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保供保民生 国资委组织央企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

   2023-01-06 中国经济网

99

核心提示:2022年1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在冬季供暖季对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

2022年1月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在冬季供暖季对能源需求大幅攀升,国际大宗能源价格高位震荡等背景下,为做好迎峰度冬期间能源保供工作,近期国资委已组织中央企业全面打响能源保供攻坚战。中央企业亦多措并举扛起能源电力保供主体责任,例如发电企业不惜成本采购电煤,有力确保用电高峰发得出、顶得上;煤炭企业带头执行电煤长协机制,全力以赴增产量、稳价格。

保暖保供是保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所属195个煤矿、572个煤电厂、727个水电站、96个燃气电厂实施动态监测,建立日调度机制;加大工作和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推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发电企业发行2000亿元能源保供特别债进行注资,资金到位后第一时间拨付基层电厂,有力保障岁末年初购煤资金需求,同时对承担保供任务的中央企业实施专项考核加分奖励和工资总额特别奖励。

从实践结果看,在国际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下,在全球通胀不断上升、欧洲电价大幅飙升的背景下,我国中央企业在推动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亦为构筑物价传导的“防火墙”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国资委数据显示,在电力供给方面,2022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累计发电5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比重63.1%,高于央企装机规模8.4个百分点,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在煤电价格倒挂、“发一度亏一度”的情况下依然顶峰发电,非计划停运及出力受阻情况明显好于全国水平。在煤炭产量方面,继2021年中央企业煤炭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后,2022年以来,中央企业煤炭日均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7.6%,再创历史新高。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2家企业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自产煤合同签约率达93.6%、履约率近100%,2021年以来累计让利超2400亿元。

再从油气生产角度看,面对国际天然气紧缺、价格高位运行的严峻挑战,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企业在确保气田高位运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加快海上气田建设,加大进口油气资源获取力度,2022年自产天然气达到1899.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1%;总库存达17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7.2%。

国资委表示,为进一步高质量打好能源电力保供阵地战、攻坚战,要分类精准施策、全力提质增效。煤炭企业要加快办理产能核增手续,做好生产组织的有序衔接,尽快释放先进产能;要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价格机制,确保合同签约、履约、价格执行3个“100%”。发电企业要把能源保供特别债资金用到“刀刃”上,抓住“两节”窗口期,多存煤、存好煤,确保顶峰发电有煤用、不停机。电网企业要持续优化提升跨省跨区调度能力。石油石化和管网企业要高效足额落实保供资源要求,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加强组织调度、优化生产运行、强化运输保障,确保供应稳定。

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下一步,中煤集团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矿井尽最大能力稳产、增产,确保岁末年初煤炭的安全稳定供应。此外,严格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制度,已对接落实2023年度电煤中长期合同1.45亿吨,剔除配套项目化工用煤,电煤合同量约占可售动力煤资源量的90%。按照不低于月均量的原则逐户衔接岁末年初电煤保供计划,确保100%履约。(证券日报 记者 杜雨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