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发展提速 多家国内上市公司乐观待未来

   2023-06-08 中国经济网

53

核心提示:国家能源局于近日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对新型储能技术的开发和应

国家能源局于近日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对新型储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做出了指引。

而在此之前,随着我国新能源发电市场的迅速扩大,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政策层面,2022年以来,包括《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重磅文件相继出台。

6月6日,《证券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华电国际,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多个涉及新型储能业务的项目,有几项在做前期准备,其中一项已经投产,为独立储能(锂电类)项目。“为了保证新能源发电的消纳,未来新型储能项目的市场需求预期很大,不过目前各地政策存在差异,华电国际在山东投资的几个项目现在已经开工了,另外一个广东的项目还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酷望投资高级投资经理王成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是提升新一代智能电网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关键设施,随着我国新型储能发展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规模化发展趋势愈发显著。同时,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多条技术路线所延伸出来的产业链都在加速布局,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新型储能前景更加清晰

《蓝皮书》全文共提及“新型储能”一词达到23次。截至2021年年底,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超过400万千瓦。同时,在总体架构与重点任务方面,《蓝皮书》明确,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深度融合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智慧调控、新型储能等技术应用,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与储能协调运行,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罗啼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需求持续且确定性的增长,对于能够在发电侧、供电侧及用电侧等所有环节和各种应用场景发挥调峰调频、应急备用、容量支撑等多元功能的新型储能市场,其持续发展前景十分具有吸引力。

“新增装机方面,2022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力储能项目装机规模首次突破15GW,达到16.5GW,其中,抽水蓄能新增规模9.1GW,同比增长75%;新型储能新增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7.3GW/15.9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比重达97%,此外,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等其他技术路线的项目,在规模上也有所突破,应用模式逐渐增多。”罗啼明进一步表示,我国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备多个先天优势。首先,给予的政策支持和推动从未停止;其次,我国在锂电储能方面已经形成了完备成熟的产业链,结合全球最新储能装机规模和新增规模看,我国占据世界总量的25%左右,且增速更是全世界最快的;再次,我国在人口规模、用电规模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下游各种应用场景的巨大需求客观存在;最后,我国在新型储能技术方面迭代速度很快,技术成熟度也很高。

私募排排网公募产品运营经理徐圣雄补充表示,政策持续加码,让新型储能产业前景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吸引众多产业资本蜂拥而至,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那么,哪些新型储能技术路线更值得关注?王成阳表示,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花样繁多,除上面提到的几个外,还包括重力储能等多个技术路线,“短期更看好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锂电池储能、钠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等,从目前的发展现状对比来看,电化学储能是从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发展路径等方面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向。”

企业乐观看待未来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多家A股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布局新型储能项目,企业层面对于新型储能市场的发展预期也十分乐观。

德宏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其子公司目前正在负责新型储能项目的推进工作,该项目涉及的业务主要是便携储能电源以及各方面的储能产业链,目前设备已经调试完毕,并已采购了原材料,正在安排试生产,“公司正在发力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尽快步入正轨,对未来行业的市场发展期待也非常高。”

与德宏股份类似,上述华电国际负责人同样对公司众多新型储能项目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公司目前推进的几个项目大多在山东省,在现有投入产出的情况可以算出大概有7%至8%的利润回报率。”在谈及为何只在广东和山东两地设立新型储能项目时,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的独立储能业务,是根据各省区整个电网的需求以及当地政策的支持情况进行布局。

除上述两家公司外,还有包括西子洁能、富春环保、普路通等在内,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开展新型储能业务探索。西子洁能相关负责人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表示,子公司杭州德海艾科,已承接了西子洁能崇贤工厂新型智慧储能项目,含1MW/4MWH钒液流电池储电,现已投入运行;富春环保相关负责人也在回复投资者问询时明确,公司正积极思考探索新型储能在公司现有热电联产危废处置等产业板块及其所在园区的推广应用,并于近期邀请了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专家团队专题讲解熔盐储能技术、工业应用及相关学习交流,就该项技术的安全性、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对于新型储能赛道的市场预期,罗啼明表示,结合储能设备商、集成商和运营商提报的项目规划信息,同时也参考各省“十四五”新型储能、新能源等发展规划,保守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GW,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9.3%;理想场景下,上述两组数据预计将分别达到138.4GW和60.3%。预计未来5年,年度新增储能装机呈平稳上升趋势,保守场景下,年平均新增储能装机为16.8GW;理想场景下预计为25.1GW。(证券日报 记者 李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