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新格局

   2021-12-31 央视网

48

核心提示:  28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的

28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速。

经过多年的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不仅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网形成互联互通的新格局,而且成为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造福沿线百姓生活的能源大动脉。

西气东输工程刚起步时,全国建成的输气管道只有1.2万千米,年输气能力不到200亿立方米,跨省输气管道只有陕京一线。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发展,到2021年底,我国天然气管道里程突破11万千米,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家管网集团市场部总经理李天:从2019年开始,为了深化国家油气体制改革,国家管网也是在这个期间应运而生,我们把分属于不同企业干线的天然气管网进行了整合,统一调度、统一运行、统一管理,运营效率提升近30%。中国的管网要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在国际上我们的运营管理能力也是处在前列水平的。

目前,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在加紧建设;2022年,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也将启动建设,“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主干天然气管道20000千米以上,我国天然气管网将形成西北、西南、东北和海上“四大战略通道+五纵五横”的管网新格局。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西气东输投产之前,我们国家的天然气的消费量只有不到250亿立方米,我了解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接近3300亿立方米。那么西气东输投产以后,基本上平均以每年13%的这样的一个增长速度,对推动我们能源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2020年我们国家天然气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当中已经达到了8.4%。

而在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之初,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仅有2.4%左右。今天,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已累计输送天然气7000亿立方米,替代标煤9.3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4亿吨、粉尘5.08亿吨,相当于种植31.79亿公顷。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现在国家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来天然气的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我们预计我国天然气不管是消费的总量还是在一次能源当中的占比都有可能翻一倍甚至可能还更多,西气东输起到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