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金融时报》:世界进入石油新格局

   2005-10-01 石化石化

186

   英国《金融时报》能源记者卡萝拉?霍约斯(Carola Hoyos)报道  2006年2月13日 星期一 

    

     就在几年前,要是有人请几乎任何一位经济学家、石油部长、央行行长或华尔街分析师进行预测:如果石油价格在2004年翻倍至每桶40美元,2005年再涨15美元会怎样,他们都会警告经济衰退会随之而来。

     历史数据亦支持这个理论,自1973年首次大规模石油危机以来,每次油价飚升之后都会出现经济衰退。但在过去三年,历史没有重演。

     最近石油价格上涨未能影响世界经济,对此金融服务企业德利佳华(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的经济学家伊恩?哈伍德(Ian Harwood)把它比作不吠的狗。

    但2006年的油价会怎样,狗还会继续默不作声吗?迄今为止,市场情绪是看涨的,主要原因是通常在年初出现的期货价格下跌还没有出现。实际上,2006年伊始,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油价回升,突破了每桶67美元,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

    人们期望世界经济增长“动态”可能会超过2005年的水平,这支撑了油价的上涨趋势,而在伊朗核计划问题上的紧张态势,则增加了油价的风险溢价。尼日利亚石油供应的中断促使油价进一步上涨。

    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的保罗?霍斯耐尔(Paul Horsnell)和凯文?诺里什(Kevin Norrish)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以为油价可能会在这一季度缓慢下降,但油价一开始的表现却如此强劲,这意味着,看跌2006年的预测展望看来有点站不住脚了。”

    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2006年的预测均价介于每桶45到75美元之间。由于供求数据不足,而且战争、飓风和制裁导致的意外供油中断会使价格飚升,因此价格难以预测是人所共知的。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暗示,它打算维持每桶至少50至55美元的价格水平,因此这一预测区间就更可信了。支持这一假设的理由是,强劲的经济增长预计将让2006年的全球石油消耗每天至少增加170万桶,达到每日超过8500万桶的水平。

    那意味着连续第4年出现高油价。但越来越多的石油高管和经济学家认为,世界进入了新的油价格局,至少在2006年,经济应该还能应对。

    他们之所以乐观,一个原因是去年8月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横扫美国能源心脏地带后,每桶72.85美元的创纪录油价似乎也没有对美国经济造成相对持久的影响。

    美林(Merrill Lynch)分析师弗朗西斯科?布兰奇(Francisco Blanch)指出,美国近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数字一直很强劲,欧洲和亚洲发达国家的工业活动也有了改善。他补充说,经合组织(OECD)的经济指标正趋于全面上涨,非经合组织经济体也仍然强劲,尤其是中国。

    但是,面对高油价的世界经济为何如此强劲呢?

    哈伍德列举了以下主要因素:过去3年抑制通胀所需的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反应,以及消费者能够利用他们住房和其它资产价值的增长,来帮助抵消更昂贵的能源账单。

    另一个更简单的解释是,我们的能源账单看上去比实际价格要贵。我们现在用于能源的家庭收入,要比80年代初少。实际上,目前的石油价格按实际价值计算,仍然要比1980年时低得多。当时伊朗革命和两伊战争的爆发把油价推到了历史高位,以今天的价格计算超过每桶100美元。

    同时,过去几年的油价上涨与以前有着本质区别,因为它是受强劲的需求推动,而不是因为突然的供应短缺,就像1973年的石油禁运,以及伊朗革命后的短缺情形。

    人们还面临一些重大挑战,比如炼油产能降低、缺少获取全球最大现存石油储藏(中东和俄罗斯北极地区)的途径。如何解决这些挑战,对于全球经济能否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将产生重大影响。

    实际上,获取能源很可能是本世纪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它将决定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能否从贫困中崛起,工业化国家能否保持其惬意的生活方式。

    但至少就2006年来看,情况并非十分可怕。确保这种安逸感不会拖延保障长期石油供应所需的政治与经济投资,才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卡萝拉?霍约斯是英国伦敦《金融时报》能源记者。

译者/李裕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