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3月15日电(记者王默玲、陈云富)随着国际油价的暴跌,17日国内成品油或迎来2013年推出新定价机制以来的最大跌幅,成品油价可能进入5元时代。不少人直呼国际油价暴跌之后“水比油贵”,而在市场巨幅动荡后,油价还会否继续下跌?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国内成品油迎接5元时代?
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今年第5次调价时间窗口将在3月17日24时开启。因国际油价暴跌,按目前原油变化率水平,国内成品油价大概率迎来大幅下调,92号汽油的5元时代可能重现。
2020年开局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轮成品油调价,具体表现为下调2次、搁浅2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下调是出现在今年的2月4日,汽油每吨下调420元。多家机构测算数据显示,本轮调价窗口可能会创出2013年当前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施行以来的最大跌幅。
金联创测算,截至3月13日,本轮油价调整周期的第8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41.38美元,较基准价下跌23%,预计到17日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下调900元/吨,折合92号汽油每升下调约0.69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约0.77元。
当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92号汽油的升价都在6.3元左右,以目前的国际原油走势,此次调价窗口兑现之后,成品油迎来5元时代的可能性不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推进成品油价格市场化,设定了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的“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
在市场普遍认为第5次成品油调价下调成定局的同时,因纽约、伦敦两大国际基准油价已低于每桶40美元的“地板价”红线,部分市场人士也表示,若后期国际油价继续回落,国内成品油价“地板价”机制或将触发,届时成品油价将不再跟着国际原油的价格下调。据市场人士分析,一旦“地板价”机制被触发,对于国内的炼油企业来说,其利益价差就会走宽。
水比油贵?超低油价是如何“炼成”的?
进入2020年,对国际油价来说,暴跌之后还有暴跌似乎已成常态。数据显示,3月9日到15日当周,纽约、伦敦、上海三地原油期货价格单周跌幅都超过20%,成为载入史册的暴跌周。
截至3月13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上涨0.23美元,收于每桶31.73美元, 5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收于每桶33.85美元。有业内人士称,年初尚不算高的高点,对当前油价水平而言似乎也是遥不可及的“远方”。
原油价格处于每桶30美元关口也意味着其价格已探到国内矿泉水价格之下。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一桶油159升,按照每桶30美元计算,大约每桶208元人民币;农夫山泉旗舰店5升装矿泉水单价约10元,若按一桶油的容量计算,一桶矿泉水折合约318元人民币。
专家认为,今年来国际油价下跌,需求和供应两侧都对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疫情的全球蔓延趋势加剧了市场对于原油需求疲软的担忧;另一方面,欧佩克与俄罗斯未就减产达成相关协议,沙特阿拉伯等产油国大幅降价的同时计划增加产量,这一消息使得本就紧张的原油市场更加“措手不及”。
“在欧佩克例行会议前,市场的预期还是各方会达成减产协议,但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预料。”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表示。
东方油气网油品分析师董梅认为,沙特此举主要是以增产消息给其他产油国带来震慑,最终目的还是希望重回谈判桌,迅速逆转策略达成协议进行减产。
油价新低后会否还有新低?
伴随市场形势的巨大转变,多家国际机构分析认为,一旦产油国开始争夺市场份额,国际原油价格恐重回20美元时代。但多位分析师也指出,油价暴跌不会是长久趋势,市场预计短期油价或持续弱势,但在各方充分博弈后,最终或会回到减产的原有道路上来。
“这一极端行情严重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事情坏到一定程度也很可能是向好转化的时点。”对此,金联创首席研究员钟健认为,后期还需关注减产联盟的举措以及美国页岩油气厂商的应对。
值得关注的是,打压油价到超低价位显然不是产油国的“初衷”,尤其是对于严重依赖原油收入的国家而言,油价大跌也让他们陷入窘境,一旦持续下去甚至会导致国家动荡。
为此,业界专家认为,国际油价在短期暴跌后,前景并不悲观,减产谈判的大门仍在敞开着,后期逐渐有一个市场满意、内部谅解的减产方案形成或许是大概率事件。
“俄罗斯会在与沙特的深度博弈中争取本国利益最大化,实现双赢,双方也会继续深度接触,甚至不排除继续联手减产的可能。”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油品部总监张龙星说。
由于每桶30余美元的极端价位是几乎所有产油国无法承受的,有分析师也表示,下次欧佩克减产会议将在6月份召开,不久的将来沙特和俄罗斯很有可能再次联合减产,届时油价可能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董梅认为,纽约原油价格中短期可能在每桶40美元上下振荡,中长期则要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无论近期市场如何发展,都难以改变后市整体萎靡的大趋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