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行业多路径推进实现“双碳”目标

   2023-06-05

75

核心提示: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该如何高质量走好低碳转型发展之路?近日,在中国石油学会

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该如何高质量走好低碳转型发展之路?近日,在中国石油学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产学研媒340多位专业人士汇聚一堂,分享能源央企和知名高校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探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可行路径。

全球加快推进碳中和,今年将是我国碳交易大年

近年来,全球推进碳中和的步伐显著加快,这同时也给石油化工行业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今年4月,欧洲议会正式通过“减碳55”(Fit for 55)的一揽子气候计划,以立法形式确保欧盟实现到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至少减少55%的气候目标,其中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2026年开始起征关税。据联合石化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碳交易市场展望》解读,这一机制将提高外部产品进入欧盟的门槛,提高欧盟本土产品的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欧盟的目标是到2030年CBAM涵盖包括欧盟碳市场涵盖的所有产品,届时石油化工行业将受到影响,尤其是把电池产品纳入CBAM范围,将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造成较大冲击。

美国方面,根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碳达峰碳中和背景及政策分析》报告解读,美国碳中和主要政策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领域计划投入两万亿美元,在交通、建筑和清洁能源等领域加大投资力度;二是在政策领域,把气候变化纳入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并加强国际合作;三是在技术领域,加速推进清洁能源的技术创新,持续推动美国“3550”碳中和进程。

日本方面,因受到有限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逐渐变化的发展模式影响,碳中和政策确立了向绿色低碳社会转型的目标。

我国于2020年确立“双碳”目标,并密集配套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2021年,我国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目前中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2022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完整年份运行结束,全年累计成交量5089万吨,挂牌协议成交价58.07元/吨。因全国碳市场碳价整体运行平稳,价格在55元/吨至57元/吨窄幅波动,以及随着我国履约期临近,碳配额供应收紧,交易活跃度有望回升等因素,论坛预测今年会是我国碳交易大年。

2030年至2060年是我国炼厂快速转型发展期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报告中的统计数据,目前传统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及相关产业链的碳排放量分别占我国碳排放总量71.11%、14.93%和5.83%。对我国来说,先天的资源禀赋和能源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决定了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减碳势在必行。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明丰认为,在2030年前,石油、天然气消费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和4%,“控煤稳油气”将成为一段时期内的主旋律。但在2030年之后,石油在我国能源结构的占比将快速下降,同时化工品需求将大幅增加,这意味从碳达峰至碳中和的阶段,也将是我国炼厂快速转型发展期。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碳减排压力。从宏观上看,我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约30年,时间远远少于西方发达国家。从行业领域论,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3.78亿吨,其中重点过程与产品的总排放量约9.42亿吨。根据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模型计算,燃料型炼厂要实现最大化化工转型,化工品收率将从6.96%增至71.76%,碳排放量则将增长4倍,但是生命周期碳排放可降低50%左右。

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雍瑞生认为,在走向碳中和的进程中,一方面,化石能源低碳化提速、新能源规模化提速、能源管理智慧化提速的“三化提速”会同步进行;另一方面,以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能源结构变化是大势所趋。实施的具体路径一是石油将从燃料向原料转变;二是天然气将从“新能源转型期间的过渡桥梁”向“与新能源共荣共生的伙伴”转变;三是新能源从协同油气向规模发展转变;四是负碳产业从产业链向价值链转变。

石化企业可行的具体路径与技术方案

在具体实施层面,石油化工企业有哪些合适的碳减排路径及技术方案,与会专业人士给出了一些答案。

李明丰认为,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双碳”工作体系,具体要建设涵盖碳盘查和碳足迹核算、数据库建设与低碳工具开发、低碳技术与产品开发及服务、标准与平台建设及技术支撑、低碳项目实施等内容的系统化低碳体系。他强调,一是建立炼厂碳排放强度计算模型,进行碳足迹核算,明确炼厂碳排放分布情况;二是建立碳足迹数据库,助力行业企业碳核算,构建低碳产业链;三是推进低碳技术与低碳产品开发,提供低碳评价与低碳服务;四是构建石化行业“双碳”平台,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系统性保障;五是针对企业实际,筛选最符合企业降碳路径的技术并进行效果预测;六是进行石化产品碳强度核算,寻找最佳脱碳路径;七是应用石科院低碳中心自主开发VISPRO碳流管理软件、行业碳资产管理软件;八是提供炼厂降碳路线图支撑、低碳技术支持、低碳技术服务;九是推进标准体系构建、寻求政策制定支撑,助力石化行业高质量低碳绿色发展;十是通过企业层面降碳措施的实施,助力行业低碳发展。

雍瑞生提出,要践行循环经济先行者行动,“稳油增气”助力“端牢国家能源安全饭碗”,推动新能源业务再上新台阶,推进节能降碳工程、生态建设工程、绿色文化工程、“天然气+”清洁能源发展工程、“氢能+”零碳燃料升级工程、综合能源供给体系重构工程、深度电气化改造工程、CCUS产业链建设工程、零碳生产运营再造工程等。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低碳中心副主任吴昊提出,行业的碳减排不仅要考虑组织层面碳排放的核算与减排,还要考虑产品层面的碳足迹核算与对标,未来行业的发展将由低碳消费引领低碳生产。对此,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教授王洪涛提出,要完善我国的碳足迹开放平台,实现碳足迹信息公开、模型完整、技术明确、数据准确,并在透明可信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应用。(记者 李诗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石化精神,传递更多石化信息,宣传国家石化产业政策,展示国家石化产业形象,参与国际石化产业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石化产业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 china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工信部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