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开幕,绿氢溯源评估合作研究中心成立

   2023-06-14

101

核心提示:临港集团将持续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围绕

临港集团将持续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围绕零碳园区和绿色园区创建等工作,探索示范案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绿色技术、标准、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6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在上海市经信委、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指导的“低碳临港,绿色未来”主题专场活动上,双碳诊断与服务促进中心揭牌,绿氢溯源评估合作研究中心成立,后续将推动建立绿氢标准体系、研究绿氢溯源评估方法学,为上海市建立一体化氢交易平台奠定基础。

双碳诊断与服务促进中心由上海质科院、上海市节能协会联合发起共建,目前已有上海大学、诺蒂奇、宝钢节能、申能碳科技等近40家业内组织参与,旨在组建具有本领域双碳相关快速诊断方法及实践案例经验的诊断专家(诊断师)合作团队,针对企业日益增长的节能降碳需求,以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举措面向全国开展系统性双碳诊断。上海矿交所、临港氢能公司、上海质科院、氢溯科技等首批14家发起单位共同启动“绿氢溯源评估合作研究中心”及首个《绿氢溯源管理标准》编制,后续将联合推动建立绿氢标准体系、研究绿氢溯源评估方法学、协助企业开发挖掘绿氢减排价值、服务政府开展绿氢支持政策投放,为上海市建立一体化氢交易平台奠定基础。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阮力表示,希望临港集团持之以恒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全面打造绿色转型发展引领区、标杆区、示范区。一是持续推进低碳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氢能产业链;二是持续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围绕零碳园区和绿色园区创建等工作,探索示范案例;三是持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绿色技术、标准、金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园区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城市绿色化的重要力量。在临港集团旗下的绿色园区中,位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国际氢能谷是上海唯一氢能特色产业园,聚集30余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焦氢能制、储、运、用等全产业链,形成了集氢能整车、发动机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碳纸等关键材料,以及场景应用、基础设施、检测认证于一体的产业格局。临港集团联合上海交大共同培育孵化了氢晨科技、唐锋能源、治臻新能源等“临港-交大系”氢能“金花”企业,引进了康明斯发动机系统和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项目、陕汽德创氢能整车项目等链主型领军企业,律致新能源、嘉资新材料等潜力绿企正在培育期。从技术上看,大功率电堆、金属双极板、低铂膜电极等一批首发首创性技术产品接连落地。场景上,发挥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集群基础,逐步推动氢能重卡、渣土车、通勤客车等具有可持续转化能力的氢能化应用场景。预计2025年,国际氢能谷实现氢燃料电池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基本涵盖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氢能装备的全产业链。临港集团与长宁区政府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双碳主题产业孵化器“临碳港”面积超1500平米,服务双碳领域创新型企业,已吸引10余家双碳特色企业入驻。

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表示,未来临港集团将坚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技术创新平台,打造新一代绿色科技园区,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贡献力量。

当天,“临港集团杯”绿色低碳十大创新技术产品发布,包括氢晨科技“H3300燃料电池电堆”、特斯拉“整车制造涂装车间节碳工艺”、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组件控制器”、工业锅炉研究所“ZG系列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装置”、新奥能源“E390微型燃气轮机能源梯级利用技术”、诺通新能源“空气能热泵蒸汽机组”、中船三井“低速双燃料柴油机”、莫秋环境“浸没式交变脉冲电磁波法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瀜矿环保“基于工业固废高附加值利用的二氧化碳矿化技术”、天纳节能“基于冷却塔群变流量控制的模块化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十大创新技术产品有助于促进低碳环保、提高生产效率。G60科创云廊光伏发电系统、AI Park全覆盖的智慧园区低碳应用体系、氢能中运量T2列车及氢能公交、临港产业区钻石园屋顶光伏发电、漕河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能源中心、化工行业“包装+服务+数据”绿色供应链、万国数据浦江数据中心园区光伏发电、国际氢能谷氢能产业服务、华人运通高合汽车“车路城一体化”低碳智慧应用、上海临港嘉定科技城·光储直柔零碳小屋等临港园区十大绿色场景发布。(澎湃新闻 记者 张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