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激情 收获惊喜

   2010-11-01 中国化工报本报编辑部

81

——写在上海世博会结束时
 
 

      11名进园采访记者、26个专版、约17万文字、200多张图片——这是本报对昨天圆满结束的上海世博会所表达的敬意,同时也是对全球石油和化学工业所表达的敬意。


    这次上海世博会,我们所收获的最大惊喜,就是发现了世博会与石油和化工行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历届世博会都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最新产品、最新技术、最新理念的展示平台;历届世博会本身也正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最新产品、最新技术、最新理念的硕果。可以说,历届世博会都与石油和化工行业交相辉映。


    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我们所做的努力,就是源源不断地把这种惊喜传递给读者。为此,所有接受采访任务的记者都尽了空前的努力。半年来,记者们完全打乱了生活规律,所有作息都围绕着世博采访报道安排。他们不停地奔波在京沪之间,不停地穿梭在各个国家馆之间,不停地与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采访对象交流沟通。记者们的劳动也得到了读者和世博会组委会的好评。今天我们可以说这句话了:记者们用自己的最大诚意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这次规模空前、难度空前、意义空前的采访任务。


    我们的努力 , 将汇入上海世博会的深远记忆之中 。

 
    ——本报编辑部

 

世博会期间,本报记者与各国参观者广泛交流。 (汪雍诚 摄)

 

    

 

世博会是学习的课堂,采访的战场。   ——谢湘宁

    世博会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处处可见化工的风采!    ——王振敏

 

    世博会采访的艰辛让我难忘,采访后的幸福更令我难忘。     ——姜虹

    为化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备感自豪。   ——李宏乾

 

    世博会采访为我打开了一扇和外部世界互动的窗。   ——孟晶


 

不能没有你 , 化工

 

危丽琼
 
 

    最初上世博会时,我总会被一遍又一遍地问到同一个问题:“你们化工报记者去世博会干嘛?世博会和化工有关系吗?”面对这些质疑,我也曾经迷茫过。但望着那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场馆,那一件件新颖别致的展品,凭经验,我认定世博会一定与化工有关,我们的报道就应该落脚在两者的联系上。如今,通过我们的报道,相信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事实:上海世博会不仅与化工相关,而且是密不可分。可以说,世博会不能没有化工。


    我们报道了一批造型奇特、千姿百态的世博场馆。它们的建设大量采用了化工材料,包括表皮材料、内饰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等。如中国馆“中国红”的氟碳涂料、英国馆蒲公英的亚克力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意大利馆的透明水泥(在混凝土中加入树脂)、芬兰馆的“鱼鳞”(木塑复合板)……


    我们还报道了一批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技术。如中国馆“低碳行动”展区的微藻制生物柴油、俄罗斯馆“天才的城市”展区的纳米材料、荷兰馆和鹿特丹城市案例馆的水处理技术……


    我们也报道了一批积极参与世博会的化工企业。如陶氏化学、巴斯夫、杜邦、拜耳、米其林、阿克苏诺贝尔等。化工企业的积极参与,成为了成就世博会精彩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更报道了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作为全球最大的低碳示范区,上海世博园所使用的新能源,大多都以化工技术和产品作为载体。可以说化工行业成为了展现世博会先进理念的载体。


    作为世博会的亲历者,每一次采访,都让我深深感到世博会和化工行业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我始终坚持着这一报道定位。结果证明,这一定位也是本报赢得读者的最佳角度。当我拿着俄罗斯馆的专题报道去见其新闻官伊萨耶夫时,他感到意外和惊喜,拿着报纸看了很久,说:“你们的报道真专业真深刻,我记住你了,你们关注的是科技!”荷兰馆、瑞典馆新闻联络人在看到报纸后也都啧啧称赞:“你们挖掘出来了这么多东西,真是出乎意料,写得真精彩!”


    听着这些反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曾经,化工行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代名词,但在世博会这样的盛事中,化工行业用自己的出色表现和贡献,证明了这个行业是先进的、环保的、低碳的。

 

后世博的三个猜想

 

原小瑛

    184天。在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的时候,这个数字还代表着一段漫长的时光。但在忙碌的采访中,此次盛会已在不知不觉中落下帷幕。世博会就这样曲终人散了吗?我想不会的,它对国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面对渐渐安静下来的世博园,我在猜想,世博过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有哪些变化呢?


    猜想一:新能源迎来发展良机。世博会上,大多数场馆都采用了环保型的材料和能源。在世博会期间,记者曾跟随上海世博局组织的媒体团参观过上海周边的几个大型工业园区,如临港工业园区等。记者在参观中发现,园区中的很多企业都把研发重点放在新能源上面,如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风电设备的制造、生物质能源的开发等等。无疑,低碳经济将从此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


    猜想二:对自然环境的回归。世博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雨水综合控制及利用系统,通过规划地表与屋顶雨水的流向尽可能收集雨水,并加以合理利用。世博会的很多场馆也都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重新构建和回归。如西班牙国家馆是用藤条编织而成,再用钢结构来加固;西班牙马德里城市案例馆是一座四层竹屋,它是仿制马德里真实的一所廉租屋, 冬暖夏凉,很是环保。当然在这一回归自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化工产品的帮忙,因为藤条和竹子都需要防腐、防潮、防火等特殊工艺的处理。这些回归自然的创意和实践,相信会对今后的建筑业、化工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猜想三:更多的中国企业将走向世界。记者在世博会采访期间,曾受邀参加了意大利、巴西和南非等几个国家馆分别举办的经济论坛。意大利馆的活动主办方是普利亚大区(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省),该区区长率领的工业界精英介绍了普利亚大区的新能源现状、清洁生产技术以及投资环境;巴西馆的主办方是巴西能源与矿业部,该部部长阐述了巴西的能源战略;南非馆的主办方是南非科技部,该部部长与大家探讨了城市建设问题。尽管这些论坛的主题不同,但是主办者的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迫切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去他们国家投资。记者也了解到,已经有一些中国的企业参与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今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因为世界市场已经在期待着他们!
   

镜头下的挑战

 

 

张育
 
 
   

    各国场馆的建筑造型美轮美奂 ;


    各国场馆采用的材料巧夺天工 ;


    各国场馆展示的技术令人称奇 ;


    各国场馆体现的理念发人深思 ;


    … …


    然而,它们与化工行业有怎样的渊源?作为一个行业报的摄影记者,应该怎样用图片把它们展现出来?这就是我在这次上海世博会上所面临的挑战。


    许多场馆和展品很“上相”,看上去很美,但这还远远达不到我的拍摄目的。比如,英国馆蒲公英式的造型,整个建筑物插上6万根亚克力的管子,在风中除了飘动,仿佛每根管子中所装的不同种子要飞向远方,其巧妙的构思令人啧啧称奇。但“蒲公英”白色管子衬在天空下,好看不好拍,也不容易让读者马上联想到与化工有关。我就利用侧光突出每根亚克力管的细节。这样,业内人士可以清晰地看出亚克力管的造型。同时,画面也表现出晶莹剔透的亚克力管冲向天空所形成的独特意境。读者看到这样的照片,既能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又会对化工材料的广泛应用感到神奇。


    还有一些与化工有关的题材,比如中国馆内微生物藻类制生物柴油、日本馆内能发电的地板(每一位观众走过这块地板时,在正前方的屏幕上就会显示他有多少动能已经转化为电能)等。但这些题材并不能通过色彩、造型等直白地表现出与化工的关系。我在拍摄这些题材时,采用广角镜头大光圈的手法,适度虚化背景,靠近主体,突出观众惊奇的眼神。这样拍出的照片,可以通过画面上参观者的眼神,抓住读者的视线和注意力,再配上适当的图片说明,就可以较为准确地传递其中的化工信息。


    一张好照片要想拥有足够的信息量,让读者从画面内容上去体会一种情感因素,就需要用丰富的视觉元素去表现。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拍照片已不是什么难事。但要拍摄出好照片,并不完全取决于相机,而是取决于拍摄者对事物的理解,对所要反映的内容角度的把握。对我来说,起关键作用的是对化工行业的了解和理解。剩下的,就是如何用镜头语言,把这种了解和理解表现出来。这是通过我进园20多次、走了近百个场馆、见报120多张图片后最深刻的体会。


 

留下美好的见证

 


汪雍诚
 

    回顾180多天的世博会采访,我不禁感慨万千。我往往一天长达10多个小时,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奔走在不同场馆之间。虽然辛苦,但也深感幸运。因为我能有机会用相机记录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为历史


    作为一名世博会的注册记者,我在正式开馆之前就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接受了开幕当天出世博图片专版的任务后,更是全身心投入。当时园区建设还在收尾阶段,拆卸物、瓦砾堆四处可见,拍摄常常遇到障碍,更难的是没有进馆证。于是我就想方设法,在园外甚至在周边居民家里找制高点拍摄。5月1日,本报刊登了我整版的“精彩世博”主题图片报道。首战告捷,受到了报社领导的鼓励。在以后的报道中,我坚持做到有需必应,快速反应。有几次,刚从世博园回到家里,又接到了要稿的电话,就二话不说立即折返。本届世博会我进馆50多次,平均每次10小时,走遍了园内所有的场馆,拍摄照片近万张,发表了图片报道50多幅。


    世博会最大的亮点就是节能环保。园内汇聚了世界上最超前的发展理念、最成功的探索和实践案例、最前沿的新科技与新材料。我看到,这一切都与化工密切相关。化工企业如能在此番推进科技创新的进程中积极进取,一定能从中大获收益。于是我极力搜寻,努力将化工从世博园中提炼出来。各场馆中新材料、新能源、新生活用品都是我镜头涉猎的目标,如中国馆的红色外墙涂料,马德里的“竹屋和生态气候树”、上海的“沪上生态家”、世博会太阳能应用、高速太阳能汽车、意大利馆透明树脂混凝土、芬兰馆回收塑料做成的吊椅、法国馆可降解T恤、伦敦“零碳馆”等。园区内举办的化工论坛也是我采访的重点。如联合国的低碳论坛、罗地亚在法国馆的备忘录签署仪式、拜耳公司的“与院士一起看世博”等等,所摄图片很多被采纳。世博会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工的身影无处不在,美好的城市生活更离不开化工革命性的创新发展。


    留下美好的见证

 

采访世博 , 考验眼力

 

 

顾定槐
 
 
   

    我先后参与了德国馆、美国馆、沙特馆和法国馆的专题采访报道,同时还报道了一批世博其他新闻稿件和图片。幸运的是,其中德国馆、法国馆和沙特馆近日被评为上海世博十大最佳人气国家馆。


    世博会是人类科技创新的舞台。此届史上最大规模的世博会,更是精彩纷呈、美妙绝伦,科技含金量极高。化工作为基础产业,其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在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和馆内展示中,都有充分表现。在我的眼中,化工无处不在,就看记者能否发现。在采访德国馆时,德国馆的外衣是一层灰色薄纱,我意识到很可能是一种化工产品。于是,我主动追问该馆新闻部经理孔然蒂,了解到果然是一种革新性的化学新材料Mesh。她在给我相关资料时说,你是第一个采访这一材料的记者。


    城市最佳实践区海选了全球的55个城市低碳实践案例,我前后去了8次。每次前往,我要细细观察,多思多问。如采访伦敦零碳馆时意外发现,英国诺丁汉大学碳捕获与碳储存创新中心与工业界合作,用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地质学上稳定的矿物碳酸盐建材。我认为这是低碳产业的动向,就以图片新闻形式进行了报道。我想,应让没有机会观博的国内读者分享这一信息。


    世博会历来都有未来产业风向标的效应。从8月起,我的采访重心从面上报道转向深度透视,我想这是《中国化工报》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通过采访专家,先后报道了太阳能化工、汽车新材料、化学建材和新能源等领域未来发展的新动向,我相信这些内容会为行业和企业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启示。


    世博采访充满甜酸苦辣,遇到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文字资料和“场馆没空接待”。我的应对办法,一是从外到内。比如采访法国馆,先设法从米其林、罗地亚、欧莱雅等企业得到资料,再到馆内体验,之后再约人采访关键问题。二是借力论坛,设法参加世博论坛,提炼中外嘉宾演讲中的化工元素。三是主动出击,请专家谈对化工材料的展望与建议。所有这些,都需不厌其烦、反复联系,有的采访成行长达个把月。
   

做了一次远行

 

 

马守贵
  

 

    被誉为人类先进文明盛会的世博会首次在中国举行,这与其说是一次全面了解中国的机会,不如说是一次全面了解世界的机会。当我获知自己成为一名世博新闻采访记者的时候,兴奋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我新闻职业生涯中一次千载难逢的锻炼机遇,是我近距离地观察和采访除中国以外国家的机遇。


    在这次世博会报道过程中,我先后走进了十多个国家馆,采访完成了日本馆、瑞士馆、澳大利亚馆、捷克馆、加拿大馆和尼日利亚馆6个国家馆的报道。这6个国家馆中有自行设计建设的展馆,也有租赁馆;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有能源资源极度丰富的国家,也有能源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汇集了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5大洲的先进文明成果,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许多国家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做法,让我印象尤其深刻。日本是一个能源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但却是展示新能源技术最多的国家。太阳能电池、发电地板、燃料电池、风电技术等等。与日本相反的是,加拿大是一个能源资源丰富得让人嫉妒的国家,但加拿大人没有恣意地挥霍浪费,展现了其居安思危、勤俭持家的优点。在采访尼日利亚馆之前,本以为会跟大多数非洲国家馆一样,看到的只是非洲土著文明,出乎意料的是,尼日利亚人展现了其对现代先进文明的渴望。可以这样说,尼日利亚对能源和资源的重视,已经让人们忘了这个非洲国家刚刚摆脱殖民统治不久。这些国家的做法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开发新的能源资源,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必怨天尤人。


    许多国家对环境的呵护,同样让我感动。在环境治理方面,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日本人开发了将下水道污水处理为可直接饮用水的技术。我个人认为,这一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一点也不亚于把人类送上太空。


    说起来,持续半年的世博会采访报道并不算太长,但这期间我所经历的、目睹的、感受到的,太多太多。我好像进行了一次远行,观天下,知大千。无论是作为一名记者还是一个普通人,这些财富都会让我终身受益。

 

世博园开园之前,本报上海记者站提前进入园内,为之后的采访报道做准备。(汪雍诚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