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时间内的快速反应

   2010-08-13 中国化工报蔡红

85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对“7·16”突发事件纪实
 

 

 

 图为“7·16”大连新港保税区油库爆炸现场。  (新华)

 

    7月16日18时20分左右,大连大孤山新港至中石油大连保税油库输油管线在油轮卸油作业时发生闪爆,大火顷刻而起,迅速殃及整个大连保税区油库,一个10万立方米油罐爆裂起火。尽管大火在15个小时后即被扑灭,但1500吨原油就此四处流淌,曾经碧波荡漾的大连湾油污遍布…… 


  距离这次事故发生地点最近的大孤山石化园区也因爆炸遭受牵连。园区内瞬间被浓黑油烟和有害气体所笼罩,现场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顿时面临严重威胁……
  
  
  第一时间 准确处置装置
  
  
  大孤山石化园区中的大型石化企业有20多家,如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齐化化工有限公司等。其中大化集团不仅在园区拥有大型的甲醇项目,还有参股的芳烃、PTA项目。大连碳化工有限公司是大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拥有30万吨/年的甲醇生产装置,采用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克劳斯硫回收、林达合成工艺,同时配套建设成品罐区、火炬等辅助工艺装置,于今年7月8日刚刚进行投料试车。


  “突然‘咣’的一声巨响,把刚走出食堂的我们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自己的厂区出事了!”碳化工公司副经理宋福玉回忆说,“很快,就看见一股浓黑的烟尘越过大孤山山头飘移过来,夹杂着非常刺鼻的味道。”


  怎么办?所有人的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在场的碳化工公司经理吕顺芳,副经理宋福玉、张德方。


  3人紧急召开现场碰头会,尽管当时还不十分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一条条指令随即下达:非重点岗位的操作人员立即疏散到上风头;安全科工作人员继续严密监测空气中一氧化碳、硫化氢含量,随时报告数值;各岗位负责人尽快查清现场人数,所有人员进出现场必须3人以上同行,互相做好监护;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做好停车撤离准备。


  最关键的是当时正值碳化工公司甲醇装置再次投料开车,该公司主要领导和大部分管理人员已连续七八天没有回家了。根据对事故影响的判断,碳化工公司领导迅速做出决定:继续开车。但在系统急需将煤气化工序工艺气导入变换工序的关键时刻,如果再不进行倒气操作,此次投料开车将会前功尽弃。由于飘来的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操作人员迟迟不能进入现场打开阀门。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天色逐渐暗了下来。不能再等了!经过一番全副武装,碳化工公司副经理宋福玉亲自带领4名操作工冲进现场准备开阀。此时,现场浓烟弥漫,强烈的气味刺激得人几乎睁不开眼。几名操作工在宋福玉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操作要领,小心把握力度和角度,慎之又慎地打开了变换系统阀门。紧接着,合成气压缩机进入开车环节,副经理张德方也一马当先带领专职设备员、工艺员进入现场…… 
  
  
  第一时间 及时安置员工
  
  
  几乎在同一时间,紧挨碳化工公司的大化集团另一下属公司大孤山热电厂上空同样是浓烟滚滚。该电厂除担负地区集中采暖供热外,更承担着向碳化工公司供电供蒸汽,向年产45万吨芳烃的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PTA的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全部工业用蒸汽任务。如果热电厂受到影响,将会直接影响到这些用蒸汽企业的生产,甚至导致次生灾害的发生。


  当听到从厂区外东北方向传来的那声巨响,大孤山热电厂夜班值班负责人、计划部部长贾为群立即操起电话四处打听情况,得知是新港码头输油管道爆炸,并引发大火。


  此时得到消息的大孤山热电厂总经理姚欣也打来电话,指示贾为群立即和当班值长分工合作,落实防护器具数量和存放地点;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和生产安全;抓紧摸清现场人数,随时做好安全撤离准备。


  在远处消防车不时传来的呼啸声中,在气体监测仪发出的阵阵报警声中,贾为群和当班值长快速行动:统计运行、保运、劳务等岗位(单位)的确切人数;发给在厂员工每人一副防护口罩;安排专人盯紧有害气体监测仪,定时报告检测数值;打开电脑上网,随时关注事故现场最新进展,并及时传达给现场人员稳定人心。


  以往,因为距家较远,大孤山热电厂下零点班的员工都直接住进厂内宿舍,等到清晨和白班班车一起返城。但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非常时刻,为防止更多人员受到伤害,经理姚欣认为非生产人员留在现场的越少越好,她紧急联系集团公司经理办,派车将当晚下零点班的二三十名员工全部送回市内。


  7月17日,大连保税油库输油管线发生闪爆事故的第二天,一大早,大化集团发往大孤山基地的倒班班车被阻隔在北良港附近——为尽快扑灭大火,大连市有关部门为火场救援开辟了多条绿色通道,非救灾车辆只准出不准进。虽然距事发已过去一夜时间,但此时此刻,天空中仍然弥漫着阵阵烟尘,空气中依然充斥着刺鼻的气味,路边已经值守一夜的交警面色疲惫、浑身碳污,过往的消防车烟熏火燎、黑迹斑斑。看到这一切,坐在班车上的员工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喊,热电厂六七十名运行员、检修专工纷纷下车,浩浩荡荡徒步向厂区进发。大约半小时后,他们和大孤山基地方面闻讯派来的保运面包车、皮卡车遇上……几辆车经过三四次往返,将徒步员工全部接入厂中。
  
  
  第一时间 考验平时功夫
  
  
  尽管同样是化工企业,但大化集团从来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突发事故。事发当夜,大化集团副总经理、大孤山基地总指挥李风华带领大化集团安监部部长李秀田赶到大孤山基地。在赶往大孤山基地的路上,李秀田通过电话发出一个个指令:园区内的两个企业立即启动应急事故预案;大化集团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立即进入战备状态,消防车、救援车立即整装待命,随时听从大连市的调遣;大化公司医院立即准备好救护车,随时准备接纳、救助伤员。与此同时,李秀田还和大连市110、119、应急救援中心以及安监局保持联系,随时向有关单位通报事态最新状况。赶到大孤山基地后,李风华和李秀田先后来到碳化工公司、大孤山热电厂,看到现场浓烟弥漫,气味呛人,要求两个单位继续加大现场通风量,为每名在场员工发放防护口罩,并指导暂无防护口罩的职工浸湿毛巾,捂住口鼻进入现场操作。大连市公安局经文保分局大孤山支队队长也率人来到正在开车的碳化工公司,询问是否需要调派民警前来增援,并一直与碳化工公司保持电话联系,随时通报火灾现场最新情况。17日清晨,大化集团总经理俞洪、党委副书记白明等领导也赶到现场看望坚守岗位的员工,了解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和生产运行情况,并反复强调一定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动向,确保人员和生产安全。


  事故发生后,由于措施得当,大化集团不仅保证了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也确保了每一位员工的人身安全。碳化工公司、大孤山热电厂有关负责人说,此次事件无疑是敲响了安全警钟,让他们发现在应对公共突发事故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促使他们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应对这种突发的公共安全事故,尤其是怎样才能在突发公共事故中尽快疏散人员、实现安全停车,制定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预案刻不容缓。


  整个企业能够在危急时刻不乱,能够迅速做出应急反应,这与这家老化工企业长期的安全教育密切相关。大化集团每周一各班组会举行一次安全生产交流会,及时总结问题解决问题。大化集团在数年前就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进行1~2次安全事故应急演练,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的应急演练更加频繁,如大孤山基地基本达到每月1次。而对于安全教育培训,大化集团基本做到所有员工每年1次,厂长(经理)和特殊工种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知识的考试。此外,大化集团还拥有一支坚实的救援队伍。其中专职应急救援人员44人(消防21人,气体防护7人,医院16人),兼职应急救援人员500余人。大化集团设有专职气防站、消防队和医院,并配有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抢险车、消防车等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各生产岗位均配有过滤式防毒面具;地面消火栓95个,灭火器材分布于各生产岗位;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装置均设有避雷装置。


  大化集团总经理俞洪表示,在应对此次公共突发事件中,碳化工公司和大孤山热电厂应急反应迅速,处理措施得当,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同时,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把装置安全开下去,说明平时的应急预案演练没有白做。俞洪说,此次事件也让我们警醒和反思:一是提倡本质安全,进一步教育和引导职工认真落实安全措施,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讲求习惯性安全,将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到整个工作流程的始终。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预案制度,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尤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日常演练。三是化工企业要提高防患意识,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注意和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7月16日18时30分左右,大化大孤山热电厂上空浓烟滚滚,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 (热电厂当班员工用手机拍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