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船从“幸福的沙漠”驶来

   2010-08-23 中国化工报顾定槐 赵霞 陈鸿应

98


——沙特阿拉伯国家馆探秘
 

 

沙特馆全景

    一艘美丽的月亮船,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驶向中国,稳稳停泊在枣椰树影婆娑、沙漠风情浓郁的空中花园。这就是坐落在上海世博会A片区、总投资约1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仅次于中国馆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馆。


  沙特馆可谓是世博会上人气最旺的场馆之一。展馆前天天人头攒动、人流如潮,观众排队常常需要四五个小时。他们是冲着什么而来?许多人是为了看到全球最大的超高清电影,那场景确实令人震撼,难以忘怀;但更多参观者是想一睹这一神秘国度的风采,解析心中疑窦:一个戈壁连绵、遍地沙漠的国家,如何打造成“能源之城、绿洲之城、文化之城和新经济之城”,从而将沙特——阿拉伯语意“幸福的沙漠”,从理想变成现实。


  石油、水和知识——沙特阿拉伯演绎着西亚开发的神奇故事。这一切,又为中国西部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沙特馆的主建筑没有一扇门和窗户,但是馆内光线充足,它利用了馆外太阳光转化成光能,实现能源的环保利用。

 

  荒漠变成了富饶绿洲


  沙特横跨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中部。全国22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没有河流,没有淡水湖泊,年平均降雨量不超过200毫米。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温度达到50摄氏度以上。沙特是全球16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


  在严酷的沙漠环境下,如何创建美丽的城市,营造美好的生活?沙特馆给了我们宝贵答案。


  记者通过巨型电影看到,在艾桑和拜萨汉宰等干涸河谷中,已出现一片片富饶的绿洲。因为有绿洲的出现,沙特已实现粮食自给,奶、蛋、禽自供有余;椰枣年产52万吨,居世界首位。


  穆罕默德·甘姆迪博士告诉记者:“水与绿洲对于沙特的发展具有非凡意义。沙漠之所以变绿洲,是因为我们有效开发了大规模的水资源。”水从哪里来?向地下要,向大海要。沙特努力开发地下水资源,已探明地下水总储量36万亿立方米。同时,沙特利用东西两侧临海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观众在电影中见到了海水淡化工厂。以前,沙特的海水淡化是以大量原油作为能源,每淡化1立方米海水需耗资1.2美元,其成本比采1立方米原油还贵。现在这一局面已经得到改变。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最近实施了一项利用太阳能和纳米技术淡化海水的研究发展计划,与美国IBM公司合作建立科研中心,将联合开发新技术,在蒸馏过程中以太阳能替代成本相对较高的油气燃料,还将研究如何把先进的纳米反渗透膜技术应用到淡水提取工艺中,有望将每吨淡化水的成本控制在1.5里亚尔(约2.7元人民币)以内。

 
  建立一体化的水电厂,将海水淡化与发电项目嫁接,这是沙特发展水资源产业的创新之路。今年4月,一座大型海水淡化厂和一座发电厂全部建成,开始并网发电。水电厂总投资约33.6亿美元,日淡化海水80万立方米,日发电能力275万千瓦时。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电和淡化水综合能力最强的水电厂。


  “沙特已是全球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目前淡化总量占到世界海水淡化量的20%左右。沙特在东部的阿拉伯湾和西部的红海沿岸,共建立了30多个成规模的海水淡化和水电一体化的工厂;沙特超过70%的城市居民用水来自海水淡化。”穆罕默德·甘姆迪博士说。

 

米纳帐篷采用了聚四氟乙烯材料,新材料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

 

  荒漠变成了石化大国


  这是一道视觉的盛宴。1600平方米的银幕全方位环绕,同时使用25台12000流明的投影仪,其像素接近6千万。


  观众踏上悬空的传送带,如同乘上神话中的阿拉伯飞毯。伴随着优美的西亚音乐,观众看到城市、油田、沙漠和农田,感受到沙特不同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沙特原是一个半游牧半农业国,1932年独立建国。在没有河流和湖泊的沙漠环境中,沙特人民过着贫苦而简单的生活。直到上世纪30年代,海湾地区蕴藏的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被发现,总探明储量达895亿吨,约占全球探明储量的65.7%。其中,沙特石油储量376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居世界第一,储采比87.5年。


  “上天真是很公平,在给予贫脊荒漠的同时,又给予那么多地下财富!”记者不禁感叹道。上海世博会沙特馆执行主席穆罕默德·甘姆迪博士说:“是的,石油资源成为沙特发展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国王英明领导下,我们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通过石油开采和石油出口,实现了工业化。近几十年,在世界石化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们正努力摆脱单纯依赖石油生产和石油出口的经济格局,一个蒸蒸日上的现代石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石油已成为沙特的经济命脉,其财政总收入的70%来自石油贸易。但沙特没有止步在贸易上。前些年,沙特提出新的经济目标,就是进一步发展轻原油储备,同时加快发展油气化工生产,延伸价值链。为实现雄心勃勃的目标,满足世界各地对能源化工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沙特政府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促进发展新项目及提高现有的生产能力,努力使石化产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5%。


  说到沙特的财大气粗,不能不提到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33年的沙特与美国企业合资的阿美石油公司。1988年,根据王室法令,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正式成立,接管了原阿美公司全部资产和经营权,成为沙特境内唯一一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开发业务的公司。


  “全球金融危机反倒给沙特的经济转型带来了新机会。”穆罕默德·甘姆迪兴奋地告诉记者。据了解,就是在危机中,沙特国家石油公司已扩展多个项目,其中将大幅提高天然气产量,其非伴生天然气卡兰(Karan)项目计划于2013年完成。沙伯工业公司(SABIC)在沙特的朱拜勒石化中心投资20亿美元,建设石化联合企业,包括大型乙烯裂解装置及下游装置。2009年3月,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部宣布,计划到2014在上游和下游业务投资约600亿美元,预算包括144个项目,其中单项超过10亿美元的超大型项目有17个。


  不仅如此,沙特政府还制定政策,鼓励自由经济和自由竞争,支持私人及合资企业经营发展项目,保护和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外商投资。


  这是记者听到的第一个受益于金融危机的国家。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也是记者听到的第一个把金融危机变成发展机遇的国家。从这个角度说,沙特已经不是在“靠天吃饭”了。

 

上海世博会一位游客在向人展示他收集到的350个各种各样的徽章。
  

 

  财富之国也讲究低碳


  说沙特是财富之国,相信没有人会反对;说这样一个财富之国现在也开始发展低碳,可能有人会吃惊。

 
  本届沙特国家馆是沙特参展世博以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一次。追究到月亮船的来历,还与中国有关。月亮船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聚宝盆,喻示着繁荣与好运,其形神在整个世博园区独树一帜。

 
  沙特馆设计之初曾组织全球海选,第一轮淘汰了40多个设计方案,第二轮筛选后剩下9个方案,最终,出自中国设计师王振军之手的月亮船方案深得沙特方钟爱,作为上海世博会沙特馆被正式确定下来。


  沙特馆虽然投资高达13亿元人民币,但设计上坚持低碳、安全为先,简洁实用。外形上,月亮船建在屋顶花园和地面花园之间,是世博园区中的绿色建筑。墙体采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材。内部照明采用发光二极管和节能照明灯,并通过大堂中央的天窗采集到自然光;馆内新鲜空气则是从建筑底部缓缓吹来,从顶部排出,实现自然资源的最佳利用。


  在世博园E片区,记者还注意到了一个帐篷城的设计。这个设计是从世界各地挑选出的世博会55个城市项目之一。原来,沙特每年都在麦加举办朝觐,在短短几天内,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要容纳约300万的朝圣者,当地每公顷面积要住上5000人,麦加瞬间成为地球有史以来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沙特政府为此在麦加建立了米纳帐篷营。以前帐篷用帆布做成,且不说牢度,还经常发生致命的火灾。目前帐篷采用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并以特氟龙涂层,具有环保安全特性和阻燃、防辐射、防雨、易清洁的功能和特性,使用寿命达50年。

 
  馆内一位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帐篷城内有完整的餐饮服务、水和卫生排水设施、急救中心、医疗服务系统,以及各种运输工具,科技新材料使米纳帐篷城人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全。 


  是呵,谁说人类只能住在建筑材料中?一顶能够满足人类所有需求,且可以随遇而安的帐篷,难道不是一种美妙的选择吗?


  石化丝绸之路既往开来


  沙特馆从建筑设计到内部展示,始终贯穿中沙友谊的红线。沙特馆的入口处就有中国长城和沙特的泥土墙,让观众感受到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今天中沙的友谊在融会贯通。


  沙特馆二楼墙上一条用中沙两国文字书写的书法作品,这样写道:“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共同面临世界的繁荣和发展。”这是亚洲两个发展中国家的同一目标、同一任务的真实表达。 


  2006年1月,沙特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沙两国签署能源等领域合作文件;2006年4月、2009年2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在中沙两国领导人的推动下,近几年两国战略性友好关系不断加强,在能源化工领域尤为突出。中国从沙特进口的主要商品为原油、石化产品,中国向沙特出口的主要有机电产品、轻纺产品和建筑材料。目前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国。2008年,中沙两国的贸易总额超过418亿美元,同比增长64.78%。2009年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来源地,进口量达4186万吨,约占中国海外进口量的两成。


  “沙特方面非常重视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契机,希望能借此机会,拓展两国合作的新领域。”穆罕默德·甘姆迪表示。就在世博会刚刚开幕不久,上海华谊丙烯酸公司和沙特一家族制企业签约,华谊将向这家公司输出年产18万吨丙烯酸及酯的技术和设备。7月18日,沙伯工业公司在沙特馆内与8家中国公司签订总价值60亿元的谅解备忘录。根据协议,沙伯工业公司将向中国8家公司提供总量为60万吨的合成树脂。这是沙伯工业公司与中石化合资共建天津百万吨乙烯项目后,又一重大合作之举。沙伯工业公司亚太区副总裁艾哈迈德·阿尔乌玛表示:“中国对于沙伯工业公司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此次签约将是我们在中国市场长期耕耘和发展的承诺。”他透露,近日沙伯工业公司已选址上海浦东新区,将建立一个研发中心,沙伯工业公司大中华区总部计划于2012年落户上海。


  还有消息称,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最近准备进军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作为交换,中石化有望在沙特建一座原油年加工能力1200万吨的大型炼油厂。


  显然,中沙两国在能源化工领域的互利合作在加快。对中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沙特已经是亲密伙伴的代名词了。
 

 

沙特馆夜景 (图片由汪雍诚、张育提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