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中国石化齐鲁达州化肥分公司,却由于气量供应不足和气价过高而停产。 (新华)
2010年8月31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部迎来了川气东送工程建设总结表彰大会。中石化总经理苏树林宣布,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源起四川省达州市的川气东送工程被誉为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又一条堪比西气东输的能源大动脉正式贯通。
达州,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过6000亿立方米。早在2005年,达州市政府就提出了要建“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的宏伟目标。如今有了川气东送这一强大利好,其天然气工业应该真正实现“腾飞”了吧?
9月7日,记者驱车前往该市新建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穿越连绵起伏的山丘,生机盎然的翠绿间林立着一座座崭新的厂房,显示出一个新兴化工基地的雏形。但记者很快发现,除了给人们一种很新鲜的感受外,这里却更多地透射出一种冷清。听不到轰鸣的机器声,看不到来往的人流。
天然气近在咫尺,资源就在身边,厂区为何却显得如此冷清?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新兴气都盼气富
时间退回到2002年11月28日。中石化在达州市宣汉县毛坝镇的毛坝1井钻至4324.54米时遇到高产气层,测试结果为日产天然气33万立方米。5个月后的2003年4月27日,位于宣汉县毛坝镇的普光1井也传出好消息,常规测试日产天然气42万立方米以上。2006年初,中石化在川东北地区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510.7亿立方米。至此,我国最大的海相整装气田——普光气田完整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同年4月,中石化对外宣布了这一喜讯。紧接着,中石油也宣布在宣汉县一带发现了储量仅次于普光气田的罗家寨气田。
根据探测,两大集团在达州发现的天然气远景储量达3.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这让达州成为继内蒙古鄂尔多斯和新疆塔里木盆地之后的第三大气田、中国的新气都。
气田的发现让达州人民充满了希望,也让当地政府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天然气化工产业,实现天然气就地转化。2005年初,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随即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指挥部。2005年6月,30平方千米的达州市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规划完成,之后包括主干道、地下管网、消防站、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同时包括香港玖源化工公司、齐鲁石化、瓮福集团、汇鑫能源公司等大型企业陆续被引进。2005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西部(四川·达州)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高层论坛上,达州市政府表示,将以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为切入点,努力建成以天然气化工为主体,天然气发电、硫化工、盐化工、煤化工相结合的现代化能源化工产业区。2008年,达州市政府提出了产业区发展目标,即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税利20亿元;到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税利100亿元。而当年达州市的GDP刚突破600亿元。
守着气罐苦气短
从2005年提出规划到今天,5年过去了,川气也开始源源不断地通过管道送出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守着气罐子的达州,竟然一直被气荒困扰着。
汇鑫公司的大门口,液化天然气车静静地停着,和记者想象中繁忙的景象相差甚远。据了解,汇鑫公司20万吨/年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早已于2009年6月份竣工并调试完成,只等供气。谁知道,一等就是一年。汇鑫公司办公室雷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的开工率只有50%,日供气量为50万立方米,而最初的设计用气量为92万立方米。
和汇鑫公司情形一样的的还有去年7月份建成的达兴能源公司的甲醇装置,开工率也只有50%。对于未来的用气量问题,企业负责人心里也没底。
化工基地建设指挥部徐副指挥长告诉记者,对于用气指标,国家发改委不是百分之百控制的,中石化是具有自主调配空间的。中石化在保证了民用燃气的基础上,其余气量的落实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办,所以需要地方政府和中石化进行衔接和沟通。
2009年底中石化公布的分配数据显示,川气东送设计能力年输净化天然气可达到120亿立方米,其中四川20亿立方米、重庆20亿立方米、江苏23.5亿立方米、上海19亿立方米、浙江18.5亿立方米、湖北8亿立方米、安徽8亿立方米、江西3亿立方米。虽然川气东送工程在四川只有达州有专线,分配给四川的20亿立方米就等于是给达州的,但这与化工产业区当初的规划相差甚远。
困扰达州的不仅是气荒,还有气价。川气东送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为每立方米1.51元,大大高于西气东输的价格,而且川气价格政策首次实行统一基准价,取消了以往对化肥的分档优惠定价,就连中石化的嫡系也没能受到照顾。记者在中石化齐鲁达州化肥分公司看到的也是空旷的厂区,安静的设备。据了解,这家企业去年3月份建成,直至今年1月份才通气试生产,到3月份生产了1万吨化肥。但全新的气价让企业停止了生产,至今也没有开工。“开工即亏损!” 化工产业区项目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此,这位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达州位于西部,属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的沿海东部地区相比,技术相对落后,资金比较缺乏,只能依托资源的初步转换来发展经济。川气东送的价格对于上海的企业也许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以承受,而达州化工产业区的一些企业就很难承受。”
那么天然气资源税能否使达州获利呢?据了解,川东北天然气开发,执行的仍是国务院1993年制定的《资源税暂行条例》,每开采1000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所在地地税局将收取15元资源税。这就意味着这条川气东送的管道每年能够给达州贡献的资源税仅为1亿多元。这对于达州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希望依托资源过上好生活的达州人民无疑是失望的。
上下奔波求气足
面对用气量的缺口,面对气价的上涨,企业着急,政府也着急。达州市政府领导频频奔波于北京、成都和达州之间,分别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多次衔接,和国家发改委进行协调,目的就是争取多一些用气指标。曾经分管天然气化工基地的副市长黄林平告诉媒体:“天然气属于国家战略能源,国家政策重点是保民用,这一点我们明白。为此,我们市协同省内相关部门多次到国家发改委进行协调,也与中石油、中石化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争取用气指标,在中国目前的体制下需要协调解决。”而徐副指挥长表示,分给达州的20亿立方米天然气是经过国务院核准的,化工产业区的建设也是得到四川省的大力支持的,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争取到更多的天然气。
当有记者提到达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的内容“构建天然气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甲醇、合成氨及尿素等大型天然气化工项目,最大限度地延伸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时,一位政府官员谨慎地说:“规划强调的前提是加大天然气用气份额的争取。”
至于用气价格,上述化工产业区项目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希望相比基准价下浮10%。如果政府能取得降10%的优惠,一些企业便能取得微利,获得生存。若不降价,企业将很难生存。”
在达州市,记者听到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种声音:他们拿走了我们的天然气,却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回报。
徐副指挥长告诉记者:“大规模、全方位、高强度的天然气开发将给资源地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和安全等问题,而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修复、人畜饮水保护、拆迁安置工作、失地农民解决长远生计等问题都留给了当地,都需要大量资金。尽管今后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的趋势能给当地政府增加一些收入,但资源税作为一种补偿途径是非常有限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并不大。一旦资源开采完了,留给当地的就只有生态的创伤,环境的破坏。失去了发展契机,达州也难有机会再发展了。”
纵观全国,达州的个案并不鲜见,甘肃玉门、山西大同或许都是例子。徐副指挥长表示,在资源输出地,由于主导开发的均为中央直属大型企业,地方对开发成果共享程度低。特别是一些纯粹外输的资源开发,给地方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少。这种现状进一步加剧了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导致了西部地区虽是中国资源富庶之地,但不是真正的富裕之区,没有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若能多扶持西部一些,东西部发展更平均一些,带给国家的利益将会更多,也会有利于央企在当地的发展,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就在记者准备离开化工产业区之际,看到瓮福达州磷硫化工基地主生产装置已全面开工建设,达兴公司100万吨/年捣固焦炉项目建设也在继续。但这些装置建成后,会不会同样“有力无气”呢?
图为川气东送的起点——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 (邓良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