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供需趋势的持续变化和全球相关事件的深度影响,能源安全成为全国两会热门话题,不少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呼吁科学应对内外挑战,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
2019年,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达到71%和约45%,油气自给率进一步下降。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油价暴跌,给我国油气市场供应端和需求端带来双重挤压,能源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石化生产三部副主任翟京宋认为:“过低的油价,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石油自给能力,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全国政协委员、中海油服湛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郝振山表示:“石油不仅是燃料,也是原料,更是战略物资,石油行业必须承担起能源安全主力军的使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石油是国家的工业血液,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能源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挑战和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石油工业应如何应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供应无虞?
立足国内,发力供应端,这是代表委员较为一致的想法。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建议,构建多渠道、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进一步掌握能源安全主动权。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原董事长曹培玺建议,推动国内能源供应品种的多元化,构建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大国内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刘宝增说,我国急需加大石油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力度,进而提高油气能源的自给率。
油气储备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达标线”,是我们提升能源安全系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短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提升能源储备能力”,代表委员认为,应加快加速,确保“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薛光林建议,抓紧一切时间,将建设油气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的设施纳入“新基建”范畴,扩大我国油气的储备规模,提升我国在国际油气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全国人大代表、洛阳石化总经理江寿林建议,利用国家储备、商业储备、大型油轮、炼厂库容等设施,通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订购现货等方式,在相对较低的价格上扩大进口,提高进口原油的储备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筑牢能源安全根基,创新是动力,技术是利器。现阶段我国能源行业在一些关键技术、核心设备上仍落后于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马永生认为,这已成为影响产业链安全的瓶颈。他建议加强攻关力量归口管理,加强统筹国家级试验平台建设,加强标准提升工作,加强政策支持,加快推进石油石化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曹培玺建议,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加强能源科技资源整合,克服资源分散、重复低效投入等痼疾,建立国家级大型能源实验室体系,着力解决能源领域战略性、基础性、开创性科技问题;加大产学研用横向联合攻关力度和上中下游纵向联合攻关力度,构建广泛的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形成技术创新的生态圈,联合破解制约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全国人大代表、兰州石化合成橡胶厂企业文化科科长郑彩琴建议,推动联合科技攻关,实现跨界技术融合,破解重大瓶颈技术问题。
铸造完整强大的供应链,确保能源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议题,有些代表委员还从发展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王晓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