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被雨水打湿,鞋底沾满黏土,眼睛因汗水浸入不停眨动——这是进入雨季以来,张德平在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注气完井现场驻守的日常。
变废为宝,将二氧化碳有效收集并封存在地下,既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吉林油田的CCUS(亿方级碳埋存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就是张德平用16年默默耕耘,从“地下”捧出来的。眼下,吉林油田运行着亚洲最大的CCUS-EOR项目,也是全球21个大型CCUS项目中唯一的中国项目。
初“碳”:把“可能”变成“一定能”
今年5月,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召开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5位院士及业内知名专家领衔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吉林油田CCUS技术成果“在陆相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埋存与驱油方面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无疑是对张德平团队的高度认可。
时间回到2005年,吉林油田公司发现可规模开发的长岭气田,然而,该地块虽天然气蕴藏丰富,但二氧化碳含量也高达20%以上,想实现环保开发并非易事,解决伴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去向成为关键。
与此同时,研究表明,该公司的大情字井油田利用二氧化碳混相驱油特性,可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如果利用大情字井油田与长岭气田上下叠置的地理优势,是不是就可以找到破解方法?2006年,中国石油集团在国内率先提出含二氧化碳天然气开发及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的理念,并决定在吉林油田开展先导试验。
也是这一年,张德平硕士毕业,从大学校门迈进吉林油田的“碳”路之门——进入吉林油田采油院采气所工作。
“感觉一下子找到了施展抱负的舞台,但也非常迷茫,当时国内还找不到成功经验可借鉴。”面对机遇和挑战,张德平决心把“可能”变成“一定能”。
深“碳”:攻克二氧化碳防腐技术难题
直到后来,张德平才知道,他刚出校门就参与的二氧化碳驱油试验,竟是中国石油集团的第一个重大科技专项。
从0到1,无论技术方案,还是工艺措施,处处需要“探路”、需要“避坑”。“当时真是太难了!”张德平回忆说。
仅二氧化碳防腐这一项技术,就让张德平伤透了脑筋。
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最难攻克的是强腐蚀问题。对吉林油田这样单井产量较低的低渗透油藏而言,因为“家底儿薄”,凡事要首先考虑成本和效益;同时,大情字井油田本身为腐蚀结垢型水质,对技术要求也更高。
张德平迎难而上。白天,他一遍遍组织人员讨论、研究方案,到现场跟踪试验;晚上,他挑灯夜战,查阅资料、总结分析。最终,他和团队提出的“以缓蚀剂防腐为主,关键部位采用高等级耐蚀材料,再配合工艺防腐”的技术方案,不仅破解了难题,还将降低成本70%以上。
2017年,调入吉林油田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开发公司(下简称开发公司),张德平开启了每天“泡”在生产现场的工作模式。
最终,张德平团队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吉林油田目前建成的5类CCUS示范区,年埋存二氧化碳能力35万吨,年产油能力10万吨,提高原油采收率25个百分点,可带动2.7亿吨储量高效开发,相当于发现了一个年产150万吨的新油田。
永“碳”:“根向下扎得深,才能向上长得快”
16年来,张德平带领这支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走通了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的全流程。
“这支队伍有冲劲,有想法马上去论证,有问题马上去解决。”吉林油田CCUS项目研发人之一的潘若生,是圈内有名的“科研痴”,提及张德平团队建立的国内领先的亿方级二氧化碳驱油与埋存示范区,他做了个形象的比喻:“示范区现在累计封存的二氧化碳量相当于为国家植树近1800万棵,还相当于120多万辆小轿车停开1年。”
在张德平的办公室外,远方有一片片身姿挺拔的防护林。“从一棵棵瘦弱的小树苗,成长为可以防风固沙的铜墙铁壁,这些树,根向下扎得深,所以向上长得快。”张德平觉得,他和他的团队也要如此。(工人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