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双碳”目标,政协委员为降碳建言献策 推动城市碳普惠建个人出行碳账户
“双碳”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2020年,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后,“双碳”被正式写入了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全国两会,绿色低碳话题的热度依然不减,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就“双碳”提出了多项具体任务。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为降碳“支招”,从行业角度热议实现“双碳”目标的发展路径: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建立个人出行碳账户,推动碳普惠体系落地;研究科学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为森林碳汇量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
■ 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双碳”多项具体任务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目标,还提出多项具体任务,包括: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节能降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焦点
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有稳妥规划
记者注意到,去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提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了这一方向,提出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能耗“双控”是指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已经实施多年,为何要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彭应登介绍,能耗“双控”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区分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水电、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在我国西部地区比较充沛,在使用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时,并不产生二氧化碳排放,所以对清洁能源进行控制意义不大。另外,如果对清洁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能耗控制,也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
彭应登说,要真正实现碳减排,就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用碳排放的指标替代能耗指标,减污降碳会更加精准。
从全局角度来看,推进“双碳”目标必须要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安全等问题,因此,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
彭应登表示,短时间内完全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现实,因为风光电是不稳定的。“光电需要有太阳的时候才能发电,风电必须有风的时候才能发电,它们是非连续的能源生产。所以在风光电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有配套调节电站。”
在西部地区调研时,彭应登发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需要配合火电调峰电站。调峰电站输出约60%的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约占40%,这样才能形成比较稳定可靠的电力输出。他表示,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要有稳妥规划,不能冒进。
个人小汽车出行是交通碳排放的绝对主体和减排重点
工业、建筑、交通是产生碳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而从国际经验看,交通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似乎更明显。英国早在1979年左右就实现了碳达峰,此后十年间,工业和建筑领域碳排放都呈下降趋势,但交通领域碳排放仍以3%的年均增速增长,且近年来仍高居不下,成为当前英国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
“不只是英国,2019年,美国交通行业的碳排放在美国全国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德国遇到的情况也很类似,从1990年开始,经过27年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到2017年,德国其他行业的碳排放总量都在下降,只有交通碳排放量持续上升。”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部门主任刘岱宗认为,对于交通领域来说,碳减排的主要思路是“增量、减量和变量”,具体来看就是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降低私家车的使用强度,通过“公转铁”“公转水”来改变交通运输结构和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表示,目前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仅占全国碳排放的10%,但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这一占比会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最重要的瓶颈之一。而城市交通中50%-70%的碳排放来自个人小汽车出行(北京该比例为70%,年均增速5%),是交通碳排放的绝对主体和减排重点,但长期以来这部分管理体系一直是空白。“在我国纳入全国碳配额管理的八大行业中,交通仅包括航空,城市碳配额管理也只涉及轨道、公交等重点企业;在我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目前针对个人碳减排量交易尚无明确政策,亟须体系化抓手解决上述问题。”
■ 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
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建筑进行绿色改造
建筑业作为能耗大户,在建设和运营两方面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介绍,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在使用过程中排放约20亿吨二氧化碳。根据推算,若要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2025年之前我国建筑的碳排放总量应控制在25亿吨以内,且年增速不超过1.5%;建筑能耗总量应控制在12亿吨二氧化碳以内,且年均增速不超过2.2%。
“科学的设计方案可使建筑能耗降低65%至75%。”他认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筑应进行科学设计,从源头降低建筑能耗。优化建筑形体、体量及朝向,更多使用自然光,并利用地形或建筑物的高低差进行自然地通风换气。同时设计精准的模型,仿真模拟建筑在运行时产生的能耗,从而在建造之初就能预测建筑运行时产生的能耗。
他同时建议,提升既有建筑的合理利用率,控制新建建筑规模。对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既有建筑进行升级改造。
研究表明,通过绿色改造后的建筑,平均碳排量将下降约42%。对一栋建于1991年建筑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碳排放约为350吨,但改造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后,每年的碳减排量为120吨,不足三年时间就能达到碳中和。由于绿色改造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他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推动绿色改造有序进行。同时,在改造技术上,除了常规的节能保温系统改造、家用电器和线路等设备性能的提升外,还可以在可再生能源、余热回收等技术上进行突破创新。
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2020年,我国主要建筑材料水泥产量为23.77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2%,钢材产量为13.2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
他建议,将碳排放量作为国家认定绿色建材的主要检测指标,提高科研水平,鼓励生产能够吸附二氧化碳的具有固碳能力的绿色建材,加大对绿色建材使用的推广力度;鼓励运用可循环利用的低碳建筑材料代替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建造模式能够节约5.86%的碳排放量,建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
建立个人出行碳账户推动碳普惠落地
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提出了“建立个人出行碳账户”的建议。
“综观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建立城市碳普惠体系来解决碳达峰、碳中和问题。”郭继孚说,在碳普惠体系中,各类行为的碳排放可得到准确计量,其中低于高碳水平的行为都能获得激励,通过个人碳账户,用来抵消自身高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社会福利。
郭继孚说,由于面向的是社会大众,无论个人之前采取何种方式,只要坚持使用低碳甚至零碳方式,就可从中获得激励,因而称为“碳普惠”。这一体系既能真正体现公平性,又因为涉及面广、措施灵活多样,可有效带动社会低碳氛围,从而推动公众心智模式、政府治理模式乃至社会运转模式的重要转变。此外,这也是我国消费端碳减排模式的重大创新,对提高我国在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年来,北京、深圳、广州等地都相继在公众碳减排领域开展探索与实践,初步建立了地方性的碳普惠模式。不过,从全国来看,要推动城市碳普惠,建立个人碳账户,乃至调动全民积极性减少消费端碳排放,国家层面尚缺乏明确的定位和体系化设计。
“要强化双碳目标下个人碳减排的主体责任,推动城市碳普惠体系建立。”郭继孚建议,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建议国家层面在促进消费端碳减排、支持碳普惠模式方面,尽快出台体系化指导意见,明确释放信号、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指导地方开展创新实践。
他建议,要加快体系化方法学编制。结合北京等试点城市经验,尽快开展碳普惠方法学体系研究,启动碳普惠方法学编制。建议优先从地方交通等活跃领域做起,进一步上升到国家级方法学。
同时加大场景式科技攻关。结合国家数字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及地方示范试点进程,鼓励支持以场景为核心开展技术攻关,系统性解决碳普惠体系建立过程中数据贯通、隐私安全保护等关键技术问题,从而打好场景式聚合式服务基础。
基于碳普惠的绿色金融创新也要加强。结合国家绿色金融改革,鼓励开发基于碳普惠的金融服务产品和模式创新,为碳普惠体系建设和实践提供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
研究科学精准的森林碳汇计量方法
除了减少工业碳排放外,森林和草原是增强碳汇功能的主要方面。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稳步提升,在碳汇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效能。
不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杨忠岐也指出,目前缺乏科学、统一的碳汇计量和监测方法,使得我国森林碳汇量被低估,这将影响我国在国际碳汇市场和国际控制气候变化中的地位。
“之前的碳汇计量中没有使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的实测数据。”据他介绍,观测站全面而长期的观测资料和数据,在森林碳汇科学计量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森林全口径碳汇”方法能更全面地评估我国的森林碳汇资源。“森林全口径碳汇”包括森林资源碳汇(乔木林、竹林、特灌林)、疏林地碳汇、未成林造林地碳汇、灌木林碳汇、苗圃地碳汇、荒山灌丛碳汇、城区和乡村散生林碳汇等。
对此,他建议科技部、国家林草局、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重点支持林草全口径碳汇研究,研究出一套国际国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科学而精准的碳汇计量方法,为我国的碳汇量计算提供技术支撑。建议国家林草局将林草全口径碳汇造林纳入林业示范项目予以扶持。同时加强对现有野外生态综合监测站的建设支持力度,提升观测能力,为国家提供准确、可靠的林草碳汇基础数据。
杨忠岐表示,毛竹林和针叶林的固碳能力比较强。未来在持续进行林业生态工程的同时,要加强对现有森林的抚育、经营和管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质量和稳定性,提质增效,增加森林碳汇能力。 (新京报 记者 裴剑飞 张璐 实习生 张晓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