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角”如何变身“金三角”

   2010-12-16 中国化工报陈继军 孙鹏 李泛

106

——业内人士谈宁东—鄂尔多斯—榆林“十二五”战略开发
 
 

 

今年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宁夏视察时指出,要整体规划宁东、榆林、鄂尔多斯三大能源基地。  (李涛 摄)


     
       在我国西部,有一个总面积仅为19.2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地区,其化石能源储量达20102亿吨标准煤,占全国的47.2%。其中煤炭资源量超过全国的40%,岩盐资源量超过全国的50%,油气资源量为40多亿吨,是名副其实的能源“金三角”。


    然而,就是这个地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密集上马能源化工项目,造成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导致能源与资源浪费巨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该地区一度因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扎堆而被人们戏称为环境“黑三角”,甚至被国家环保部门挂牌督办。


    这个地区,就是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地区。


    面对“十二五”即将启动的国家级开发战略的实施,这个昔日的“黑三角”该如何变身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的真正的“金三角”?这成为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话题。


    最迫切的前提: 须统一规划


    ●负责综合开发的机构最好设在国务院
    ●总体规划出台前,不宜再上传统能源项目
    ●必须同步规划生态修 复项目


    要想“黑三角”变为真正的“金三角”,就必须打破现有的隶属关系,由国家统一规划、有序开发。这是众多专家的一致看法。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表示,开发必须要有系统谋划的战略思想,要处理好行业和行政区域等限制问题。在打破行政区划,打破行业界限,打破不同所有制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建设。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魏杰,以及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认为,由于该地区已经拥有各地的规划和项目,因此要做到高起点统一规划和开发,就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协调甚至是职能机构,负责综合开发的组织协调与领导工作。而且,这个机构规格要高,最好设在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或国家能源局。机构成员不仅应该有国务院及相关部委的领导,还应有地方发改委、能源局的领导以及与地区相关的中央和地方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同时,应吸收经济、设计、生态、环保、能源、化工、国土等方面的领导和专家,组建一个规格高、专业人才齐全、各级别代表均衡的具有战略性眼光的团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综合开发规划纲要,然后再由专业团队制定这一地区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规划。


    “规划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元产值能耗指标、水资源消耗定额、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以及地区矿产及水资源开发强度、开发年限、生态恢复情况,以及空气质量与水质要求等约束性指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华炜、神华集团煤制油公司副董事长赵金立,以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李大鹏等业内人士这样建议。他们认为,由于陕甘蒙宁地区化石类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短缺,生态比较脆弱,因此,在大规模开发利用当地丰富的化石类资源的同时,必须统筹考虑、同步设计和规划生态修复与绿色植被,以及规划城镇污水与工业、建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并且,根据长远规划的目标和定位,应尽量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留下接口和余量,做到10年、20年甚至30年都可满足地区能源综合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坚决杜绝当前一些园区和城市今天修了明天拆等现象的发生。


    陕西省工信厅副巡视员胡海峰、北京石化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纯权等专家则建议:在总体规划出台前,不宜再在上述区域布点和审批传统能源和煤化工项目。他们还建议,规划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论证,做好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博采国外以及上海高桥石化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实施上下游一体化的整体规划。同时,应根据不同区块的资源特点和环境容量,以及水资源情况,合理布局精细化工项目,实现能源开发、重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以及生态保护等产业的协调发展。

 

去年6月,包括120万吨重整、23万吨苯抽提、140万吨柴油加氢、60万吨液化气精制、60万吨气体分离、20万吨聚丙烯在内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杨庄河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结束了陕西乃至整个鄂尔多斯盆地油大化小的历史。       (陈继军 摄)


    最现实的经验:须设准入门槛


    ●大企业更有资格充当开发商
    ●吸引有实力的外企参与开发
    ●必须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与退出机制


    从近几年这一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各自为政、乱采滥挖是突出的问题,也是其成为“黑三角”的重要原因。在接受CCIN记者采访时,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应该设立开发准入门槛。


    据赵金立介绍,从榆林、鄂尔多斯、宁东三大能源基地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宁东能源基地的开发无疑最为成功。由于开发主体只有宁夏煤业化工集团等少数国有大型企业,责权明确,真正实现了科学规划、有序开发,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而榆林和鄂尔多斯的开发多少有点无序。尤其是鄂尔多斯能源基地的开发,由于准入门槛低、开发主体多,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按照原来的规划,该区块的煤炭资源量至少可以开发100年,但现在看来,恐怕连70年都难以维持。”赵金立说。


    “要实现能源的有序开发,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其变为真正的‘金三角’,就必须控制资源开发主体数量、提高开发主体的准入门槛,让那些社会责任感不强、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的淘金者难以立足。”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尚建选这样对CCIN记者说。


    尚建选表示,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比如节能减排、安全环保与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大型企业的表现普遍好于中小企业。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即中小企业人才、技术、资金实力普遍较弱,无法进行持续大手笔的安全、环保、生态及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但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即民营企业的领导不是由政府部门任命,管理难度较大,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生产经营的唯一法则,他们一般不大乐意将资金投向不能立竿见影拿到收益的安全环保项目。


    以煤炭开采为例。一般的大型矿井至少有3个通道,且配备了现代化的挖掘、检测和防护设施;而有些小型煤矿只有一个通道,没有任何安全防护可言,这不仅导致事故多发,还因其大多为手工挖掘,只能开发埋藏较浅的煤层,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由于无法实现瓦斯、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浪费和生态破坏。目前,大型煤矿企业的煤炭回采率超过60%,而小煤矿的回采率连20%都不到。尚建选因此提出3点建议:一是在实施“金三角”能源综合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限制多头开发、遍地开花,以及撒胡椒面式的开发。二是要将开发权交给那些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专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要尽量压缩开发主体数量,并要求开发主体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对资源地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因为一旦较少的开发主体获得足够大的开发区块后,他们才能搞中长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规划,并借助其强大的技术、施工、人才与资金实力,稳步实施。否则,一旦开发主体过多过滥,看似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实际容易导致跑马圈地、捡肥弃瘦、抢夺资源的无序开发和乱挖滥采。


    赵金立还建议吸引有实力的外国企业参与开发。同时政府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与退出机制,及时将那些只顾攫取能源与资源,不履行社会责任、不对开采区进行生态修复的开发商清理出开发序列。


    最有难度的问题 : 减少碳排放


    ●对区域内所有企业加征碳税
    ●将区域内所有项目纳入能源审计
    ●放宽当地天然气用于化工的限制


    CCI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要使“黑三角”变为真正的“金三角”,还有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减少碳排放。


    李大鹏认为,当地的能源与资源禀赋决定了只能以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为主。但在这一地区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无法回避两个问题:一是水资源占用,二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目前的情况看,社会对水资源的关心程度明显高于碳排放问题。然而事实上,解决碳排放问题更为迫切。因为水资源问题相对好解决。比如可以量水而行规划项目和规模;可以通过空冷、废水处理与回用等节水措施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最大限度减少对水资源的占用。而且,目前国内外许多水处理技术很成熟,可以帮助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但排碳问题的解决却比较困难。一方面,高碳资源开发利用中释放的二氧化碳与其规模成正相关性——开发的速度越快、项目的规模越大,排碳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对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用二氧化碳生产降解塑料、碳酸二甲酯等,但普遍存在关键技术环节有待优化和突破,产品品种少、规模小、成本高,下游需求不旺等问题,无法消化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据有关专家介绍,到目前为止,解决大量二氧化碳最现实可行的办法是碳捕集与封存(CCS)。但CCS技术同样因为巨大的成本问题难以推广。美国迈克锡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高碳排放企业建设与其排碳量相匹配的CCS项目,企业综合成本将激增40%。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想解决“黑三角”变成“金三角”过程中的高碳排放问题,就须尽快出台限制碳排放、鼓励碳利用的法规政策。


    一是在这一区域率先征收碳税,即对区域内所有企业,根据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加征碳税。所征碳税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成立专门的碳基金,专款专用,支持企业建设包括CCS项目在内的一切二氧化碳减排与综合利用项目,支持相关机构进行碳减排与利用技术的研发,支持企业修复生态和保护环境。


    二是实现严格的能源审计制度,将区域内所有工业项目一律纳入能源审计。这个审计不能流于形式,要由专业审计人员组成独立的审查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能源审计。对矿产资源回采率,废水、废渣、废气综合利用率,以及能耗不达标的企业,采取曝光、警告、停产整顿乃至“驱逐出境”的措施予以惩罚。对那些能耗指标走在行业前列的单位,给予奖励和项目优先审批等鼓励。


    三是与区内所有单位签订植被修复责任书,明确其应承担的植被区块、绿化面积、采空区修复进度和程度,并严格考核兑现。对达不到责任目标的单位,按比例减少其矿产资源开发量或矿产资源供应量,并将削减下来的资源开采区域交给表现优良的企业。通过这种市场与经济手段,可营造优胜劣汰的良好氛围。


    赵金立则建议,应放宽当地天然气用于化工生产的限制。目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正在建设全球首套煤—气—油—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内外专家的论证,该项目因实现了不同资源与工艺的优化配置,实现了碳氢互补,不仅将碳利用率由单一煤化工的35%提高到66%,而且将大量二氧化碳变成了产品,年减排二氧化碳达435万吨,节水超过1000万吨,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还低23.8%。也就是说,采用这种模式后,不仅天然气本身的碳被固定到化工产品中,还可借助其富余的氢气,固化更多来自煤化工过程的二氧化碳,实现油、气、煤的高效和低碳利用。因此,国家应出台政策,允许当地企业将部分天然气通过煤气综合利用用于化工生产,这比天然气直接燃烧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要好得多。 
 

 

昔日“黑三角”,当地拉煤车洒落的煤灰严重污染了公路旁居民的生活环境。 (李泛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