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内形成“大循环”

   2010-12-15 中国化工报闫俊荣

60

    我是1988年进入化肥行业的“老化肥”了,见证了企业和行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历史。“十一五”期间,我们企业与全国化工企业一道,走上了园区化发展之路,并在园区内创建了各企业间的循环经济模式。


     2005年,丰喜集团虽已在山西乃至全国化肥界颇具影响力,但单打独斗、循环链条薄弱、竞争力整体不强的突出问题摆在了决策层的面前。另外,2005年前山西的尿素企业都是以煤为原料,而山西有丰富的废弃焦炉气,每年“点天灯”的焦炉煤气相当于西气东输气量的两倍,并污染了环境。如果能利用其生产尿素,可为焦炉气找到一条“黄金出路”,也为企业降低成本。


     为此,丰喜集团在山西省新绛县煤化工业园区创建了山西丰喜华瑞煤化工有限公司,以园区内的山西高义焦化有限公司和山西重庆冶炼有限公司排放的焦炉煤气为原料,于2007年建成了18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尿素项目。


     丰喜华瑞入园前,高义、重庆两个焦炭企业每年外排焦炉煤气1.56亿立方米,环保罚款高达6000万元,濒临关闭。丰喜华瑞入园后,焦炉煤气全部被用作原料,每年给他们的煤气费为5460万元。同时,丰喜华瑞每吨尿素也可降低成本200元。

 
     丰喜华瑞的入驻还使园区的产业链条实现了闭合,使六大系列30多个产品形成了煤—焦—化—肥—电—冶炼—建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园区企业间互为上下游,整体竞争实力都得到了提升。“十一五”期间,在跌宕起伏的市场中,这个园区内的企业承受住了考验,走向振兴。


     在园区内形成多个企业参与的循环经济链条,这样的模式不仅是新绛煤化工业园区和丰喜华瑞在尝试。从单打独斗的个体企业闯市场转向园区化、集约化发展,形成大循环体系,在“十一五”期间蔚然成风。


     比如在南京化工园,扬子PTA等装置的残渣、废液可被回收起来,在园内进行再利用;在吉林化学工业示范园,为了发展园内循环经济,园区先后引进专利技术20多套;在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沧化集团的聚氯乙烯项目和大化集团TDI项目形成副产品互为对方原料的大循环。


     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化工园区,正支撑着我国化工行业蓬勃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