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已建成使用的轮胎试验场超过50个,但我国轮胎企业至今还没有轮胎试验场。图为米其林公司在法国最大的专业轮胎测试场地——拉度轮胎试验场。 (CFP供图)
轮胎试验场是通过模拟轮胎各种使用环境、配备专用试验检测设备,检验轮胎在各种专用道路上的安全行驶性能,以确保新设计轮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测试场所。轮胎的耐久、高速、噪声、抗湿滑、油耗、刹车、生热、滚动阻力等重要指标,都要通过轮胎试验场实地测试才能得到可靠、有说服力的数据。轮胎试验场的检测数据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是室内试验和实际使用试验不能比拟的。是否拥有自己的轮胎试验场,是衡量轮胎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国。(CFP供图)
目前全世界已建成使用的轮胎试验场已超过50个,其中90%为跨国轮胎公司所建,有的跨国企业不止有一个轮胎试验场。如在我国独资的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已在江苏宜兴建成了其在全球的第11个轮胎试验场。
可惜的是,早已成为轮胎生产第一大国的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自己的轮胎试验场。
最紧迫的
要改变受制于人现状
对中国轮胎企业来说,建设轮胎试验场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进入配套市场的需要。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介绍,在目前国内轿车胎市场上,外资企业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独特的营销手段和优良的服务,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原配轿车胎市场基本由外资企业唱主角。国内轮胎企业这两年虽然也开始重视配套胎市场的开发,但也只有几家大企业进入了部分国产品牌轿车的配套胎市场,而合资品牌轿车的配套胎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所垄断。虽然国内轮胎进不了配套市场还有其他原因,但没有轮胎试验场,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这是中国轮胎的硬伤。因为光靠理论上的设计和室内数据,配套厂不会认可。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李家伟表示,轮胎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油耗、噪声等实地测试数据,是轮胎企业进入配套市场的门槛,现在这个门槛把中国企业都挡在了门外。国内企业如果要扩大内需市场份额,就必须进入为品牌轿车配套的主流市场,否则扩大内需市场就是一句空话。如果轮胎企业有了自己的试验场,不仅为进入配套市场拿到了通行证,还可以进一步与汽车厂合作,一起研发汽车轮胎,并可以为其新车型配套,从而扩大国内轿车胎的市场份额。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子午胎研究室主任陈弘告诉记者,给上汽、通用等高端汽车厂配套,必须要有轮胎试验场。否则配套后产品如需要改善要花很长时间,汽车厂会因此认为你的产品有问题。只有有了试验场,才能积累更多经验,作出迅速反应。
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据了解,现在国内轮胎企业要得到动态性能数据一般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用室内机床试验数据来代替,但因没有复杂路面及气候变化,得到的数据只能作为参考;二是让客户进行车队试验,跑坏为止,时间长且不具备经济性。另外,有一部分国内大企业在汽车试验场检测部分轮胎数据,如噪声、抗湿滑性等,其他指标送到国外去检测,以此来得到一部分实地测试数据。但绝大部分企业都只能做实验室试验,还有一些小企业可能连室内试验设备都不齐全。
李家伟表示,目前国外公司的轮胎设计已经是一个制造软件系统,有数据库支撑,只要把条件输进去,在计算机上就可以把轮胎结构、性能完全表现出来,大大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的时间。但我们就不行。没有轮胎试验场的测试数据来支撑,只能从出租车公司等比较稳定的运营商那里获得一些基础数据,但这些数据只能是参考,并不具备科学性。“你不知道他一天踩几脚刹车,你也不知道他往哪跑,如果上一次马路牙子轮胎寿命就可能受损伤,这些都根本控制不了,没有一个测试的标准。而轮胎试验场所有设施都是标准件,同样条件、同样车型、跑同样的路程,这样才会有对比,才知道问题出在哪。什么时候把这些实测数据拿到手,建立起数据库,中国才能像国外那样系统地开发轮胎。”李家伟说。
打破国外环保壁垒的需要。据了解,欧盟《关于燃料效率及其他基本参数的轮胎标签的指令》将于2012年11月1日生效,欧盟要求轮胎制造商必须在轮胎上标明其燃油效率、抗湿滑性和噪声性能。美国也将在一年之内实施类似的标准。而噪音、抗湿滑性能以及表征燃油效率的滚动阻力数据,必须通过轮胎试验场才能获得准确的相关信息。没有轮胎试验场,这些指标就无法标出,将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极大的麻烦。
“现在中国轮胎如果要出口,轮胎企业或经销商都要把轮胎送到国外,通过类似轮胎试验场的检测,如美国的DOT、欧盟的ECE等认证都是如此。而送到国外检测,周期比较长、费用比较高,已经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欧盟轮胎标签指令生效后,若我们还不能提供准确的性能数据,出口市场的大门将越来越窄。”中橡协轮胎分会副秘书长谈玉坤说。
最困难的
需要不停地进行投入
据了解,以前国内轮胎企业对建设试验场的要求并不迫切,但现在由于形势的变化,研发对企业的发展日益重要,各大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大大增加,不少企业已经将建轮胎试验场提上日程。目前,国内几家大企业如山东玲珑橡胶有限公司、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三角集团、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广州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双钱集团都有建设轮胎试验场的意向,有的已经完成了征地等前期工作,但都还没有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那么,为什么我国的轮胎试验场一直没有建设起来呢?
据了解,我国企业自己的轮胎试验场一直建不起来,主要是投资太大。要建一个高水平的综合轮胎试验场,至少需要投资10亿元以上,而且维护费用也非常高。由于试验场是用于搞科研开发的,并不能产生效益,是纯粹的投入,因此企业单独建设的难度相当大。
还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第一是车辆。做轮胎试验必须要有车辆,而且是与轮胎相匹配的车辆。现在国内轮胎企业到试验场做试验只能借车,但一般人家不愿意借,因为都是高强度试验,一辆车做一次试验基本上已经跑出15万千米了,基本就报废了。第二个是要有国际认可的有资质的人员。在试验过程中,有些指标要靠主观评价,而试验报告要有说服力,就必须有资质的人来出具,但到现在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获得国际资质的人员。
佳通轮胎(中国)研发中心一位副总监向记者介绍,佳通从2007年开始就打算建轮胎试验场,图纸都有了,但是用地一直无法落实。因为建设一个试验场至少需要1000亩土地,而征用这么大的土地,地方政府希望企业能贡献税收,但试验场是搞研发用的,不可能产生效益,所以至今也没有建成。
陈弘也反映,建试验场占地很大,如跑道设计必须大于1.2千米,它不像生产,投入之后马上就有回报。像江浙一带的土地成本非常高,如果国家没有优惠政策,很难吸引投资。另外,由于试验场前期投入大,如果建成后试验项目少,就会造成收费高。陈弘说:“现在我们在国内汽车试验场做抗湿滑性能检测就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它报价比国外还高,那还不如选择到国外去做。”
最现实的
合建并交第三方管理
按照中国轮胎企业的现状,如果靠企业一家建起一个轮胎试验场难以实现,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业内人士认为,可以由第三方机构建设、经营,轮胎企业出资作为股东。这样还可以维持公平性,不会发生泄密问题。
中橡协副秘书长徐文英说,国外有资质的轮胎测试中介机构,比如美国的史密斯测试中心,其轮胎试验场也是由几家大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并委托其管理的。而且史密斯也是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指定的第三方试验机构,它的数据国际上都承认。
谈玉坤表示,几方出资,成立第三方机构负责管理试验场,试验各做各的,企业做完试验把数据拿走,这种方式目前更可行。这样试验设备的利用率也高,可以降低管理成本。
企业也对合作建试验场表示赞同。陈弘说,如果组建第三方机构,他们还是希望国家或者协会出面组织。另外他认为与汽车厂合作共同投资也比较可行,因为汽车厂有车辆的优势。另外,国家应该定点培养有资质的测试人员,企业将来可以出钱请他们来做试验。
李家伟认为,长远看,企业还是应考虑建立自己的试验场。因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这样的测试手段。
但无论试验场怎么建,大家都一致认为,轮胎试验场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支持,国家至少应该在立项、批地、税收上有较大的优惠政策,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徐文英表示,中橡协已经给国家发改委打了报告,建议由中橡协牵头,组织国内轮胎企业入股,成立轮胎试验场股份运营管理公司,实行市场化管理,服务于全行业。她说,建设轮胎试验场是全行业期盼已久的大事,是提升中国轮胎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希望国家尽快立项,并能在建设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徐文英还建议,美国史密斯这几年一直在国内寻找合作伙伴,但一直没能合作成功。我们可以考虑与国外有资质的机构如史密斯合作,共同建立轮胎试验场,这样不仅使试验场更有权威性,还解决了资质问题。否则即使组建了试验场,其试验数据分析报告也得不到国际认可。
“跟国外机构合作还有一个好处。咱们都不知道轮胎试验场如何规划、弯道怎么设计、都有哪些指标、测试哪些项目、数据怎么分析,这样他们就可以帮我们规划建设试验场。另外,他们还可以帮助我们管理试验场。我们希望有些国外股份在里面,中国市场这么大,检测的项目会特别多,对国外机构应该有吸引力。”徐文英表示,中国要先学国外的管理模式和测试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将来再自己建。
一些跨国轮胎企业也在中国建设了轮胎试验场。图为普利司通公司在江苏宜兴的轮胎试验场开业庆典现场。 (本报记者 杨宏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