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比水便宜”的时代将来临!3月9日早间,NYMEX原油大跌近27%,ICE布油跌近26%。上次原油如此便宜,还是2015年~2016年美国页岩油发展时期。
对于复工复产中的中国经济,原油下跌是好是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不能一概而论。
过低的油价可能引发输入性通缩风险
原油的供需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创证券曾经总结道,油价下跌,产油国经济最先受到不利影响,因原油出口收入会急剧下降。而油价暴跌对原油进口国的影响,则类似“刀剑上的舞蹈”,未必全然是利好——油价走低会刺激消费,提振企业生产意愿,特别是对原油消费大国更为如此;但同时原油价格走低也会引发输入型通缩,提高企业债务成本,带来资金链崩裂风险;还会抑制实体企业的投资意愿,若考虑到通缩预期对消费抑制的话,负反馈效应将更加明显。
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国内PPI同比月度数据曾经连续54个月负增长。在2014年之后,油价连续下降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如2014年12月,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的观点,国际油价和国内石油化工类产品价格连续大幅度下降,影响中国2014年12月CPI环比下降0.03个百分点,PPI则被影响0.4个百分点,占PPI总降幅的67%左右。
但历史永远不是简单的重复。与五年前相比,新冠疫情这只“黑天鹅”对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也因此被视为影响国际油价的重要变量。
平安证券指出,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原油市场形成了极大的利空,需求端取代供给端成为油价影响最重要的因素。随着政府的强力管制,中国境内已可防可控,但全球各个国家却出现了疫情的爆发,全球原油面临着进一步的利空。目前来看,境外的疫情还处于爬坡的阶段,原油需求端的恢复将是缓慢的,至少需要2~3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此外,OPEC+会议不欢而散,沙特降价增量抢市场。为应对油价继续下行的困境,沙特联合俄罗斯等国家在3月6日当周举行会议商讨对策,但不欢而散,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在过低的油价下,OPEC国家和俄罗斯的财政,以及美国的页岩油气行业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有望促使这些主要产油国重返谈判桌,至少6月份的OPEC会议(大概率早于这个时间)将是一个关键的观察节点。
需求回落和原油价格下跌料继续拖累3月进口数据
对于目前的国内宏观经济,油价下跌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表示,今年1~2月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同比增长从去年12月的7.9%跌至-17.2%,进口增长从同期的16.5%下滑至-4.0%。结果,今年1~2月的贸易差额从去年12月的顺差472亿美元变成了71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海关在今年1月份暂停发布贸易数据,并从今年开始将其与2月份的数据合并。由于新冠病毒的破坏性影响并没有完全反映在今年1月份的出口数据中,而且由于加工和组装进口的急剧收缩所带来的滞后影响,预计今年3月份出口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至-20.0%左右。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和国内需求复苏缓慢,今年3月份进口同比增幅可能进一步放缓至-18.0%左右。
但与此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在国内和国外的发展已经有所不同,国内抗疫已经初见成效,因此中国宏观经济未来走势也必定和国外有所差别。
富途证券投研团队认为,油价大跌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经济发展。原油作为经济这个“发动引擎”中的主要“原料”,油价下跌有利于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活跃度。同时也可以考虑到,国内由于前期猪肉价格上涨带来通胀率螺旋式上升的压力,进而使得货币政策受制于通胀率走高,目前的油价下跌正好可以对冲前期通胀率上升的压力,令现阶段的通缩压力变小。
申万宏源分析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已在前期针对复工延迟、人员流动放缓对经济的潜在冲击,进行了力度较大的应对,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信心、稳定经济增长前景。政策应对节奏的不同、疫情发展阶段的不同,意味着当前阶段影响国内金融市场更关键的问题,是后续经济恢复阶段政策引导的结构以及恢复的弹性和节奏。
这位分析师同时指出,工业生产和投资内生弹性大于消费,其恢复节奏与复工复产进度直接相连,后续经济能否填补1~2月回落缺口,关键在于3月复工复产能否快速推进,带动工业生产、投资和出口迎来比较明显的恢复。3月4日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再次强调精准有序扎实推动复工复产;3月3日国常会亦强调交通运输、快递等物流业加快复工复产、畅通经济循环,各部委、地方配套政策有序推进中。在此背景下,预计3月复工复产有望加速推进,带动工业生产、投资和出口迎来明显反弹。预计我国后续经济政策应对框架将以财政积极扩张为主线,刺激居民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促进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而货币政策更多以数量型工具的结构性操作为主,为实体经济提供略偏松的信用扩张环境,全面降息的可能性较低。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