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为国家话语体系在能源领域的有机延伸,对外能源话语体系不仅关乎国家的国际能源话语权掌控以及国际形象塑造,也关系到我国能源发展能否获得稳定和谐外部发展环境。
构建对外能源话语体系具有时代紧迫性和发展必要性
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是对当今复杂国际形势的积极应对
伴随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带来的冲击以及新兴供应源的相继出现,能源地缘变革以及欧美供需一体化趋势明显,全球能源供需格局的深刻变化正影响着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世界主要大国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能源战略通道控制、国际能源市场价格、能源发展理念以及相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博弈日趋激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体系是对当下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的有效应对举措。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是实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新冠疫情影响下能源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有利于打破国际上“中国能源掠夺论”和“中国能源威胁论”等负面认知,推动我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深化国际能源合作,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期的能源发展开创新局。
3.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是塑造我国多元国际形象的有力实践
能源话语作为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受众了解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窗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能源话语体系为国家形象在国际舞台上的展示提供了独特的能源视角,为争夺国际能源话语权提供了有效路径,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力实践。
构建对外能源话语体系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不对称
1.能源发展成绩优异与能源治理话语权弱的不对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下,我国能源实现飞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给体系,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然而,全球能源治理博弈主导权仍掌握在美国等国家手中,加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施行媒体霸权与平台压迫,导致尽管我国能源发展成绩亮眼,但仍然面临着“有理说不出”“说出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话语困境。
2.巨大能源贡献与国际社会认知的不对称
我国在未完成工业化阶段大力推动碳中和且预计时间跨度仅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半,能源领域的庄严减碳承诺向世界展示了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坚持服务“一带一路”能源互联互通,推动区域能源一体化发展;实现全国通电的世界奇迹,积极参与国际特高压标准制定,打造特高压、核电等世界能源名片,为全球能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然而,在西方媒体影响下的“能源新殖民主义”“技术标准渗透主义”等负面认知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3.能源企业硬实力强与海外经营阻力大的不对称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石化、国家电网、中国石油分列榜单2、3、4名,充分展现了我国能源央企的硬实力。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参与海外能源合作、区域和全球能源治理等方面的时间较短、经验有限,在能源央企“走出去”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全球和地区及国家内部地缘政治经济影响,使得合作国对我国产生“掠夺资源”的猜测。近年来,在一些国家中出现反对声音,这表明通过多边能源合作实现自身利益诉求任重而道远。
构建对外能源话语体系应当把握中国特色的深刻内涵
构建对外能源话语体系必须把握住能源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对碧水蓝天和能源高品质服务的需求这一中国特色内涵,打造多元性话语主体、形成综合性话语内容、覆盖全球性话语受众,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能源话语权,为我国能源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
1.打造多元性能源话语主体,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
一方面,要在持续巩固党和政府以及主流媒体话语主体地位的同时,调动能源央企的主体积极性,加强话语理论研究布局,建立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话语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搭建自有话语平台,掌握传播规律,提高话语艺术;另一方面,要发展民间主体,发挥高层次能源专家和智库机构作用,利用国际会议论坛等平台和渠道发声,并要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能源话语朋友圈,为我所用,内外并举,提高对外能源话语体系影响力。
2.形成综合性能源话语内容,注重中国化表达和叙事
首先,加强类似“电力奇迹”“大庆石油”等能源故事的生产,用中国化的能源实践升华中国的能源理论,通过生动鲜明的故事展现中国能源发展背后思想力量与精神力量;其次,把握理念、战略与实践的话语层次,在传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双碳目标”等能源发展理念的同时,融合我国能源央企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结合能源央企在海外的具体实践举措以及责任履行,全面呈现我国能源发展观,增进理解和认同;最后,注重采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结合我国能源发展的生动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采用在地化的、贴近受众的方式进行呈现,加强对话,提高对外能源话语体系实效性。
3.覆盖全球性能源话语受众,强化精准传播和对外发声
一方面,强调对外发声渠道的扩展,既要充分利用好“走出去”的中国主流媒体优势,同时加强海外社交媒体布局,形成传播矩阵,强化对外发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采用差别性传播策略,对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强调文化亲和力,传达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强调观念共情力,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碳中和”等价值理念与发展观念,实现精细化布局、精准式传播,为我国能源话语权的加强打下坚实的国际受众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