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能源化工市场剧烈震荡。在此背景下,LPG期货上市为市场带来风险管理的又一利器。随着LPG期货上市“满月”,4月29日,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广东油气商会联合主办的“疫情下的LPG产业风险管理论坛暨基准交割地市场行情分享会”以线上直播形式顺利举行,多位业内资深人士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全方位解读LPG产业链情况。
贴近产业需求
大商所产业拓展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为帮助化工行业应对今年春节后的市场风险,一方面,大商所通过调研先后推出差异化保证金政策,制定有针对性市场服务方案,降低了企业套保成本,加大了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新品种的研发上市工作,LPG期货及期权上市可谓恰逢其时,有效拓展了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渠道。
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相关专家进一步介绍,作为国内首个气体能源期货品种,LPG上市以来运行稳定、成交活跃。截至4月24日,LPG期货日均成交50.6万手,日均增长20%,远超国际市场同类衍生品合约;日均持仓量则为6.4万手,日均增长20.9%。
事实上,我国LPG产业链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由来已久,交投活跃也反映出市场对LPG期货较高的接受程度。华泰期货研究院能化研究总监潘翔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LPG消费国和进口国,近三年国内LPG消费保持5%以上的增长率,LPG进口依存度则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国内LPG价格与国际价格相关性高,经常受到国际市场因素影响。
从我国LPG供需市场地域分布来看,华南地区是民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消费地。广东油气商会秘书长梁海珊介绍,在国内LPG燃料终端市场区域分布中,华南市场份额占比在两成左右。从供应端来看,2019年广东LPG的国外进口量略高于国内产量,气源的多元化令华南LPG市场价格体系发展成熟,成为全国LPG价格的风向标。LPG期货合约的交割设计上,大商所将广东地区设为基准交割地,交割区域则包括了华南、华东和华北。大商所上述专家表示,其中,广东燃料用LPG年消费量达517万吨,居全国首位,市场化和开放程度最高,众多炼厂和贸易商参与,竞争充分,形成的价格最具代表性。而华南、华东和华北三地产销集中、库容充足,地区间价格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适宜作为LPG期货的交割区域。大商所对华东和华南非基准地设置-100元/吨贴水,对华北设置-200元/吨贴水。值得一提的是,继LPG期货、期权上市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评估机构阿格斯首次发布中国LPG国内价格指数,该指数是通过直接和市场参与者沟通询价,经过加权处理得到的现货价格指数,范围覆盖了华南广东省的6个地区。
“随着近年炼化项目的新增,预计LPG的国产供应将继续增加,而华南地区随着多个PDH项目陆续建成,化工原料用气需求也会相应提高。”梁海珊认为,化工用料的增加和期货交割的需求将提高LPG储库的中转率,预计华南未来将成为LPG的重要集散地之一,价格指导作用将进一步提升。
助现货企业规避风险
受全球疫情蔓延、国际油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今年化工板块品种整体价格波动较大,而LPG期货上市首月累计涨幅超40%。在梁海珊看来,在全球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针对疫情的“封城”等措施支撑LPG民用需求上涨,使得LPG价格逆势上升。“从供应端来看,疫情影响下的欧洲由于原油加工量下降了近35%,LPG产量也相应下降,国际大型冷冻船运费也出现上涨。”
上述大商所工业品事业部专家则表示,从LPG期货上市后的价格走势来看,期现价格联动,基差均值合理,反映市场预期,合约价差也分布合理,与历史相符。“具体来看,LPG期货11月合约升水现货平均约217元/吨,反映出市场对11月疫情恢复后的乐观预期,基本上与现货淡旺季价差相符。此外,LPG各月份期货合约中,2101合约价格最高,11月合约及2月、3月合约价格相对较低,与现货历史各月均价走势一致。”记者了解到,近日,首单参考期货价格的液化石油气现货拍卖业务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率先试水,期货提供定价参考的功能已初步展现。
期现价格联动也有助于现货企业规避风险。浙江物产化工集团产业研究部副总经理郭一薄表示,对于实体企业而言,现货和远期购销行为中都隐含风险敞口,企业可以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选择敞口替代的方式。“比如,企业需要建立库存时,由于期货没有仓储费,且保证金交易的资金占用率低,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建立多头头寸,降低现货库存敞口,实现风险规避。”
他进一步表示,在实际操作中,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操作方向相反时,现货库存的价格波动就会被对冲,转化为相对平缓的基差波动,实现风险转移的效果。
对于近期国际油价给LPG市场带来的影响,潘翔表示,此前美原油负油价只是在当前国际交易所规则下的市场极端行情表现,并不能代表目前国际原油市场的全貌,投资者不宜将此过分解读,而LPG期货价格主要参照布伦特油价,美原油负油价的影响有限。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