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开启又好又快征程

   2011-01-06 中国化工报刘全昌

162

 

 

 

上海化工区投巨资推进环保工作,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使化工“三废”零排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的“双赢”。图为上海化工区内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 (特约记者 顾定槐 摄)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油气资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
——摘自《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围绕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广开油气资源供应渠道,利用国内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更加注重战略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大替代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全力推进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全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优先发展能源工业,积极实施“资源全球化、来源多元化、利用最佳化”的战略,资源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油气资源保障实现多元化发展。煤炭工业快速发展,内蒙古、新疆、宁夏等新锐煤炭基地强势崛起,重塑了国内能源和资源版图,并为随后兴起的现代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化学矿山的勘探开发再立新功,新获得一批资源储量,更重要的是“大采、大卖、大出口”的旧资源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战略性资源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的新资源观加速形成。


    5年来,国内一方面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扩大勘探范围,按照“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南方、开发深海”的思路,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又获得了一批油气发现。另一方面,加快开展煤层气、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化石资源调查勘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在此期间,我国能源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通过“稳定中东、发展西非、突破里海、开拓陆运”的举措,实现了油气资源的稳定增长和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走向多元化,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初步完成。此前海路运输单一的进口格局破解,我国油气资源保障走向多元化,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煤炭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供应能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国煤炭产量约22亿吨,到2010年增长到近32亿吨。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加速崛起,使煤炭资源在石化产业原料中的比重快速上升。

 
    “十一五”期间,我国磷、钾、萤石、稀土等战略性资源的勘探开发有了新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对这些资源产品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战略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以钾资源为例,截至2009年底,新疆、青海、内蒙古、西南地区等地探明钾盐资源储量比2001年底增长了23%,预测资源量至少是查明资源储量的2~3倍,其中柴达木盆地钾盐资源量初步估算达2.14亿吨。在钾盐的开发利用方面,钾盐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取得了重大突破。


    与此同时,资源综合利用在“十一五”期间也不断走向深入,取得重大进展。勘探开发新的资源是“开源”,而资源综合利用则是“节流”,只有双轮驱动,资源保障才能长足发展。“十一五”期间,通过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变废为宝,石化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有所改善。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国家首次提出单位GDP能耗降低限额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在这一时期被正式提出,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一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环保工作同样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到2010年底,全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3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等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有些指标甚至提前或超额完成,资源保障水平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行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四大油气通道初步形成
油气资源保障趋于多元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一大亮点体现在扩大境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方面。一方面,以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为主的国家队,越洋出海,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5年来斩获颇丰。如中石油先后收购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股权、加拿大油砂项目、澳大利亚Arrow能源公司、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部分股权、新加坡石油公司股权,并与英国石油公司组成竞标联合体,获得伊拉克最大油田开发合同。中石化则先后收购了瑞士Addax公司、加拿大TYK石油公司和油砂项目、雷普索尔巴西公司部分股权等。中国海油收购泛美能源股权、阿根廷BEH公司部分股权、挪威海上钻井公司、美国切萨皮克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部分权益等。这些海外油气资源的获得,为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提供了越来越丰厚的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完善油气干线管网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在西北,2006年7月,我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管道全线贯通。2009年12月14日,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投产。


    在西南,全长1631千米的中缅原油管道和全长1727千米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2010年9月10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云南昆明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初步设计输油能力为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120亿立方米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在东北,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竣工。11月2日,来自俄罗斯的首批原油经管道输入中国境内,被注入中国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首站的储油罐内。12月19日,俄罗斯原油顺利抵达中国大庆末站,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实现一次试投运成功。该管道设计年输油1500万吨,最大年输送量可达3000万吨。 


    在海上,一大批原油码头、石油储备库和液化天然气项目相继实施,传统的海上石油之路得以不断地拓展。至此,我国规划布局的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初步完成。


    此外,2010年8月31日,横贯东西的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化运行。川气东送管道干支线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实现年输120亿立方米净化气,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年增加29.1%,管道沿线城市清洁能源一次消费结构由3.72%提高到4.23%。2010年12月5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中卫—黄陂干线投产,“十一五”重点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沿线省份广大居民和工业企业提前用上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对缓解我国中部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管网,逐步实现保障多元化、资源调配网络化、管道管理自动化的资源供应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原油管道约为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约为1.6万千米,天然气管道约为3.3万千米,油气管线总里程约为6.8万千米。


    “十一五”期间,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一大亮点体现在扩大境外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方面。一方面,以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为主的国家队,越洋出海,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5年来斩获颇丰。如中石油先后收购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股权、加拿大油砂项目、澳大利亚Arrow能源公司、新日本石油大阪炼厂部分股权、新加坡石油公司股权,并与英国石油公司组成竞标联合体,获得伊拉克最大油田开发合同。中石化则先后收购了瑞士Addax公司、加拿大TYK石油公司和油砂项目、雷普索尔巴西公司部分股权等。中国海油收购泛美能源股权、阿根廷BEH公司部分股权、挪威海上钻井公司、美国切萨皮克公司鹰滩页岩油气项目部分权益等。这些海外油气资源的获得,为国内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提供了越来越丰厚的资源保障。


    另一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快完善油气干线管网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油气骨干管网。在西北,2006年7月,我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管道全线贯通。2009年12月14日,横贯中、土、哈、乌四国的中亚天然气管道工程投产。


    在西南,全长1631千米的中缅原油管道和全长1727千米的中缅天然气管道,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2010年9月10日,中缅油气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在云南昆明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初步设计输油能力为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120亿立方米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来自缅甸近海油气田,原油主要来自中东和非洲。


    在东北,2010年9月27日,中俄原油管道正式竣工。11月2日,来自俄罗斯的首批原油经管道输入中国境内,被注入中国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首站的储油罐内。12月19日,俄罗斯原油顺利抵达中国大庆末站,中俄原油管道投油全线贯通,实现一次试投运成功。该管道设计年输油1500万吨,最大年输送量可达3000万吨。 


    在海上,一大批原油码头、石油储备库和液化天然气项目相继实施,传统的海上石油之路得以不断地拓展。至此,我国规划布局的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通道战略布局初步完成。


    此外,2010年8月31日,横贯东西的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化运行。川气东送管道干支线辐射70多个城市、数千家企业、近2亿人口,实现年输120亿立方米净化气,可使沿线天然气供应量年增加29.1%,管道沿线城市清洁能源一次消费结构由3.72%提高到4.23%。2010年12月5日,西气东输二线东段中卫—黄陂干线投产,“十一五”重点工程西气东输二线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甘肃、陕西、河南、湖北等沿线省份广大居民和工业企业提前用上来自中亚的天然气,对缓解我国中部地区天然气供需矛盾意义重大。

 
    到“十一五”末,我国已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管网,逐步实现保障多元化、资源调配网络化、管道管理自动化的资源供应局面。据统计,目前我国原油管道约为1.9万千米,成品油管道约为1.6万千米,天然气管道约为3.3万千米,油气管线总里程约为6.8万千米。

 

 

“十一五”期间,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初步形成,油气资源保障趋于多元化。(CFP供图)


石化原料结构发生改变
煤炭占比有了较大提高
 

    “十一五”期间,在传统煤炭大省山西保持煤炭高产稳产的同时,以新疆、内蒙古、宁夏、陕西等为代表的一批新锐煤炭基地强势崛起,不仅改变了我国能源格局的版图,也为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新疆为例,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勘探普查,已查明的煤炭资源量达2311亿吨,煤炭预测资源量已超过2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1/4,成为名副其实的煤炭资源潜力第一省。内蒙古煤炭资源勘探普查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查明煤炭资源储量近8000亿吨,居全国首位。 


    煤炭不仅是我国传统的主导能源,“十一五”期间,在煤炭资源的利用上还出现了一个堪称划时代的重大转变:以煤为原料发展现代煤化工逐步成为石化工业的主流,煤炭也因此成为足以与石油、天然气并驾齐驱的石化工业主导“口粮”。


    “十一五”期间,新崛起的煤炭大省按照资源就地转化为主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煤炭发电、煤化工、煤制油与制气、煤制醇醚与制烯烃等深加工产业链,提升煤炭资源的附加值。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世界级新型煤化工基地、宁夏建设国家级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陕西建设国家级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等都突飞猛进,成为“十一五”期间我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内蒙古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新型煤化工的要素齐备,而且紧邻京津冀经济圈,毗邻东北三省,区位优势凸显。“十一五”以来,内蒙古提出以资源为依托,重点发展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和硅化工四大系列产业,使自治区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此后,内蒙古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区率先启动了鄂尔多斯化工基地,乌海—棋盘井—乌斯太化工基地、锡林郭勒能源煤化工基地、霍林河能源煤化工基地、呼伦贝尔能源重化工基地4个大型重化工基地也相继启动。“十一五”期间,国家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五大示范工程,均率先在内蒙古落地建设,内蒙古迎来新型煤化工建设的热潮。


    而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才刚刚迈开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即便如此,国内大型能源企业目前已悉数抢滩新疆,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以准东和伊犁这两个目前新疆煤炭资源重点开发区为例,就已有神华集团、潞安集团、鲁能集团、新汶矿业集团、兖矿集团等几十家国内大型能源化工企业来此进行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这些大集团的投资都是雄心勃勃的“大手笔”,如潞安集团计划在新疆建设4个工业园,发展煤、电、油、机、化、硅等六大产业,在2020年以前在新疆的投资总额将达到1530亿元。 


    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兴起,使煤炭资源在石化产业中的比重快速上升,有利于优化产业资源结构,使原料路线趋于多元化。同时,煤制醇醚、煤制油与制气、煤制烯烃等油气资源替代产业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我国日趋严峻的油气资源供需矛盾。

 

 


素有中国“聚宝盆”之称的青海柴达木盆地,有大大小小盐湖33处,盐类沉积面积多达1.7万平方千米,卤水近400亿立方米,富含数以千亿吨计的钾、钠、镁、锂等居全国首位的盐类矿产资源。据测算,整个盆地内的盐湖资源潜在价值约为17万亿元。其中,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干涸内陆盐湖,盐湖各种盐类总储量达600亿吨,其中氯化钠储量460亿吨,可供全世界人口食用2000年。 图为一艘采盐船在察尔汗盐湖盐田作业。(侯德强 摄)

 

“大采大卖”旧资源观转变
化学矿保护性开发提上日程
 


    为保护性开发利用国内的磷矿资源,“十一五”期间,磷铵产品被国家列入限制出口目录,并开始着手制定“贫矿低税,富矿高税”的级差征税标准。同时,业界高度重视低品位磷矿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低品位磷矿生产普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三元磷复肥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示范推广,国内磷肥生产企业对磷矿资源“嫌贫爱富”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国内矿山废弃的低品位磷矿的再利用迎来转机。


    “十一五”期间,以青海、新疆为主的钾肥工业布局快速推进,青海盐湖集团100万吨/年氯化钾工程、青海中信国安百万吨级钾镁肥工程、国投新疆120万吨/年硫酸钾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我国钾肥自给率从2005年的24%提高到“十一五”末的40%左右。同时,国内钾肥工业还加大“走出去”步伐,通过境外资源勘探开发、与世界主要钾肥出口国签订长期贸易等措施,努力实现国内生产、境外开发、国际贸易三轮驱动,为满足我国农业生产对钾肥的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保护性开发宝贵的钾资源,“十一五”期间,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非水溶性钾矿提钾综合利用、浓海水提钾综合利用等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如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实现了察尔汗盐湖钾肥生产过程中伴生资源钠、镁、锂、硼资源的再利用。

 
    “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始对萤石资源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资源的无序开采。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对萤石矿山进行整合,把矿产资源和矿区分为鼓励开采、限制开采和禁止开采三类,同时严格矿产品加工企业准入条件,完善萤石资源配置机制,实行萤石资源配置向氟化工精深加工企业转移。此外,我国还提高了萤石资源税税率,自2010年6月1日起,将萤石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调整为每吨20元。对萤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国内氟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大量开采、大量出口的模式,造成我国稀土资源的优势急剧萎缩,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比重,已经从历史上最高时的近85%,降低到目前的不足30%。为此,“十一五”期间,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被我国政府提高到空前的高度。通过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大幅削减出口量、资源整合向龙头企业集中、稀土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谋划稀土战略储备等措施,使稀土的开发渐趋理性。同时,我国加快推进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升稀土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争夺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税改革破冰。以2010年新疆率先启动资源税改革试点为起点,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更广泛、更深入的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为保护性开发利用国内的磷矿资源,“十一五”期间,磷铵产品被国家列入限制出口目录,并开始着手制定“贫矿低税,富矿高税”的级差征税标准。同时,业界高度重视低品位磷矿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低品位磷矿生产普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三元磷复肥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加快示范推广,国内磷肥生产企业对磷矿资源“嫌贫爱富”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的改观,目前国内矿山废弃的低品位磷矿的再利用迎来转机。


    “十一五”期间,以青海、新疆为主的钾肥工业布局快速推进,青海盐湖集团100万吨/年氯化钾工程、青海中信国安百万吨级钾镁肥工程、国投新疆120万吨/年硫酸钾工程全面建成投产,我国钾肥自给率从2005年的24%提高到“十一五”末的40%左右。同时,国内钾肥工业还加大“走出去”步伐,通过境外资源勘探开发、与世界主要钾肥出口国签订长期贸易等措施,努力实现国内生产、境外开发、国际贸易三轮驱动,为满足我国农业生产对钾肥的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保护性开发宝贵的钾资源,“十一五”期间,盐湖卤水综合利用、非水溶性钾矿提钾综合利用、浓海水提钾综合利用等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如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之路,实现了察尔汗盐湖钾肥生产过程中伴生资源钠、镁、锂、硼资源的再利用。

 
    “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始对萤石资源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资源的无序开采。国内不少地方政府对萤石矿山进行整合,把矿产资源和矿区分为鼓励开采、限制开采和禁止开采三类,同时严格矿产品加工企业准入条件,完善萤石资源配置机制,实行萤石资源配置向氟化工精深加工企业转移。此外,我国还提高了萤石资源税税率,自2010年6月1日起,将萤石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调整为每吨20元。对萤石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为国内氟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大量开采、大量出口的模式,造成我国稀土资源的优势急剧萎缩,中国稀土资源占世界储量的比重,已经从历史上最高时的近85%,降低到目前的不足30%。为此,“十一五”期间,对稀土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被我国政府提高到空前的高度。通过实行年度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大幅削减出口量、资源整合向龙头企业集中、稀土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谋划稀土战略储备等措施,使稀土的开发渐趋理性。同时,我国加快推进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提升稀土资源利用的附加值,争夺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话语权。


    “十一五”期间,我国资源税改革破冰。以2010年新疆率先启动资源税改革试点为起点,酝酿已久的资源税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建立更广泛、更深入的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奠定了基础。

 

节能减排迈出历史性步伐
单位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控制目标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石化行业加大了节能工作力度,并以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完善法规标准、加大问责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推动节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据统计,“十一五”前4年,石化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5%。国家发改委2009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千家重点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1.32亿吨标准煤,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32%,其中石化企业约占1/3。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山西榆社化工股份公司、吉林燃料乙醇公司、重庆建峰工业集团公司等企业已经完成至少10倍于“十一五”目标的节能量。全行业绝大部分重点耗能产品能耗逐年下降,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2010年,化工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降到2.2吨标准煤,与2005年相比下降约38.63%,能够超额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任务,预计石化全行业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也能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约为1.53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比“十五”期间增加近一倍。在此期间,我国重点实施了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危险废物处置、铬渣污染治理、城市污水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10项环保工程,化工污染防治能力建设受益颇多。


    化工行业也加大了环保投入,化工聚集区、重点石油和化工企业对环保的重视力度空前。如上海“十一五”期间投入150亿元巨资进行化工区环境建设与环保治理,这一投入占整个上海化工区开发建设总投入的10%。园区建设了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并在四周营建一条7千米长、250米宽、总面积达175公顷的绿化防护带,同时引进拥有世界一流“三废”处理技术的跨国公司参与园区环境控制和管理。


    业内重点企业也发挥了很好的引领和榜样作用。“十一五”期间,中石化投入巨资在全系统推广节能、节水、减排技术,2008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累计下降14.3%,外排废水绝对量减少21.5%,外排化学需氧量绝对量减少13.2%,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十一五”前3年,中石油用于安全环保隐患治理的直接投入接近400亿元,各项安全环保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2009年,中石油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9%、33.4%,提前1年超额完成“十一五”污染减排任务。


    “十一五”期间,国家进一步严格监管石化等重要行业的投资和建设,提高准入条件和排放标准;以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推进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强化环保督查;推动化工企业环保搬迁,促进产业集聚;调整“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压缩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业内企业则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工艺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大“三废”资源化利用,减排治污呈现逐年改善的可喜态势。 


    此外,石油和化工行业环保基础建设也取得重大进展。“十一五”期间,水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一批法律法规颁布施行,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出台,氮肥、磷肥、农药、涂料、染料等诸多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保经济政策施行,排污权交易和CDM等环保创新手段升温。


    在低碳发展方面,随着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国家战略的提出,石油和化工行业率先迈出了向低碳进军的步伐,打造低碳产业、生产低碳产品、采用低碳技术逐渐成为业内企业发展理念的主流。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艰苦努力,石油和化工行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基本完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了初步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幅度累计分别达14%和12%左右,超额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10%以上的目标。图为“十一五”期间我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减排成果图(以2005年为基数100),其趋势也基本反映了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污染物减排的脉络。 (刘全昌制图)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