活中的化工原料、农产品、运输业、物流、加油站、液化气、快递、金价等,这些的价格都与油价直接相关。

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低油价总体有利于我国经济运行。按国际油价下降1美元/桶测算,我国进口原油成本将减少40亿美元左右。

油价将降低我国经济运行和企业、居民用油成本,尤其是利于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有助物流利润回升。石油消费中近六成用于交通领域,如果2020年国际油价比去年降低30美元/桶,全年可为交通部门节省3600亿元,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包括物流和船运。

不过,航空运输量依然因为疫情相对较低,尤其是客运乘机率相对较低,航空运输成本难以大幅降低。

低油价会持续多久?

有人担心,油价会这么一直低下去吗?

多位受访者表示,油价可能会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而回升,但会在一段时期内仍保持低位。国际油价受世界经济、地缘政治、外交等多重因素影响,决定今年油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是全球疫情的发展和控制。王震说,普通低油价周期好克服,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下半年或四季度可能会回到40~50美元/桶。

中长期来看,这次疫情影响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增速放缓,需较长时间修复;“十四五”期间石油需求虽然没有达峰,但是增速放缓;石油供应能力相对充足,“十四五”期间“欧佩克+”将继续在“减产稳市场”和“争取份额”之间寻求动态平衡;数字化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未来上游成本或有小幅下降的空间。这些因素将导致油价相对偏低。

若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高成本油井将被迫关闭,全球石油产量将持续出现下降,上游投资将大幅削减,这些或将影响2~3年后的全球石油供应。

曾兴球说,随着疫情得到控制,逐步复工复产,油价会慢慢回升。当然,产油国的态度对油价恢复也有很大影响,美国几百家小石油公司要破产,也没地方储存了,大家必须要重新坐下来谈判。但受综合因素影响,油价即使反弹也不会太高。最新消息显示,沙特与俄罗斯已有意再次谈判,所以油价恢复可能也为时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