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军民融合 润滑大国重器 长城润滑油在路上

   2019-09-12 商讯

71

核心提示:  2019年9月10日,2019英国伦敦军警防务展览会上,高质量、体系化的中国军事装备和安防器材,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而今天的高光
  2019年9月10日,2019英国伦敦军警防务展览会上,高质量、体系化的中国军事装备和安防器材,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而今天的高光时刻背后,长城润滑油作为军工配套企业代表,同样与有荣焉。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的引领企业,长城润滑油在乘用车初装用油、售后用油市场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但是有关长城润滑油开展“军民共用技术”研发、开拓“军民融合”场景的内容,却少有报道。事实上,作为一家服务于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与“两弹一星”工程的企业,长城润滑油在军民融合发展、服务大国重器的道路上,同样留下了许多值得记忆的高光时刻。

(长城润滑油老照片,工人们参加贯彻军工产品质量动员大会)
  服务国家战略使命 国际一流润滑油品保障国防
  兵书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代军事机器的运行,不仅离不开能源的驱动,也对机械系统的润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城润滑油与中国军工、军事工业的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彼时,长城润滑油的前身621厂,肩负着为中国航天与核工业研发专用润滑油的艰巨任务,同期,也陆续承接了导弹、舰艇等军品润滑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军民融合发展,也是国家赋予央企的战略任务。长城润滑油依托技术、市场、服务领先的综合优势,紧密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深耕技术研发、品质升级和配套服务,保质保量完成了军队润滑油“军转民”战略的各项任务。

(1962年,为研发核工业、航天工业所需的特种氟油,长城润滑油的前身——621厂正式组建)
  在接受生产任务转移的同时,长城润滑油还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跟进中国军队装备升级的步伐,推动润滑技术的升级换代。在产品配套研究、标准升级、海外配套等一系列工作与三军油料所及装备部门开展持续合作,参与制定多项国军标工作,涉及航空航天润滑油脂、地面传动系统用油和实验方法的规范,68个品种写入《军用油料品种分类管理表》。从训练场上驰骋的钢铁巨兽、翱翔长空的铁翼雄鹰,到保卫“一带一路”生命线的海上巨鲸,从抗战胜利大阅兵到海上阅舰式,长城润滑油广泛配套海陆空三军装备以及导弹、火箭等国防尖端装备,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军转民 民参军” 双轨发力润动大国重器
  新形势下,党中央把军民融合提升到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层面,长城润滑油作为军民融合的排头兵与践行者,在“军转民”、“民参军”协同发展领域,继续发挥着技术引领作用。某种意义上说,军事科技与民用技术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为重型装备柴油机配套攻关的耐低温、长寿命润滑技术,同样能够帮助肩负运输使命的重载卡车减负增效,为舰艇机械设备和导弹精密陀螺研制润滑油取得的技术成果,也可以视情况转移到民用精密设备和船舶润滑产品中,为服务军工制定的高标准、严要求质量管理模式、反复试错机制更是保障产品竞争力的基石。另一方面,在开发民品中形成的创新机制、服务网络,同样可以在战时服务国防,寓军于民,积淀国防实力。
  除了肩负军队用润滑油、脂配套服务与进口替代任务之外,民用轨道交通领域的“复兴号”动车变速箱润滑油、“华龙一号”核电机组配套润滑油、“嫦娥号”探月飞船、30万吨级国产VLCC货轮润滑油、“雪龙号”中国南北极科考船润滑油等拳头产品,也成为了长城润滑油服务大国重器的鲜明实例。

回顾长城润滑油的发展历史,从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遍布“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节点的润滑服务网点,到象征工业体系化力量的各种大国重器,都能够看到长城润滑油的身影。今天,在民用市场,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长城润滑油,在中国车用油OEM用油市场占有量达到近65%,同时广泛涉猎航运、轨道交通、风电、工程机械等多种润滑产品应用领域。在军民融合,共同发展的道路上,践行着央企的天然使命。在即将迎来的新中国七十华诞大庆中,借着隆隆驶过检阅台的新一代军工装备,长城润滑油还将以特殊的隐形身份,与全国人民共同迎接祖国70周年的盛世华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