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论剑”共谋发展机遇

   2010-11-26 中国化工报王延辉 张育

87

 
    编者按 北京的深秋霜林尽染,11月13~14日,“后危机时代化工发展新机遇”领袖峰会暨《中国化工报》理事会第六次年会如期而至。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济济一堂,共话发展机遇,论剑“十二五”。


  行业专家和企业高层在解决产能过剩、开展自主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品结构、推行责任关怀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向等诸多领域畅所欲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面对“后危机时代”的现实境遇,行业高层聚首,共话复苏与增长、改革和突破、发展和创新,用智慧烛照“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必将峰回路转。


  主持人语

 

 


  2010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酝酿出台的一年。经过去年金融危机的洗牌和调整,今年中国的化工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行业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牢固,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在危机之后,行业应该怎样发展?这是我们在年会中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也是我们确定今年会议主题“后危机时代化工发展新机遇”的意义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行业专家和企业家的交流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化工企业对当前乃至未来的经济走势有一个更趋准确的判断。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指标的放大器,“十二五”是一个战略机遇期,其间我国整个宏观经济亦将保持相当的增速,这对化工行业来说将是一大利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确,为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契机。两天的会议,无疑是一次思想的砥砺和成长。行业专家的真知灼见、企业高层的发展思考,将帮助行业在“后危机时代”明确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走向复兴。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 郝长江

 

  论 道


  用战略创新迎接机遇与挑战

 

 


  □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李寿生


  21世纪前10年的发展,特别是这轮全球经济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确实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和特征,有的人将其称为“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主要有以下新特点: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更加深入;全球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正在到来;全球流动资金相对充裕。


  这些变化和特征使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可以预见,未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代表国家水平的一批企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战略的竞争上。因此,“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入更加激烈的企业战略竞争时代,这个时代正是领军企业构建差异化的有利时期,也是通过改革、转型战胜竞争对手的最佳时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的时代,企业的发展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企业战略的成败不仅关乎企业的今天,而且关乎企业的未来。目前,我国企业之间的战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


  在新形势下,如何大力加强企业战略管理、实施战略创新是摆在每一个企业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在我看来,企业战略管理的本质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定位是战略的核心,创新是战略的灵魂,配置是战略的重点,可持续是战略的生命。因此,战略管理应该围绕定位、创新、配置和可持续来进行。

  
  未来五年经济持续向好

 

 


  □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祝宝良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是2010年的核心任务。今年以来应对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成效还是很显著的。


  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长从快速回升转为呈现出可持续的增长态势;内需增长回落,外需出现恢复性增长;部分结构调整取得一定进展;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有一定成效,但10月份之后,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导致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通胀预期已经演变为现实的通胀压力。


  如今,我国的短期经济运行存在着三个大的问题。其一,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其二,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加大,尤其是热钱的流入。其三,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外需难度加大。


  结合国内外形势,可以预见:“十二五”前期仍然是经济调整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其主线;2011~2015年经济高增长趋势未变,潜在经济增长能力仍然较高;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等。

  
  “十二五”是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

 

 


  □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 顾宗勤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的石油和化工行业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行业增长过快,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竞争力参差不齐,落后产能仍占较大比重;产品结构和产业总体布局仍然不尽合理;全社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部分产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


  反思问题,才能明确未来的发展路径。“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在发展趋势上将呈现出这样的图景:“十二五”国民经济仍将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增长的根本动力;“十二五”将是我国石化工业及整个原材料工业调整转变的关键时期;石油加工的化工产品结构性短缺现象将更加明显;资源短缺成为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全社会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园区化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亦是今后的发展重点。目前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产业结构仍以基础原材料的生产为主,高附加值、精细化的产品比重偏低,高耗能的基础原材料产品的平均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要高20%左右。因此,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仍有一定的节能潜力。
  

  寻求资源市场技术平衡 

 

 


  □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高级经理 张光耀 


  我国化工行业经过高速发展,产品产量和产值不断增加,在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化工装备等许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但资源的缺乏、技术的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化工行业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其直接反映我国化工行业集中度低、科研投入不足、精细化率低的问题,而背后深层次原因则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问题。


  在目前这样一个变化的环境中,面对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高端化工产品依赖进口、化工企业多而散等局面,要实现我国化工行业可持续增长,可以考虑合理发展煤化工来调整原料结构、提升高端产品自给率来优化产品结构、园区化建设来加强行业集中度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从而获得在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资本市场能够从一些方面来协助化工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可以助力化工企业“走出去”,弥补“资源”和“技术”的不足。

  
  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前景广阔

 

 


  □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总裁 陆正平


  中国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机遇期:


  一是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在中国能源战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加快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发展,可有效缓解中国能源生产供需之间结构性矛盾,弥补国内石油生产供需之间的巨大缺口;发展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是对中国石油资源供应体系的有效补充,有利于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有利于确保中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顺利实施。使用油气能源比直接使用煤炭的能源利用效率要高8%~10%,发展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在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和贡献。


  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有利于促进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按照国家有关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将成为未来对我国经济发挥重要作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行业。


  思 考


  责任关怀是起点也是关键

 

 


  □ 巴斯夫大中华区管理董事会董事长 关志华 


  “十二五”对化工行业来说,最值得关注的是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结构性的调整没有完全把握住发展机会,2009年金融危机,我们没有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加强企业的科技创新上。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行业整改,实现其优化升级。如果整改能够帮助节能减排、技术提高、降低能耗,我们应该争取政府给行业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 


  化工行业责任关怀的提升,有利于推动其结构性调整。中国要在全世界的化工市场有话语权,就必须担承其社会责任。责任关怀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十二五”期间,需要逐步推动整改,进一步推行责任关怀。责任关怀的提升,有利于推动技术改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乃至企业之间的共享式增长。


  解决产能过剩依旧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会造成产能过剩,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配置不合理。因此,建议石化联合会掌握产能过剩情况,并将相关数据提供给相关机构,未来的发展应该建立在市场化的机制之上。
  

  实施差异化战略  提升核心竞争力

 

 

 

 


  □ 上海华谊(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 秦健


  作为国企,华谊集团这几年紧紧围绕着变革这一主题来提升核心竞争力。2008年以来,我们不断进行战略调整。现在华谊集团的战略思路是“1358”:“1”是目标,把华谊建设成一个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企业集团;“3”是层级,经过调整,形成了集团总部(决策中心)—两级公司(利润中心)—三级公司(生产、成本中心)的格局;“5”是战略举措,即发展创新、改革调整、整合增值、多元投资、人力资源。“8” 是围绕“煤基多联产、绿色轮胎、氯碱和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以及生产性服务业”五大核心业务,逐步形成“华谊化工、华谊轮胎、华谊氯碱、华谊精化、华谊投资、华谊物流、华谊工程、华谊地产”8个业务平台。围绕这些战略定位,积极推进财务、资金、基地集中,积极推行“走出去”战略和兼并收购。


  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近年来,华谊集团着力提升差异化发展的能力。“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继续研究如何把差异化战略做好,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理念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柏藩  


  中国的化工发达不发达,要看精细化的程度高不高。精细化工是非常有潜力的,这些年新和成致力于精细化学,通过技术、市场的协同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格局。


  立足自主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新和成多年的经验总结,也是成功应对金融危机的法宝。一是用新技术改进老产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先进性。二是根据现有技术,丰富公司产业链上的产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和成的经营管理哲学是“科技为先、以人为本”,将科技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抓手,在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核心,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研发系统和机构建设方面,新和成建立和完善了三个层次的创新体系不断提高技术含量、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进而取得竞争优势。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新和成技术创新工作的长期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员工好,装备好,技术好,最后还要落实到产品竞争力强不强。我们建议,要把科技创新奖励真正奖到企业,奖到人,因为科技创新最终还要靠人来完成。
  

  有效产能的关键是社会责任

  □ 亚什兰高性能材料亚太区业务总监 张保昌


  提到产能,我们更关注的是有效产能。就目前中国化工行业的现状来看,有效产能是很有限的,我们认为影响有效产能的发挥取决于企业经营的理念, 也就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关怀(Responsible Care)”。“责任关怀”行动是全球化学工业界的一个自发性活动,用以促进对产品从实验室研制到生产、分销以及最终再利用、回收、处置销毁各个环节的安全处理。中国化工行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并没有和环境保护同步。


  化工企业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绝不能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

 
  亚什兰是“责任关怀”的发起公司之一,致力于功能性材料、水技术、高性能材料和汽车润滑油等领域的发展,我们为全球100多个国家提供特种化学产品、技术和创新的理念,帮助客户创造新型或改良的产品,以及具有前瞻性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积极求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 德国南方化学中国公司总裁 胡效东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眼光放长远。危机中我们需要顺势而为,转“危”为“机”,危机之后更需要谋篇布局。


  有人说,化工行业是夕阳产业,新兴产业是朝阳产业,这说明化工行业不能继续沿袭以前的发展路子。德国南方化学在继续做好煤化工、石油化工的同时,也把力量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比如电池工业和环保事业。目前,德国南方化学拥有全世界唯一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磷酸亚铁锂电池材料。在过去的4年里,德国南方化学在中国成功安装了40多套催化焚烧装置,低能耗、高效率地解决烟囱尾气对大气的污染问题。

 
  但是,我们在发展新兴产业时,不能盲目地蜂拥而上,还要考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努力提高原有装置的效率。

 
  外企在中国发展的瓶颈是不知道应该怎样整合,这一点上,我们除了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式,更要不断向国企、民企学习。
  

  内外夹击需练好内功

  □ 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CEO 蔡峥琦


  2010年世界经济处于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在美国和欧洲,经济尚未恢复。而在亚洲,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高速增长带来通货膨胀。


  从现有情况来看,原材料不断上涨,大量生产装置没有开满,最终的产品价格提不上去,中国企业处于内外夹击的状态。因此,中国化工企业应该从简单的低成本扩张转向高质量全面成本控制。


  在投资研发上,要转变先排污后治理的惯性思维,在投资新工艺一开始就要做好研发,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排污和能耗,避免后期治理的高投入。


  面对愈加强硬的海外贸易壁垒,我们要积极面对,主动参与,使其损害降到可控的范围。总之,未来两年是关键的时期,只要我们练好内功,未来两年将是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调结构贵在优化资源配置

 

 

  □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 李维育


  “十一五”是云天化的快速发展时期,主要依靠新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低成本扩张、资本运作4个方面推动发展。目前,云天化有3个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600亿元。集团在立足云南的同时,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规模不断扩大,在青海、内蒙古、吉林和老挝都建设了新项目。


  “十二五”期间,发展依然是主题,云天化需要在优化资源配置和结构调整上下功夫,抓住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期,在“三个新”和“四个互动”上做足文章,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新发展。 


  “三个新”即新配置、新材料和新产业。“十二五”期间,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特别是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将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其次要转向新材料的开发,延长产品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再次,新产业的发展也提上了日程,我们要抓住中缅石油管线在云南落地的契机发展石化产业。“四个互动”即通过生产经营、商贸流通、资本运作和技术创新的互动来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转变发展方式化“危”为“机”

  □ 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刘新


  2008年下半年至今,煤化工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比较大。2006~2007年我们的效益还相当可观,而2009年到现在整体上比较艰难。由于产品价格低迷、煤炭价格上升,煤化工陷入了窘境。从目前大规模投资的煤化工企业来看,普遍存在产品品种单一、加工深度不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缺点,这就会造成单一煤化工产品在短期内供应量急剧攀升,而缺乏消化的渠道,因此发展煤化工产业重在转变发展方式,推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虽然面临着各种困难,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十二五”所带来的机遇,即转方式、调结构。因此,兖矿国泰下一步将实施“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低投入、高回报、精细化”的战略,保持现有规模,做好精细化,拉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
  

  立足转型  精准定位

  □ 北京金源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张和平 


  在今年6月份,我很荣幸被环保部聘任为国家环境特约监察员。谈及化工,人们往往谈“化”色变,误认为环境污染是由化工行业造成的。其实,化工行业既造成环境问题,同时也在解决环境问题。


  今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背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要基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化工行业来讲,调整就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企业一定要面对产品结构和业务结构的调整。总而言之,就是如何转变发展思路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把节能减排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的重点工作,并提出区域经济等问题。总之,“十二五”规划将集中体现出“转型”两个字。因此,企业应准确定位,把握好转型的内涵,否则便是转行。
  

  园区化助力化工产业发展

  □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张召堂


  沧州临港化工园区是2003年5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6年2月河北省政府将化工园区确定为“河北省循环经济示范区”。2010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定名为“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近几年园区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园区已建成及正在建设的项目达到64个,总投资300多亿元,初步形成以石油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发展局面,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优势:沧州的地理位置优越——环京津环渤海,覆盖区域广泛,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资源优势突出,华北油田和大港油田的主产区都在沧州;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渤海之滨,土地为盐碱荒滩,大部分是国有未利用荒地和低产盐田,属建设性用地,不占用农田。项目建设的土地资源潜力极大,园区大力推行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建设用地向集约用地转变。
  

(文字由王延辉整理,图片由张育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