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由涨转跌 市场多空分歧加剧

   2022-07-11 中国经济网

98

核心提示:步“铜博士”后尘,近期原油价格由涨转跌,原油市场多空分歧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原油往往是大宗商品中最后

步“铜博士”后尘,近期原油价格由涨转跌,原油市场多空分歧加剧。分析人士指出,原油往往是大宗商品中最后一个下跌的品种。在全球经济增长前景难测、大宗商品行情下行的过程中,油价下跌时间靠后,但跌幅往往较大。

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

6月以来,伴随美元上涨,大宗商品市场黯然失色。文华商品指数自6月9日高点229.85点以来已累计下跌15.1%。

文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6月初以来下跌幅度约为17%;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主力合约价格自6月6日以来累计下跌21.9%。

作为大宗商品的定价基准--美元,则自6月以来震荡上涨,美元指数从101.4左右上涨至107.7附近,涨幅约6%。

“原油价格和美元走势一直是大宗商品市场的风向标。”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李彦森表示,从历史上看,美元指数走势与包括原油在内的大部分商品价格走势呈现负相关关系,原油价格则与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呈现正相关关系。

“从大宗商品历次牛熊周期看,原油往往是大宗商品中最后一个下跌的品种,滞后于其他品种。”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说,“这一轮多数大宗商品品种行情触顶可能在去年三季度就已出现,但是今年一季度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商品牛市被延长了,因此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是大宗商品进入熊市的一个更精准的指标。”

机构预测两极分化

尽管7月7日国际油价出现反弹,但与今年高点3月8日收盘价相比,迄今WTI、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累计跌幅均已超过20%,双双跌入技术熊市。在最新一轮的油价预测中,国际投行观点分歧进一步扩大。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近日发表的报告中表示,在当前地缘局势及油价的博弈中,生产大国很可能会减产,该国有能力在不过度损害自身经济的情况下将每日原油产量削减500万桶。未来原油价格仍可能创出新高。

高盛依旧鲜明地挥舞着看多旗帜。对于近期油价大跌,该机构认为,主要是技术因素和趋势跟踪的CTA抛售导致,交易流动性处于季节性低点加剧了跌势。总体上看,由于供需面依然偏紧,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今年三季度或达到140美元/桶。

作为看空阵营的代表,花旗银行则率先预测原油价格将遭到腰斩。花旗分析师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受经济衰退影响,油价在年底前可能跌至65美元/桶,到2023年底或降至45美元/桶,这意味着年底前油价将从当前价格下跌40%。

实际上,花旗银行此前一直持空头观点,但在今年6月初面临国际油价大涨一度转而看多,上调三季度、四季度的原油价格预测至99美元/桶、85美元/桶,同时调高2023年的原油价格预测至75美元/桶。

展望后市,程小勇分析,目前原油供应端没有太大改善。随着欧美经济表现低迷,原油需求大概率会明显放缓,因此原油也将进入回调或下跌阶段。只不过由于供应问题干扰,导致原油价格下跌步伐变缓。建议投资者更多关注需求端变化。

“原油价格大跌后,技术上已经确认其走势中长期见顶,但短线存在超跌反弹可能性。”李彦森表示。

对下游行业影响较大

原油大跌,大宗商品“失色”。“原油作为最重要的燃料上游品种,其价格变化直接影响下游运费和大部分行业物流成本,在物流端对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另外,原油价格还直接影响下游化工品价格。例如,塑料链和聚酯链产品价格均与之有关,并会传导至其他相关大宗商品的成本端。”李彦森说。

程小勇认为,与铜一样,原油价格走势可以作为全球经济的风向标或晴雨表。原油作为需求指标,可以侧面验证大宗商品需求在走弱。“此外,原油价格走势和通胀水平密切相关,历史上每一轮通胀都伴随高油价。一旦原油价格暴跌,那么通胀预期会明显下降,除非是滞涨期由供应冲击带来的通胀,当前就属于这一种。”

“从长期、间接角度看,原油价格变动将直接和间接推升通胀水平,并影响到经济走势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本轮美国经济滞胀、美联储政策紧缩、经济衰退预期强化的逻辑就在于此。”李彦森表示,相对来说,原油价格对下游的能化产业链品种影响较为明显。(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马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