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礼赞
中国馆全景
10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
在世界博览会诞生后的第159年,世博会终于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上海。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不仅承载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百年梦想,她也因为东道主国家馆的特殊身份而聚焦了国际参观者的目光。
无论身在世博园的哪个地方,远远地看见一个显眼的红色最高建筑,外形像一个倒置的斗拱,这便是被赋予“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设计理念的中国国家馆。她以3层总计15000平方米的展示总面积居所有场馆之最。这里有令人称奇的镇馆之宝——百米长卷上张择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图》。画面上的人会走,水会流,色彩时而为明亮的白天,时而华灯初上,昔日繁华的汴京呈现眼前。这是外国元首参观世博园时必欣赏的内容。
除了古代文明,中国馆还有代表当代先进发展理念的成果吗?这正是记者在中国馆要寻找的。
用微藻浓缩技术制取的生物柴油装置
最耀眼的是那一抹中国红
一置身于中国馆前的排队区域,记者就被她的雄伟壮观所震撼。中国馆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层叠出挑的斗冠造型,带着浓浓的中国汉唐建筑风韵。巨大的镂空结构显得大气磅礴,最耀眼的还是那一抹中国红。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馆这个建筑代表了中国形象,其中最让我担心的是东方之冠的‘穿衣’问题,仅‘穿衣’方案就花了整整1年时间。我们要经典的红,大气的红。设计团队先后考虑过故宫的红、中华香烟的红、国旗红等,但都不能满足设计需求。最后是请中国美术学院的专家分析了故宫红色的成分,对上百种红色材料进行色样分析后,最终选定的正红色,并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正色之红,一组多色,艳丽而不失沉稳。因此,我们眼前的中国馆实际上外部使用了4种红色,内部使用了3种红色,从上到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和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既有微妙的变化,又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感,最终形成夺目的中国红。”
为达到这个效果,中国馆所用的材料和涂料,是从全国30家企业送报的方案中筛选出来的。经专家评审,最终选定中荷合资亨特道格拉斯工业(中国)公司研发和生产的蜂窝状铝基板,并在其表面喷涂高性能的氟碳涂料。这种聚偏氟乙烯氟碳涂料颜色生命期长达15~20年。
在内外墙色彩方面,中国馆内墙以白色为主,外墙要先涂上灰色涂料,再吊装中国红铝基板。内墙工程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外墙面积7万多平方米。内外墙涂料由上海三银制漆有限公司提供。该公司董事长黄银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银漆以气味小、漆膜致密、平整光滑、流平性好、装饰效果和施工工艺出色等综合指标,在竞标过程中赢得了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同。
不仅如此,整个中国馆的建筑材料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现代技术。据工作人员介绍,中国馆所有门窗采用LOM-E玻璃。由于其表层含有能反射热量的蓄光涂料,可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采用保温隔热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和保温隔热涂料,使其建筑能耗比传统模式至少降低了25%。中国馆屋面平台和观景平台铺设了3090平方米单晶太阳能组件,总装机容量达302千瓦,且并入总容量为4.5兆瓦的世博会光伏建筑一体化电站。此外,中国馆在广场铺砖的选择上,把原来的普通石材改为透水砖铺设路面。透水砖由沙子和树脂类材料相黏合而制成,加工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比水泥和天然石材还要低。
金灿灿的超级水稻
最欣慰的是那一片水稻黄
接下来吸引记者注意力的是一个名为希望大地的展区。在其中大约1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一片金灿灿的活体超级水稻。中国以占世界上7%的耕地养育着占世界22%的人口而享誉全球。“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超级杂交稻最能代表中国的农耕水平,把超级水稻搬进中国馆,正好符合“天下粮仓”的寓意。在中国馆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馆馆长徐沪滨说:“这次展出的室内种植绿色超级水稻,以其抗病、节水、节肥和高产的几大特点凸显农业高科技的推广,反映未来可持续的城乡互动。”
看到这样一片金灿灿的水稻,有人猜想它一定超凡脱俗。但如果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介绍,他一定会再次重复他在许多场合说到的话: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可以说是“粮食的粮食”。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粮食的增产、农民的增收与包括化肥在内的农业投入品的优质优用密不可分。
今年3月16日,袁隆平院士领导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在湖南长沙签署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中化化肥将发挥资源和产品优势,使中化化肥优质肥料在超级稻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超级稻与优质肥的强强结合,为“杂交水稻900千克”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提供强力支持。“种三产四”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力争用3亩地产出4亩地的粮食,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中化化肥还聘请袁隆平院士为高级顾问。
袁隆平领衔研究的超级杂交水稻已经完成了亩产700千克的一期目标和亩产800千克的二期目标,正在向2015年实现亩产900千克的三期目标迈进。袁隆平说,虽然10年后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千克没有问题,但难度确实越来越大。他把希望寄托于这次与中化化肥的强强合作,能加速超级稻科研目标的实现。
提到水稻增产,袁隆平对使用化肥有新理解:“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化肥施多了对土壤有破坏作用,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是不正确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做了45年的实验,种了134季水稻,年年种,年年施化肥,没有施一点有机肥,结果土壤地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略有提高。我个人认为,单纯的有机肥由于营养不足不能实现高产,必须要用化肥。”
中国馆夜景
最自豪的是那一片低碳“绿”
中国馆红色外表下有颗绿色的“心”。在33米高的低碳行动展区,主要聚焦了以低碳为核心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战略。工作人员介绍说:“取之有道、用之有节、反璞归真的中华传统理念,给未来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发展模式注入了有益的启示。”
该展区最令人震撼的场景在入口处。入口处的顶棚上,悬挂着很多只镶嵌有二氧化碳LED灯的白色玻璃球。一块被当做地球的圆形显示屏,向参观者展示当前地球上人类的种种遭遇,譬如地震、冰川崩裂、海岛被淹没、北极熊灭绝等。怎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呢?
进入取之有道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风力发电的风机叶片,一直在不停地运转。据电子屏幕显示,2009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375万千瓦,居世界第一。至2009年底,中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2580万千瓦,居世界第二。
其实2004年之前,中国的风电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从2006年起一路高歌猛进,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4年实现100%增长。2009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中有近1/3来自中国。中国风电新增容量超过了美国。2010年6月8日,中国乃至亚洲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东海大桥风电场34台3兆瓦的大型海上风机并网发电,并优先供上海世博园使用。这座大型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位于东海大桥东侧,总装机容量为10.2万千瓦,设计年上网电量达2.67亿千瓦时。二期工程选址将位于东海大桥西侧海域,与一期工程隔桥相望,建造10万千瓦级风电场。
一大片整齐排列的管道中,绿色的液体在潺潺流动,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观看。这便是微藻生物柴油装置。该装置就是微藻利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油脂等有机物,最终通过化工技术转化成柴油等清洁能源。据了解,该展品由河北新奥集团提供。该技术已在内蒙古付诸实践。新奥集团副总监兼首席技术官甘中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奥集团在内蒙古达旗的微藻生态基地2013年将达到280公顷,2014年将正式产业化。
接下来,会有工作人员邀请参观者用手触摸一块电子触摸屏,随即便看到几个向日葵状的太阳能电池板摇摆起来。参观者调整灯光方向,太阳能电池板便随之转动,以便接收太阳光。这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面板生产国,至2020年,中国太阳能发电将达2000万~3000万千瓦。
在“向日葵”旁边,记者还发现了一套名为模块定日阵的太阳能系统。原来它不同于人们普遍熟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模块定日阵将太阳能聚焦,使光转化为热量,然后推动机组发电,是一种光热发电技术。该系统因为以很低的成本实现了30%的光电转化率,被称为太阳能利用率的世界冠军。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发明人是益科博能源科技(上海)公司董事长项晓东。项晓东说,模块定日阵被形容为聪明的魔镜,可以让巨型镜子做到“太阳走我也走”,充分汲取阳光的能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模块定日阵使出了碎片招:用300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镜片拼出一只破碎的等效凹面镜,让小镜片与大镜子各转各的,通过“自转”和“公转”,将阳光反射到同一点汇聚。为主动与太阳保持步调一致,还分别为凹面镜和小镜片设计了“团体操”:凹面镜自东向西每小时转动15度,以适应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小镜片以行为单位,沿南北方向追随太阳的季节运动,每天微调不超过0.1度。由魔镜采集的太阳能,通过集热器完成了从光能到热能的角色转换,然后这些热能用来发电。
在用之有节区域,一个叶子形状的汽车吸引了众多观众。工作人员介绍说:“叶子车是一种纯电动汽车,采用了概念化的造型,既节能又环保。这部车头顶的大叶子,是一部奇妙的光电转化器,它能模拟自然界中叶片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叶子上清晰可见的叶脉,显示能源的流动。巧妙的是,这片叶子能够自动追踪阳光,无论阴晴雨雪,叶子都能吸收太阳能,实现能源最大化利用。
据上海汽车集团上海汽车技术中心刘启华博士介绍,这个叶子车的叶子追求的是自然能源转换技术。叶子不仅能实现光电转换,还能够风电转换,进行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把能源消耗和能源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叶子不仅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动能,还能将排放的高浓度二氧化碳通过激光发生器转化为电能,为车内照明或转化为车内空调制冷剂,从而实现汽车负排放,进而起到改善自然环境、缓解温室效应的效果。
在即将走出中国馆时,记者回味着那百米长卷上鲜活的《清明上河图》。中国早在12世纪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营造了一个繁荣和谐的城市汴京,如今中国人又将对大自然取之有道的传统智慧进行现代应用。中国馆正是中国人提交的一份实现美好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答案。
世博园常常成为欢乐的海洋。 (图片由张育 汪雍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