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氢能全产业链 发展新路径

   2022-08-24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46

核心提示:新能源,氢动力。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零碳的氢能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近日,北京、广东、安徽等

新能源,氢动力。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清洁、零碳的氢能走向能源舞台的中央。近日,北京、广东、安徽等地都出台了鼓励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相关文件。迎政策利好,企业更是紧抓战略机遇,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走进京辉氢能集团(以下简称“京辉”),探寻这家华北最大,北京唯一集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的氢能发展新路径。

氢气保供 服务首都功能

“近年来,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城市功能的过程中,累计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两千余家。京辉恰是属于服务首都功能一类,企业得到保留并快速发展。”京辉氢能集团董事长孙国春对本报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这家成立了30多年的企业,生产着每小时800立方米天然气制氢,每小时500立方米的水电解制氢,每小时100立方米一氧化碳生产,每小时生产80千克氧化亚氮等,共计60余种产品。2015年,京辉正式被北京市政府定位为城市功能保障型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医疗、氢能四大领域。

今年冬奥会期间,穿梭的一辆辆氢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绿色冬奥的亮丽风景线,因其在行驶过程中只排放水,被称为“终极环保车”。而京辉,就是冬奥会氢能保供的企业之一。孙国春说,京辉通过光伏、风电所产生的绿电转化为绿氢,为冬奥会及冬残奥会提供“绿氢”供应,冬奥期间共计供氢98吨,运输氢气456车次。

以保供为契机,加之氢能发展的利好环境下,孙国春表示,在规划上,公司将采取“三步走”战略。一是依托京辉的资源优势,为每一个拓展能源项目的城市提供氢能装备的研发、制造、安装和运维服务。二是带动产业园全产业链规划布局,落地绿色能源产业化发展,推动当地资源优势转换为绿色能源大规模产业。三是积极响应国家氢能源发展布局,预计到2035年,京辉生产制造占中国氢能总产量30%的制氢设备,创造利润100亿元。

在企业每一步的战略实施中,都离不开研发。在此方面,京辉与中船重工七一八所、德国迈克菲等专业从事制氢设备生产厂家优势互补,并与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高校之间展开校企合作,在氢能装备、氢能内燃机、氢能下游技术的研发上下功夫,保障设备的先进性。

加氢站建设“快马加鞭”

“非常环保,相当给力。”在北京氢能产业科技园,大巴车司机刘师傅正在加氢站给氢燃料大巴车加氢。刘师傅告诉记者,氢燃料大巴车与之前的燃油车相比,最主要的是环保,发动机声音小,动力和燃油车不分上下。相比电车,加25kg氢气,需要15分钟,提高了动力补充的时间,而百公里成本仅为燃油车的一半。

环宇京辉副总经理、京辉运输联合党支部书记齐丽丽告诉本报记者,该撬装式500kg/天加氢站已经运营两年多了,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通勤车、特种装备车等提供加氢保障工作。

目前,北京市有1000多辆氢能源大巴车分布在各区运营,每天平均有40多辆氢能源大巴车在上述加氢站加氢。今年,京辉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将陆续在大兴、昌平、房山、张家口、首都辐射高速服务区、京津冀氢走廊等地建设10余座加氢站。“接下来,我们还将助力完成北京市‘十四五’拟建成投运74座加氢站的目标任务。”孙国春表示。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加氢站超270座。面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短板问题,孙国春说,京辉还启动了绿电制绿氢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开展加氢站安全运营管理培训,制氢工艺技术培训课程、校企合作等,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

以产业园带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

如今,京辉聚焦“双碳”目标,在新型电力系统、化工深度脱碳、绿色合成材料、减排数字化以及氢健康等领域发力,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探索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径。

在京辉的一楼办公区,记者看到了正在运营的“氢能产业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可以实时对各环节进行管控及监督,如危化品监督、加氢站氢能管理、氢能源生产管理、指挥调度后台管理、加氢站运营状况以及氢燃料运输车、氢燃料物流车的情况等。“这也是我们的减排数字化大数据平台。”孙国春说。

2021年5月21日,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正式揭牌。这标志着以京辉为运营主体,促进氢能全产业链聚集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该产业园的规划中,氢能燃料电池支撑区、氢能燃料电池产学研区、氢能小镇零碳示范区、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区相互支撑,协同并进。目前产业园已经吸引了30余家氢能源上下游龙头企业入驻园区。

孙国春介绍,未来,产业园将不断连接全国及国际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氢能产业创新企业落地,解决氢能源应用的相关问题,推动绿色能源全链条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国经济时报 王晶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