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排好帮手:林业废弃物遇上地热

   2022-05-27 中国新闻网

48

核心提示:能源是一把双刃剑。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支撑了大规模经济增长。但由于约80%的能源来自碳氢化合物燃料的燃

能源是一把双刃剑。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支撑了大规模经济增长。但由于约80%的能源来自碳氢化合物燃料的燃烧,这也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

但是,如果可以颠覆能源与排放的关系,情况会如何?重要的是,需要一种既能发电又能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技术。好消息是,这项技术已经存在。

新西兰政府公布首个减排计划,提出在未来4年内拨出29亿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123.38亿元)资助农业、建筑、能源、交通等领域的一系列减排项目。

澳大利亚《对话》杂志近日刊文称,新西兰正处于“脱碳”的绝佳位置。作者认为,随着新西兰二氧化碳价格创下每吨80新西兰元(约344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以及海外公司宣布将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购买碳补偿,新西兰可以通过跨行业合作成为世界脱碳的“带头人”。

BECC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方向之一

文章作者研究了如何利用林业废物燃烧发电,同时捕获碳排放并将其封存到地热田中。

人造碳汇是一种工程系统,可以永久地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典型的技术之一是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即通过将燃烧的有机物质,如树木、生物垃圾等产生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处永久储存来实现减排。一个额外的好处是,其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作碳氢化合物能源的替代品。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最新报告中表示,要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缓解途径必须包括BECCS技术。然而,这项技术仍然是一项新技术,目前世界上只有几家工厂在大规模运营。

成本是一大障碍。新的项目需要昂贵的管道来运输二氧化碳,并需要深度注水井将其储存在地下。由于二氧化碳比水更有浮力,人们也担心储存在地下的任何气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泄漏出来。

这就是地热田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地热在新西兰是一种可靠的能源,提供了该国近20%的电力。新西兰使用深井来开采地下的热水水库,然后热水通过管道网络到达产生电力的蒸汽涡轮机。之后,水被抽回地下,这就防止了水库的“干涸”。

生物能源和地热能结合在一起可以产生比单独的地热能更多的电力。新西兰的地热系统已经具备了成功的BECCS项目所需的基础设施:管道、注水井和涡轮机。现在,需要做的是弄清楚如何将这两项可再生技术结合起来。

当“用树发电”的BECCS遇上地热田

《对话》杂志文章建议,通过燃烧林业废物,可以将地热水增压到更高的温度,从而产生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然后,生物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溶解到地热水中,再被注入到地下。

冰岛和法国的经验表明,在地热水中溶解二氧化碳比直接注入二氧化碳要好。液态二氧化碳的压缩价格昂贵,而新技术降低了新基础设施的成本,并意味着为正常的地热系统工程而建造的回注井(将流体置于地下的系统)可以被继续使用。

与密度低于水且容易上升的纯二氧化碳不同,重新注入的碳化水会下沉。只要生产并重新注入等量的地热水,二氧化碳就会安全地溶解,在那里它将慢慢变成石头并永久被“困住”。

初步模型显示,地热BECCS可能会产生负排放,每千瓦时约为-200至-700克二氧化碳。与天然气发电厂每千瓦时约400克的正排放相比,这是能源与排放的“戏剧性逆转”。

预计一个160兆瓦的地热BECCS系统每年可以锁定1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减少20万辆汽车上路。这些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计划进行交易,为农业或水泥等脱碳进展缓慢的行业争取宝贵的时间,使其降至净零排放。

此外,新西兰的大部分地热田都位于大片森林附近。据估计,每年的林业废弃物产生量约为300万立方米。作者表示,与其让它们腐烂,不如将其转化为地热BECCS和脱碳的宝贵资源。

地热BECCS的成功将开启新西兰地热发电机、制造商和林业部门之间的新伙伴关系。林业所有者可以帮助将木材废料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并降低门槛成本。最重要的是,地热运营商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回注井永久锁定大气中的碳。

随着新西兰政府收紧排放预算并在气候紧急响应基金中加大投资,现在正是让地热BECCS成为减排好“帮手”的最佳时机。(科技日报 实习记者 张佳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