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到2025年3-5家企业进入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第一梯队

   2022-04-22 中化新网

114

核心提示:中化新网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1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产业用

中化新网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4月21日消息,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3—5家企业进入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第一梯队,行业骨干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循环再利用纤维及生物质纤维应用占比达到15%,非织造布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

《指导意见》围绕发展目标,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两化融合、绿色发展、标准引领等方面,提出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稳固产业发展基础。开展非织造布基础研究,推动纳米、微米纤维非织造布技术产业化。推动强链补链联合攻关。梳理重点产品产业链图谱,支持龙头企业组织上下游企业协同开发。完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打造新型创新平台,建设行业重点技术研发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产业高端化。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开拓产品在多领域的高端化应用。培育创新能力突出、具有生态主导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强大中小企业多维度协作,形成良好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高水平公共服务平台,加快要素资源引进力度和更新速度,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集群产业链配套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三是促进两化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加大关键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改造,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开发推广体育运动、医疗健康、安全防护用智能可穿戴产品,拓展智能纺织品应用领域。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开发行业专用工业APP,提高产业链协同制造能力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制定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碳行动方案。发展环境友好产品,提高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等应用比例,开展可生物降解非织造布及制品认证工作。加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提高循环再利用纤维在土工建筑、交通工具、包装、农业等领域应用比例。

五是坚持标准引领,完善质量保障能力。推进上下游企业标准协同研究发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大国际标准转化力度,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支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逐步缩小国内外产品质量差距。鼓励社会组织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估,推动高端品质认证和质量评价工作,培育优质品牌。

为推进五项重点任务顺利落地落实,《指导意见》部署了高品质非织造布、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用纺织品、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纺织品、海洋产业与渔业用纺织品、医疗健康用纺织品、交通运输及安全工具用纺织品、土工建筑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等8个重点领域提升行动。

一是高品质非织造布。加快传统非织造布差异化、功能化、系列化发展。大力推广环境友好非织造布技术及产品。

二是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用纺织品。大力发展高性能个体防护装备,推动应急救援装备现代化。培育满足国内外需求的个体防护装备综合性企业。

三是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纺织品。开发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和柔性纺织复合材料,提高行业配套航空航天工程的能力。

四是海洋产业与渔业用纺织品。加强海洋产业用特种绳缆网产品技术攻关,提高产品比强度、耐腐蚀、耐老化等性能。加快产品模拟测试、实际工况测试和示范应用。

五是医疗健康用纺织品。加快可降解医卫护理纺织材料的研发攻关,加快健康、养老用纺织品的应用推广。

六是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开发高品质汽车内饰材料和轻量化材料,加强再生材料在车用内饰件中的高值化应用。

七是土工建筑用纺织品。开发新型高性能土工建筑用纺织品,研发推广碳纤维建筑补强材料,推广阻燃、吸音、保温、装饰非织造墙面材料。

八是过滤用纺织品。开展超净过滤等高性能材料的研发攻关,加快废旧过滤材料及产品回用技术的研发推广。

为推进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领域提升行动的顺利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合力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金融机构作用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培育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

二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行业有序竞争,支持各地建设特色鲜明的产业用纺织品示范基地。

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学术、技术和经营管理领军人物,打造具有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培育现代化管理人才。

四是深化跨行业交流合作。与重点应用领域加强交流,开展技术创新、标准研制、示范应用等合作,加强产业用纺织品在医疗卫生、土工建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支持行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加强信息发布,开展产需对接,推动跨界合作,协调推动指导意见贯彻落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