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暂停令”能否解禁

   2011-01-18 中国化工报陈丹江

59

中国神华集团百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是世界首个煤直接制油项目。图为该项目厂区。   (李云平 摄)

    
      年末岁首,有关石油的诸多不祥预兆一再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其一,我国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93号汽油价格破“7”。其二,柴油荒再次袭扰我国不少地区。其三,我国2010年原油进口增长9.1%,达到2.1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比2009年的53%又提高了2个百分点。其四,国际原油价格反弹攀到90美元/每桶上下,破“百”指日可待。


    此情此景,一个似乎冷却了一阵子的话题又热起来:煤制油“暂停令”能否解禁?


    技术瓶颈终获突破


    我国煤制油产业从发展伊始就饱受争议,个中原委,主要在于煤制油技术门槛高,投资风险大。人们最担忧的问题是煤制油技术能不能如期进入工业化示范阶段。如果技术不过关,动辙上百亿元的投资风险实在太大。


    除技术门槛以外,能效、煤炭转化率、排放、能耗等也都是人们对煤制油关注的焦点。


    为此,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决定,除中国神华集团直接液化项目以外,所有煤制油项目暂停。


    2008年底,神华集团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一次试车成功,并且连续稳定运行到今天,连续稳定运行时间达6000小时。


    CCIN记者从神华集团了解到,神华煤制油项目创造了3个世界第一:一是单系列处理能力最大,单系列处理量为每天6000吨干煤,年生产油品和化工品108万吨;二是油收率最高。该工艺由于催化剂活性高、添加量少,残渣中带出的液化油少,蒸馏油收率高于相同条件下其他煤直接液化工艺;三是稳定性最好。该工艺采用经过加氢的供氢性循环溶剂,溶剂性质稳定,溶浆性质好,工艺的稳定性好。同时,该工艺采用催化剂可以在线更新的上流式加氢工艺进行循环溶剂加氢,使得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的整体稳定性要大大优于其他煤直接液化工艺,6000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神华6000小时连续稳定运行的效果看,我们已经迈过了技术的门槛。”神华煤制油公司总经理张玉卓接受采访时,信心满满地告诉CCIN记者。


    神华煤制油项目的成功,说明我国已基本掌握了煤制油技术。那么,接下来是不是可以举一反三、反四、反五?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专家组到山西潞安集团调研。潞安集团有关负责人在向专家介绍他们的煤制油产品。 (王乐意 摄)


    经济性已不成问题


    除了技术外,人们对煤制油的争议还集中在项目的经济性是否可行。高额投资和难以预测的市场前景是发展煤制油项目遭遇到的最大争议。这也是当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一开始狂跌,国家发改委立刻叫停煤制油项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CCIN记者了解到,对煤制油经济性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原油价格,二是原料成本。一旦原油价格过低,或者煤炭价格过高,都会导致煤制油项目陷入亏损境地。


    对此,张玉卓并不担扰。2010年11月19日,张玉卓在出席首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时胸有成竹地表示,按照现在煤制油的经济效益算账,即使进口煤炭来制油,也比直接进口原油更为划算。


    张玉卓告诉CCIN记者,现在鄂尔多斯神华煤制油项目已经正常运转,实践证明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即使油价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降30美元/桶,煤制油也有钱可赚。目前国际油价虽然涨涨跌跌,但仍在90美元/桶以上。


    来自神华煤制油有限公司相关人员的算账更具体。采用直接液化工艺,用3.5吨煤可以制出1吨油,加之过程中的加氢、催化剂、水、电等直接成本,1吨煤制油的制造成本为2000元左右,而目前原油的市场价约为4500元/吨。也就是说,按照换算,煤制油的边际利润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是35美元/桶。也就是说,只要国际原油价格高于35美元/桶,煤制油就会产生边际利润,就有利可图。而现在国际原油价格早已徘徊在90美元/桶上下,这个巨大的差价便是获利之源。

 

    因此,张玉卓说:“如果国际油价在当前的90美元/桶上下,煤制油肯定只赚不赔,经济性是可行的。而如果低于35美元/桶,那就要看煤制油项目的投资、原料成本、煤炭、人力资源等因素。我们认为,如果煤制油项目选择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降低成本,就和石油成本有竞争力。” 


    神华煤制油项目的效益情况,说明在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的情况下,作为石油替代燃料的煤制油产业大有前途。


    有能力打破垄断格局


    去年冬季再次爆发的油荒,使人们对国内现有油品垄断格局彻底死心。更多的人更加坚定地认为,要想打破国内现有油品垄断格局,只有另辟渠道引来“油水”。


    CCIN记者了解到,所谓油荒,其实是指每年冬季因使用量大增的柴油供应不足。之所以柴油供应不足,原因在于,在两大石油巨头的眼里,柴油只是小品种,年产量只占两大集团总产量的5%不到,且储备严重不足。一旦柴油消耗稍有波动,市场就会产生激烈动荡。而煤制油主要生产柴油,正好可以弥补市场需求。


    据CCIN记者了解,目前,我国煤制油企业主要有4家,分别为中国神华集团、山东兖矿集团、山西潞安集团和内蒙古伊泰集团。其中,神华集团、潞安集团和伊泰集团已顺利投产出油。这4大煤制油基地集中在内蒙古、山西、山东等地。该区域在中石油、中石化成立时被人为划到中石油的势力范围。一旦煤制油形成产业,大规模投产之后,大量油品将就近在西北、东北等地投放,中石油在这一地区的垄断地位一定会动摇。CCIN记者了解到,国内3家已经出油的项目均有扩产规划,为的是提高规模效益。其中,神华集团将在第一条直接液化生产线工业化运行后,再复制一期工程的另外两条生产线,最终达到年产320万吨各种产品的能力。潞安集团计划在其16万吨间接液化项目成功运行后,进一步扩建300万吨煤制油工程,并计划到2020年左右建成年产1500万吨的煤制油基地。伊泰集团则希望在2015年前后建设年产500万吨的煤制油基地。


    据了解,早在煤制油项目上马之前,中石油、中石化就对这一“新生事物”有所戒备。目前中石油旗下的销售企业正积极与有关煤制油企业沟通协调,希望能够与之签订成品油长期供应合同,意图揽过销售权,代替煤制油企业对外销售。


    不过,煤制油企业自然并不领情。在神华集团煤制油取得成品油批发资格后,伊泰集团、潞安集团也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成品油批发资格,希望能够获得销售自主权,与两大集团展开竞争。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初步规划,到2020年,煤制油的发展规模将达到3000万吨/年。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地上报国家发改委的煤制油项目总规模已经超过4000万吨。这一总量相当于中石化成品油零售量的1/3。倘若这一目标能够实现,那么两大公司在终端市场一统天下的格局将被打破。


    可以领衔地方经济


    在煤制油项目所在地,均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方政府均把煤制油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推手,未来将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规划,内蒙古将包括煤制油在内的新型煤化工项目作为传统工业发展的新方向,将进一步延伸煤炭产业链条,建立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


    山东省经贸委、省煤炭局编制的《山东省煤化工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表明,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到2011年底,山东省煤化工产业实现销售收入将达到1360亿元、利税130亿元、利润70亿元。


    据CCIN记者从山西省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山西将依托丰富的煤炭和水资源,依靠总投资40亿元的煤化工技术研发基地的33家研发企业和20多个研发中心大力发展煤制油。


    “一方面有丰富的资源支持,另一方面有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煤制油项目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将加快。”中科合成油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唐宏青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显然,如果有一个能够带动中国经济特别是西部经济科学、迅速发展,能够具有巨大的辐射能力,能够使中国工业水平自立于世界工业之林,能够让中国自己掌控能源供应的产业,那就应该是煤制油。
   

 

 

 

 2009年3月23日,我国首套大规模煤间接制油产业化装置——伊泰集团煤制油示范项目成功出油。伊泰集团总经理张东海拿到手的这桶油,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桶煤间接制油产品。    (宋海靖 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