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17日电 (黄盛)近日,人民网财经通过梳理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所明确的2022年重点工作,发现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表示,将积极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优化提升国有资本结构。
在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2022年的重点工作中,国企混改、整合与重组是改革发力的方向。比如,广东、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等省市,明确提出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上海、安徽等省市将“推进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在部分领域适时组建新的国企集团”以及“推进企业间的战略性或专业化重组”列为改革重点。
对此,业内人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作为改革重点任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一直在稳步推进。在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各地通过布局混改、重组等改革重点,意在通过定点爆破、靶向攻关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改革实效,有力推动国有资本结构优化提升,助力实现“两增一控三提高”的目标。
因企因业推进混改 促进国企提质增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自2020年开展以来,各中央企业和各地国有企业加快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混改、结构调整、稳增长的改革举措,打出国企改革“组合拳”。截至2021年年末,中央企业、各地国资委和地方国有企业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实现了三年改革任务70%的年度目标,取得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在今年年初举行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上表示,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因企因地因业分类改革,推进更多国有持股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进积极股东持股5%以上,将国有股权比例低于50%,特别要将低于三分之一的国有相对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重点,探索实施差异化管控。
“既要进一步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又要重点解决当前仍存的改革痛点、难点、堵点。”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在因企因地因业分类改革中,混改、多元化激励机制建设、职业经理人制度和国企并购重组等内容将是今年改革的重要发力点,也是通过改革促进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层面转变的重要落脚点。
在不少人士看来,混改主要是通过“混资本”来促进国企“改机制”,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促进国企提质增效。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煤炭、电力、化工、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等领域的国企通过一系列混改,优化了自身股权结构,健全了市场化经营机制,激活了管理运营和内生动力。
针对一些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混改列为今年国企改革计划,刘兴国表示,混改可以助力突破或弱化所有制界限,从而带动更多非公资本积极参与混改企业发展,进而提升国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但也要加快将混改从单项推进转向综合推进,即将混改与其他国资国企改革内容协同推进,以取得改革集成效果。
重组整合加速推进 注重发挥协同效应
自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以来,中国星网、中国稀土、中国电气装备、中国物流等一大批新央企集团纷纷问世,中国电科重组中国普天、鞍钢重组本钢、中化集团和化工集团联合重组等一批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项目持续推进。与此同时,就地方国资而言,四川交投集团、四川铁投集团重组整合为蜀道集团,江苏省淮安市组建5家市属国企揭牌运营,山东重组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等等国企并购重组加速落地。
翁杰明表示,在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只要兼并重组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能够比较好地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国资委都会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和中央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吴刚梁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就多省(自治区、直辖市)明确推进国企重组整合来看,国有企业加速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产业,有利于把国有资本优化到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
比如,在近期的地方两会中,安徽省提出加快港航、机场、煤电等资源整合,实施省属企业布局新兴产业行动;河南省提出,加快省管企业战略性重组,在建工、文旅、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劲旅;四川省提出,完成蜀道集团专业化整合、省内民用机场整合、省属企业旅游资产整合,等等。
“国有企业通过重组整合以提高其产业集中度,是国有资本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的必由之路。”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企业研究室副主任李红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无论是推进企业战略性重组或是专业化整合,均有利于优化国有资本产业结构,做大国有资本总量,进而提高国有资本回报率。
杜绝“纸面”改革 激活内生动力
今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国资国企如何确保高质量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翁杰明表示,要坚决杜绝“纸面”改革和“数字”改革,将改革是否促进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等机制层面的转变,是否真正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改革实效,作为今年工作的着力点。同时,对工作进度滞后的地区、企业、任务,各地要及时查缺补漏,迎头赶上,特别是中央企业对三级以下子企业,省级国资委对地市级国资委,以及地市级国资委自身,要加大指导督促推动力度;要横向、纵向“双维度”进行竣工验收,逐项高标准清零销号,坚决破除“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宋向清表示,今年的国企改革要继续利用龙头国企整合优势资源和发展要素,强化国企动能,提高国企产能,增强国企效能;继续深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继续优化国有经济区域布局和行业布局,进一步明确不同行业和规模的国有企业市场定位;还要突出推进绿色发展,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意识和执行力。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表示,随着国企改革,特别是地方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目前地方国企的生产经营正从前期的做大、做强向做优方向加速推进,这也是地方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所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即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重要行业、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动退出“非主业非优势”领域。
吴刚梁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多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推进国资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坚持专业化、市场化原则,防止行政化的“拉郎配”与“合并同类项”,要防止“整而不合”,注重发挥协同效应,激活国企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