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统一能源市场 打通行业“梗阻”

   2022-04-22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73

核心提示:如何在实现低碳发展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命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技术创新,还需要

如何在实现低碳发展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命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技术创新,还需要在能源市场构建上继续下功夫。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就是要打破堵点、痛点,促进能源市场要素流通。

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在有效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明确了全国统一能源大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凸显了打通能源市场“梗阻”的决心。

能源市场化是有效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放开能源价格,打破市场垄断,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多年探索创新,我国煤炭价格基本实现市场定价,油气勘探开发市场有序放开,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取得关键进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多元竞争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虽然市场对能源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突出,但仍跟不上能源转型变革的步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期,对能源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结构矛盾将长期存在。同时,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对能源保供提出更高要求,单纯依靠传统能源格局,难以满足新时期发展需要。如何在实现低碳发展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是迫在眉睫的重大命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技术创新,还需要在能源市场构建上继续下功夫。

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有利于打通结构“梗阻”,推动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第一。在规模上已形成了全球最大能源市场,但体量庞大并不等同于具备相应的规模效应,能源仍是我国供给约束严重的领域。突出表现为,价格不能有效调节能源供需矛盾、煤电“顶牛”时有发生、能源用户对能源产品选择空间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新能源大规模消纳难、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比较严重等。

去年出现了煤炭供应紧张引发的限电问题,足以说明能源市场大而不强。不同于油气产品主要依靠进口,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从产能和储量上完全有能力保障煤炭自主供应。这种情况下仍出现市场电煤紧缺,一大原因就是煤炭市场运转低效不畅。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就是要打破堵点、痛点,促进能源市场要素流通,让能源大市场真正发挥规模效应,由大向强转变,有效保障能源安全、抵御外部断供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有利于打通区域“梗阻”,让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更高效配置。在中国地图上,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就是著名的“胡焕庸线”。在分界线两端,能源分布西高东低、差距巨大。不同于一般商品,能源资源和用能需求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能源供应需在全国范围调动匹配。过去几十年来,通过“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工程,全力促进能源“大挪移”,但能源局部短缺仍时有发生。随着对电网性能要求更高的新能源装机不断攀升,这种能源供需区域错配矛盾将更加显著。

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要破除能源跨省跨区交易壁垒。当前迫切需要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降低交易成本,并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能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资源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

统一的能源市场有利于打通行业“梗阻”,突破按品种管理能源的思路,真正建立多元供给的现代能源体系。大能源观下,没有一种能源可以“包打天下”,能源供给需要坚持类型多元化、供给方式多样化。过去,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行业一直在各自内部推进改革,自成体系,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能源市场化改革是解决能源转型过程中各类主体间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意味着各类能源协同发展,增强联动、优化组合,实现市场多元动态平衡,更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推进“双碳”目标实现。

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能源商品特性复杂,且关系国家安全。要立足国情,充分考虑能源市场化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避免急躁冒进,加大改革成本。(经济日报 王轶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