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论坛:经济下行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危与机

   2020-04-28 中国石油报

95

核心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踩了急刹车,经济下行趋势已成定局,甚至有陷入严重衰退的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踩了急刹车,经济下行趋势已成定局,甚至有陷入严重衰退的风险。高盛认为美国一季度GDP将下降9%,二季度降幅将达34%。中国在疫情防控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国内及时有序开展复产复工,一季度GDP仍同比下降6.8%。面对全球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预期,国家打出系列“组合拳”,提出“六保六稳”,也考验着石油人危机中抓住机会的能力。

目前,我国外贸占GDP比重已降至约1/3,加之国外疫情严重,需求端刺激依靠内需。我国第三产业占比超50%,但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人们的消费习惯尚未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因此第二产业将是加快经济恢复的重点。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既对国家环境治理有益处,又有助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实体发展,同时可以解决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有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疫情拐点未到之前,国际能源价格已大幅下跌。近期,由于供应过剩和需求低迷等因素,WTI 5月原油价格历史性跌入负值。短期看,原油供应过剩状况不会改变,这为我国产业升级,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机遇。

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在总的能源消费中下降了超过8个百分点,清洁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了6个百分点,形成了煤炭、油气和新能源多元化发展的能源消费新格局,大力推广天然气利用对打赢蓝天保卫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步伐仍需加快。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期报道称,东亚天然气价格首次与煤炭价格持平,这一里程碑式的变化很可能让该地区加快实现美国式的能源转型。近几年,随着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不断增加,相关机构曾预测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或达3300亿立方米。供给侧,中俄天然气管道投产后进口量进一步增加,加上价格较低的进口LNG资源,在疫情影响下加大了供应过剩的矛盾,寻求需求侧增长十分迫切。当前形势下,工业燃料和发电用气增长有限,依靠煤改气带来的消费增量是一个重要增长点。在当前天然气资源持续过剩时期,以煤改气为抓手,努力提高天然气消费水平,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提高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潜力,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

2017年以来,北方地区尤其是河北省集中开展了煤改气工程。截至2019年9月,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了50.7%,比2016年提高了12.5个百分点,替代煤炭约1亿吨。实施清洁取暖以来,北方地区秋冬季的雾霾天数下降、空气质量达标天数逐年增加。除清洁低碳外,从天然气的经济性看,天然气等热值价格比煤高约1倍以外,是LPG的约90%、工业用电的约38%、重油的71%、柴油的约40%,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成本优势明显。煤改气具备环保性和经济性,是国内天然气消费市场需求端刺激的重要抓手。

改造升级工业企业能源结构,符合中央应对疫情影响推动经济复苏的工作要求。如果利用此次低油价带来的天然气供给侧宽松政策,用天然气实现对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省部分行业工业燃料的替代,从而提升产业链价值,力争将辽宁省的工业制造转变为工业智造,从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此外,加快提高清洁取暖比重,对城市集中供暖、农村壁挂炉供暖以及燃气电厂、分布式能源等项目的实施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清洁能源所带来的实惠和福利。参考北京市集中供热燃气采暖每平方米平均用气10立方米,辽宁省温度低于北京,按每平方米15立方米测算,初期年改造3亿平方米集中供热,每年可增加天然气消费45亿立方米。

近几年,受天然气管网和储气库等基础设施不足的制约,国内天然气资源在旺季始终存在较大的供需矛盾,东北地区自产天然气资源有限,使得其在工业、供暖及发电领域的应用得不到有效释放,成为北方区域煤改气的相对空白区域。目前中俄东线已实现通气、盘锦双六调峰储气库投产等诸多有利条件带动下,实施煤改气的基础得以真正夯实。不断完善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已为天然气利用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

通过环保治理手段对地方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同时拉动配套环保能源产业链的延伸,围绕节能减排做好煤改气,并通过基础绿色能源带动地方招商引资工作有效开展,实现环保能源循环产业的良性发展,既能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居住环境,又能最大限度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从而真正实现“稳民生、促经济”的发展大计,进一步在深化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志强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协调监督部总经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