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交割致多头溃败 美原油负值行情或还会上演

   2020-04-22 证券日报

68

核心提示:亚洲时段4月21日凌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5月合约报收于-37.63美元/桶,跌幅高达305.97%,创出历史上首

亚洲时段4月21日凌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5月合约报收于-37.63美元/桶,跌幅高达305.97%,创出历史上首次负值行情。

多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原油期货近月合约收盘价为负值,意味着将原油运送至炼厂或进行存储的成本已超过其自身价值,同时也反映出全球疫情影响下原油需求急剧下滑、供应严重过剩、市场库容不足的局面,已给近端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后续不排除WTI原油2006和2007合约临近交割日也出现类似价格跌至负值的可能。由于国内外交易制度不同,国内原油期货相关合约不会上演这种罕见行情,但近期合约同样面临下行压力,或将二次探底。

投机多头被逼平仓

  引发美原油期货“倒贴”血案

亚洲时段4月21日凌晨,WTI原油期货2005合约在交割前一日跌至负值,报收-37.63美元/桶,全天大跌55美元/桶,其他几个合约也出现较大跌幅。分析人士表示,美原油交割方式为管道交割,卖方只需将原油输入管道,而买方需要找油罐存储,由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骤降,原油大量累积,导致库容紧张。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美原油5月合约此次出现罕见的负值行情,实为历史首次。美原油期货曾在今年年初创出64.39美元/桶的阶段性高点,此后就一路下行,尤其是4月份以来不断创出新低。但在期货价格下行过程中,成交量和持仓量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东证衍生品研究院分析师安紫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轮美原油期价的暴跌属于抄底情绪高涨所致,本周前WTI5月合约持仓量高达10万手,预示着有大量投机多头持仓无法进入交割,只能在到期前进行平仓或展期。空头正是瞄准库容紧张和持仓结构失衡的时机,对多头采取了“猎杀”行动。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美国管道交割和存储费用较高,导致原油贸易商库存成本日益增长,高成本倒逼原油贸易商更愿意通过交割方式尽快出货,成为天然的空头主力军,而多头则是不断抄底的投机客户。在临近5月合约交割前,多空持仓僵持不下,空头更愿意以较低价格出货,多头则认为原油价格不可能一跌再跌,直到4月21日凌晨最后交割时间,多头不得已溃败平仓,导致5月合约期价跌至负值。

中信期货原油研究员桂晨曦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美原油期价负值行情始于基本面驱动,因资金行为放大波动所致。从供需角度看,疫情导致美国油品需求减少,库存大幅积累,施压近期合约,导致5月合约基差持续下行。从资金角度看,4月21日为WTI2005合约的最后交易日,截至4月17日前持仓量仍高达10万手,为往期合约持仓量的5倍至6倍。无法参与交割的客户在最后两天必须完成平仓,造成多单拥挤交易风险,最终8.5万手多单在最后时段平仓,致使油价大幅下跌。

  “负值”极端行情

  有可能还会上演

美国目前仍是全球疫情最严重国家,成品油需求和炼厂开工大幅萎缩,原油库存持续积累。桂晨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全美原油库存11.4亿桶,总库容为13.7亿桶,若以当前速度累库,不计管道、铁路、水运中转库存,将在四周后填满库欣库存,四个月后填满商业库容,五个月后填满战略储备库容。

“-37.63美元/桶的报价,可以简单理解为,多头拿到现货后,需要额外支付寻找储罐资源处理手头原油现货的成本。”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顾双飞分析称,美国成品油(特别是汽油)库存和原油库存已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由于美国下游油品消费都是以汽油消费作为绝对主力,汽油消费的萎靡不振对上游原油的去库存构成了极大挑战。“美国页岩油的生产又不能停下来,油井启动或暂停的成本很高,导致供需矛盾短期会一直存在,美原油价格面临的压力会长期存在。”

方正中期研究院院长王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原油期价出现负值行情,反映了全球疫情影响下原油需求急剧下滑、供应严重过剩的现状,加之市场库容不足和持续累积,给近端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后续不排除在WTI原油2006和2007合约临近交割日出现类似价格跌至负值的可能。国内原油期货相关合约近期同样面临下行压力,或将二次探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