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行业稳健探索低碳转型

   2022-01-21 中国能源网

86

核心提示:  在日前举行的2022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峰会上,多位与会人士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效完成碳达峰、

在日前举行的“2022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峰会”上,多位与会人士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高效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言献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鹏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要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十四五’期间应完善石化产业布局,有序推进沿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开展智慧化工园区试点。利用清洁生产、智能控制等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装置,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减少排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2021年行业利润或创新高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介绍,202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业绩超预期。2021年前三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主营收入10.36亿元,较2020年同期上涨31.5%;利润达9178亿元,同比上涨200%;进出口贸易额为6175.4亿美元,同比上涨33.7%。

“从目前总体运行态势看,2021年全行业利润总额将突破1万亿元,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都将创新高。”傅向升说。

“但2022年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增速不会太高。原油、煤炭等大宗原料价格涨幅也会低于2021年。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也不会像去年一样处于高位,全球石化产品的供应链相对稳定。国内石化装置的产能、产品的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傅向升预测。

与会人士均表示,取得成绩的同时需注意,结构性矛盾已经成为石油和化工行业最突出的矛盾。产业结构层次低下、产品结构雷同、资源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制约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绿色转型是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稳步推进绿色转型

石油石化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高质量发展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要实现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减污降碳协同控制是重要手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表示,应稳步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合理调控天然气用量、原油用量同步达峰。

一方面,合理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石油用量应在2030年前达峰,并保持天然气用量合理增长。逐步推进燃油车降油耗、运输‘公转铁’。”高培勇说。

另一方面,减油增化降碳,调整石油化工产业结构。目前,国内炼油能力达8.6亿吨,加工量达6.7亿吨,利用率为77.9%,乙烯表观消费量为5200万吨,生产能力为2879万吨。“未来应控制炼油能力,增加乙烯生产能力。优化一体化改造,调整燃料变原料,节能降耗减碳。”高培勇补充说。

傅向升指出,推进石油和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需优化石油和化工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石化原料轻质化。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应控制在10亿吨以内,石化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到80%以上。”

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

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行业节能降碳的潜力也依然巨大。

“一定要避免‘碳达峰、碳中和’一把抓,碳达峰的方案、措施和路径还没研究清楚,就盲目谈碳中和,没有具体措施、方法空喊实现‘碳中和’。”傅向升说,“各地区和企业要统筹考虑当地的碳排放量。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各异,在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路线图时间表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有所区别,不能‘一刀切’,脱离实际盲目攀比。”

与会专家建议,具体工作要进一步细化,科学严谨测算出到203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能耗量和碳排放量,以决策碳达峰的峰值并确定达峰时间表。

“2025年实现碳达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要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傅向升说。

傅向升建议,石油和化工行业要是实现低碳发展,必须处理好存量与增量之间的关系。“存量”方面,可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的要求,分别制定省级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和企业具体工作方案,并保证稳妥有序实施,在规定期内不能按期改造完毕、排放仍处于基准水平以下的项目要坚决淘汰。“增量”方面,对于已建成中交或者即将建成的、能效水平先进的项目,应予以尽快投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建设,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和落后产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