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馆全景
在上海世博园欧洲国家馆区,一个看上去像大篮子的草黄色建筑绝对夺人眼球。当你走近它时,你会发现这座建筑是由黄、棕、黑3种颜色的藤条编织的藤板,在钢骨管和玻璃支架上缠绕出美丽的线条,就像一个藤条编织的篮子,又如一个婀娜舞动的西班牙女郎飞扬的裙摆。
这就是西班牙国家馆。与周边国家馆纷纷采用各种创新材料搭建的展馆相比,这个用藤条编织的大篮子让人感觉更亲切。通过这个传统与古朴的大篮子,可以充分感受到西班牙人对现代科技的孜孜追求。
世博会是一个世界的大舞台,各色人等都可以在此相遇。
垃圾处理模式: 垃圾桶内的东西为国家所有
西班牙馆展示的主题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城市,这一主题由3个展厅来演绎,分别讲述了人类的起源、从我们父母的城市到现在、从现在的城市到我们下一代的城市这样一个脉络。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父辈一代拎着大包小包,怀揣梦想涌入城市,盖房、建铁路、造公路,拉开了大规模城市化建设的帷幕。几十年的时间内,城市发生巨变。现代化西班牙城市出现了,热闹繁华的街头、酒吧、超市和百货商场……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垃圾也成为城市颇为头疼的事情。如何更有效地回收垃圾?如何才能让垃圾有更高的再利用率?马德里案例馆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马德里案例馆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流程图,清晰地展示了在马德里拥有欧洲最复杂和先进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和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综合基础设施及服务。
流程图上显示,马德里的城市面积有606平方千米,人口数量327万,约为北京的1/6。2009年,马德里市家庭共产生垃圾110多万吨,企业产生的垃圾将近30万吨。
据介绍,西班牙已经立法,规定只要在垃圾桶内的东西即视为国家所有,把垃圾窃为己有将被视为偷窃。所有的垃圾桶上都印着“市政府”的图案。也就是说,在桶内的任何垃圾都被视为国家财产而神圣不可侵犯。偷垃圾和偷金银同罪,政府还告知市民,看见偷垃圾者举报有大奖。
马德里市政府负责马德里城市垃圾的综合处理。马德里市政府在瓦尔德明戈麦斯科技园建有3座功能强大的垃圾综合处理厂,负责处理马德里21个城区的废物。这个科技园也是欧洲最大面积的垃圾回收和再利用场所。垃圾综合处理厂下设有垃圾堆肥厂、生物沼气生产厂、塑料处理厂、废渣倾倒厂等8种垃圾处理场所。
处理厂首先将垃圾分为可再利用与不可再利用两种。不可再利用的垃圾将废渣分离出来后,剩余垃圾将进入垃圾倾倒厂用于产生沼气,废渣可用于产生电能。可再利用的垃圾用处就更大了:经过分离和分类,产生可回收材料和有机物质,有机物质经发酵催熟后可成为肥料供给农民,也可产生沼气和用于发电。塑料、金属、玻璃和纸张等可回收材料则供给这4大类的生产商循环使用。
“可别小看这些垃圾,通过科学有效的垃圾分类和处理,马德里市每年能够回收12万吨的纸张和纸板、5.3万多吨各类塑料和金属以及3.8万吨玻璃,并能从垃圾中提取7万吨有机肥料。用垃圾生产30.6万千瓦时的电能,这个数量等于22万个家庭一年的电能耗费。” 马德里馆协调人伊格纳西奥·尼诺告诉记者。
据介绍,马德里每年都会组织市民、学生到垃圾分类处理厂参观,了解垃圾是如何被回收利用的。“普通人无法直接参与垃圾的回收处理,但却能在源头为垃圾分类做出贡献。”尼诺表示,马德里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保证城市垃圾从源头就有效分类。马德里市设有30万个家庭垃圾收集箱和6万多个废纸桶,一年365天中363天会有专人到每家每户回收如家具、电器等大体积的垃圾。
马德里把垃圾箱设计成不同颜色,供市民分类投放。其中黄色垃圾箱回收塑料、蓝色垃圾箱回收废纸,绿色垃圾箱回收玻璃和金属,黑色垃圾箱回收食物垃圾。有味道的生活垃圾要在晚上才能倾倒到室外的垃圾桶里。对于电池这种有严重危害的垃圾,马德里市与很多城市的做法一样,在公共场所设置专门的电池回收点,人们都会自觉地把废旧电池投放在里面。
据了解,西班牙营建集团(FCC)拥有西班牙全国60%的垃圾收集权。它是西班牙大型建筑服务集团公司,位列世界500强。FCC发展战略长期专注多样化发展,尽管名为建筑公司,但它业务涉及到固体废物收集与处理、街道清洁、水供应、饮用水与废水处理工厂维护等等,现在已成为西班牙城市环境卫生市场龙头企业并逐步向其他国家发展。
西班牙女郎在特制的橡胶地板上展示西班牙舞蹈。
来自中国的大篮子: 经过三层化学处理
“西班牙馆使用了8524块藤条板,全部是手工编织。就在不久前,西班牙馆荣获了2010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国际建筑大奖,成为12个得奖建筑之一。”蒂娜告诉记者。
据蒂娜介绍,西班牙馆的设计师名叫米拉耶斯· 塔格利亚布,是全世界数量不到10%的女性注册建筑师之一,曾经参与过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场馆和游泳馆设计方案的评选。对于记者提出的为什么选择藤条作为建筑主要材料的问题,蒂娜表示,藤条编织的篮子诞生在古代工匠手中。今天塔格利亚布女士重塑篮子,其实是一个找到传统并对传统进行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这也是一种创新。”
“藤编虽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但是在大型建筑上运用得很少。因为它存在易碎、易燃、易腐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借助一些化学产品进行处理。展馆上每一个藤条都经过第一层防腐处理,第二层防火处理,最后再进行涂油处理,以使它足以抵抗上海的高温、多雨等恶劣天气。藤条用开水煮5个小时可变成棕色,煮9个小时接近黑色。” 蒂娜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深浅不一的藤条板100%是中国制造,都是在孔子的故乡山东制作完成的,因为将藤条从西班牙运过来成本太高。
遇到大风,藤条会不会被吹跑呢?蒂娜微笑着表示,建筑就像人一样,有它的骨骼。西班牙馆的骨骼是用钢结构建成的,这些藤条好似人的肌肤,覆在外面。皮肤和骨骼连接得天衣无缝。另外记者了解到,在西班牙馆的钢结构上涂装的是氟碳涂料。氟碳涂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超长的耐候性等优点,是高性能涂料的代名词。
“每个人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都有自己的阐释,我们想表达的是:环保,是关于在过去中寻找并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掉的材料,探索出更多应用上的可能性。这或许也是我们在创新中要注意的一点。” 蒂娜再一次强调了她对创新的理解。
小米宝宝心目中的未来生活:纯净的水、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
小米宝宝的明天: 电力供应100%来自可再生能源
在最受观众欢迎的第三展厅,有一个巨型机器人娃娃坐在展厅中央迎接着四方来客。它名叫小米宝宝。只见它皮肤嫩红,手和脚上的细纹都清晰可见。它时而张嘴憨笑,时而闭目沉思,还会伸出小胳膊,动动小脚丫……无数个肥皂泡从天花板上缓缓飘落,阳光偶尔透过藤条缝隙洒进馆内,整个氛围给小米宝宝营造出一个做白日梦的场景。
这么逼真的小米宝宝是怎么做出来的?旁边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它是在西班牙设计,在美国制作,有6.5米高,分成18块运抵上海。小米宝宝骨架由钢铝合金构成,身体由聚酯树脂组成,皮肤由透明可拉伸的硅胶做成,一头金发则是用马鬃一根一根粘上去的。小米宝宝一共有20个动作70种表情,如眨眼、抬头、微笑、皱眉,都是由体内一套复杂的电力驱动系统完成的。
设在地面上的屏幕不间断地播放着孩子心目中的未来生活:纯净的水、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
西班牙人通过孩子的视角描绘的未来远景,其实已不完全是白日梦,也并非纸上谈兵。比如纯净的水。西班牙馆的另一部分——位于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的马德里案例馆展示了马德里拥有欧洲最先进的水资源再利用系统,它设有8个污水净化站,可以把整个城区和周边卫星城镇的污水100%进行再生处理。马德里对2011年城市用水需求的管理计划是,将水耗减少12%,并加强替代水资源的使用,如利用污水净化产生的再生水灌溉公园绿地和清洁街道。
而小米宝宝梦想中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则要靠新能源来保证。
西班牙馆馆长玛丽亚·蒂娜女士表示,西班牙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阳光充足,每年超过300天有阳光。西班牙计划到2020年,让太阳能的发电量增长至目前的3倍,太阳能发电能力从47吉瓦提升到134吉瓦。并要在国内将欧盟制定的到2020年能源供应2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提高到23%。
“当然,西班牙想要达到电力供应10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目标,仅靠太阳能是远远不够的,风能同样是西班牙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 蒂娜告诉记者,驱车行驶在西班牙的公路上,常会看到公路两侧或山丘上耸立着一排排白色大风车,柳叶形的巨大扇叶徐徐转动,带动涡轮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2009年,西班牙建造了当时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其发电规模达到11.6吉瓦。目前西班牙风电总产量达20.2吉瓦,拥有超过400个风力发电场。到2020年,西班牙希望能够达到3吉瓦电力供应来自近海风力发电的目标。
蒂娜还介绍说,西班牙风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1997年实施的《电力法》。这部法律最重要之处在于设立了一个双向义务机制:一方面,国家电网有义务购买所有被生产出来的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这些发电厂有义务通知国家电网,将会供应多少可再生能源电力。
“从全球来说,风力发电常常受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由于风力时断时续,时大时小,当风力发电在国家电网中只占极小比重时,这种不稳定可以忽略不计,但在西班牙这种风电占据电力总消费超过10%的国家,这种不稳定性会对电网的运行造成较大伤害。”蒂娜表示,如何提前预见未来一天、一个月、一年的风能大小,并测算出风电场产量,成为双向义务机制交给西班牙风电场的义务。如果预测不准,风电场要向电网缴纳罚款。
这种义务性的负担,如今也变成了商机。西班牙近年迅速成长起一些专门预测风机未来运行情况的公司。马德里一家名为米特罗吉卡(Meteologica)的公司,为西班牙90%的风电场提供相关服务,并且在全球风力预测方面也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西班牙葛梅萨集团(Gamesa)是西班牙风机制造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全球10大风机制造商之一。该公司2000年前后进入风电行业,业务领域除风机制造外,另有风场开发、建设、运营等业务。数据显示,葛梅萨集团在西班牙风机制造市场拥有超过半数的份额。截至2008年,该公司在全球也拥有约12%的市场份额。2005年,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06年成立葛梅萨风电(天津)有限公司,专门制造和装配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蒂娜最后概括说:“我们认为,只有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城市才能世代相传。”
西班牙馆夜景(图片由本报记者张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