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典型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早已成为各国必须直面的现实危机,如何推动公众气候参与也是各国尤为关注的议题。新近发布的《面向中国公众的气候叙事:六类公众与叙事原则》报告指出,当下中国公众的气候认知呈现“高支持度,低行动力”特点。
就国家层面而言,我们始终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从完善顶层设计,到推进绿色转型,一系列务实行动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贡献。但立足上述报告也不难发现,不少国人在“认同理念”与“身体力行”之间还是存在不小落差。大家对节能减排、产业转型等相关政策高度关注,但受制于个体认知、群体差异,在践行绿色低碳上又有所犹豫迟疑。如何进一步将大家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高支持度,低行动力”,这种认知和行动的龃龉,说到底是一个算生态大账和算个人小账的问题。对很多人来说,相比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持固有生活习惯可能更简单、更轻松。比如垃圾分类,从过去一个口袋一扔了之,到仔细咂摸每件垃圾该扔哪儿去,难免会生出不方便、不情愿、不配合的连锁反应,能够长期坚持,显然离不开高度自律。除了以上“懒得去做”的范畴,还有更多人则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无论是沙尘来袭还是高温热浪,自然之宏大与个体之渺小形成了鲜明对照,个人行为改善能在多大程度上减缓气候问题?这样的质疑心态,也拖缓了一些人的绿色脚步。
“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发生空前的改变,这样才能应对气候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除了宏观层面节约集约、低碳转型等诸多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更需要每个人微观层面的切实行动。诚然,改变生活方式会面临一些麻烦,尤其是选择环保就意味着舍弃一部分便利,但这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过之坎。在这个问题上,城市规划时多一些绿色视角、法律升级时多一些刚性规范,公众参与的“摩擦力”就能更小一些。各方不断“向前一步”,就一定能“倒逼”更多人以实际行动夯实绿色共识。
4月以来,极端热浪再次席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气候学家发出预警,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下新高。严峻的选择正摆在我们面前,每个人一点微不足道的改变,都将汇聚成改变人类命运的强大能量。一起做个“行动派”,我们将共同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