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G期货上市的影响和机遇

   2020-04-16

50

核心提示:3月30日,我国首个气体能源衍生品液化石油气(LPG)期货和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步上市。LPG是重要的燃料和

3月30日,我国首个气体能源衍生品——液化石油气(LPG)期货和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同步上市。

LPG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我国是全球最大的LPG消费国和进口国,近年来采用市场化定价方式,受到国外进口、国内供需变化、生产工艺等多方因素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通过上市衍生工具服务LPG行业健康发展,对于推动我国能源市场化改革、保障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稳定运行意义重大。

LPG是我国第一个气体能源的衍生品,交割质量标准是以国标GB11174—2011为基准,主要交割质量标准与现货贸易主流一致。交割区域包括了华南、华东和华北,覆盖了国内LPG消费较为集中的大部分区域。

目前,国际市场已有LPG衍生品,如CME、ICE期货和新加坡掉期交易等。总体来看,境外LPG衍生品市场运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交易活跃程度不足,国际LPG衍生品对于国内销售端套保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商所LPG期货和期权上市后,我们国内也有了以人民币计价结算、反映市场供需的衍生品工具。依托我国LPG庞大的贸易体量和市场规模,相信LPG期货和期权能够有足够的流动性和较好的功能,发挥便于企业套保,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实体企业普遍面临库存高、销售难、产业链运转不畅、原材料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功能凸显,作用发挥愈加显著。期货交割机制可以助力企业克服物流障碍,采购原料,实现销售,降低库存。期货仓单配套金融服务,可以帮助企业有效盘活现货,缓解现金流压力。

LPG期货上市后,作为燃气销售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机会:

一是利用套期保值功能,助力企业实施做大做强终端战略。做大做强终端,是推动党和国家战略意图在城市燃气领域落地的根本保障,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燃气产业链应有价值的必然选择。LPG市场波动变化频繁,市场年波动幅度在50%以上,对终端零售企业产生很大影响。最近3个月,跟随国际油价暴跌,国际LPG价格跌幅达60%。国内液化气均价从年初的4705元/吨,跌到了目前的3000元/吨左右。利用LPG期货工具,通过对采购产品套期保值操作,终端零售企业可以将采购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集中精力进行终端开发。利用LPG期货工具,天然气和LPG双气源企业可以在LPG价格合适的时候提前通过期货市场买入,有效补充冬季缺口,缓解冬季天然气季节性供应紧张的矛盾。

二是利用虚拟库存功能,助力企业实施高质量发展战略。上游炼化企业的LPG库容普遍偏低,一般只有3-5天的储存能力甚至更低,这就给销售环节带来了保后路畅通的压力,遇到节假日、极端天气、交通限行等情况经常被迫降价,企业效益受损。今后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建立虚拟库存,将实际库存和虚拟库存有机结合,降低库存成本并减少存货跌价损失,保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平稳运行。我公司向大商所申请了广东汕头自有库、山东东营租赁库的期货交割库资质,待审批通过后,可以通过交割库运营,进一步丰富经营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利用价格发现功能,助力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进口LPG资源补充国内市场,是建设一流国际能源公司,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有机一环。以往进口业务采用卖方提出的作价机制,我方在与国际能源供应商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大商所期货上市后,可以与对方约定以LPG期货某个时段的价格作为双方远期交易价格的定价基准。例如我公司进口一批货物,预计1个月之后抵达,可以与对方约定,以下个月最后3个工作日LPG期货收盘价格的平均值作为计价基准。或者在现有的定价模式中,将大商所期货价格按一定比重列入,逐步提升我方话语权。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此前没有直接参与LPG的衍生品贸易,与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合作,对进口LPG在国际市场参与了套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后时机成熟后,我公司希望可以在国资委规定的金融衍生业务范围内,开展LPG套保操作,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促进昆仑能源业务提升。(苏清泉 昆仑能源有限公司液化石油气部高级经理;记者李文采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