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也可用作汽车燃料。图为液化石油气与电力混合动力车。 (CFP 供图)
2005年,国内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为3884万吨标准煤,在当时全国约5300万吨标准煤的民用燃气市场中占73%;而到2010年,国内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为3821万吨标准煤,在全国约8500万吨标准煤民用燃气市场的份额降到45%。在国内民用燃气市场中,液化石油气一直稳坐老大的位置,现在这一地位正逐渐被管道天然气、二甲醚燃气等能源新秀所冲击。液化石油气的走向,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消费速度 比天然气差了近3倍
CCIN记者采访中石化技术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副总工程师了解到,受中东、北非政局的影响,今年油价比去年要高出许多,目前已摸高110美元/桶的水平。预计今年全年平均油价将会达到每桶100美元或略高。而国内天然气价格是严格遵循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价,价格比较稳定。这使得与油价挂钩的液化石油气价格在与天然气价格的竞争中,处于明显不利的局面。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到10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73%,这是自2005年以来国内天然气连续6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中,全年天然气产量约950亿立方米,净进口122亿立方米。而与此同时,2010年国内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为2229万吨,同比增长6.3%。与天然气相比,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增幅差了两倍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全国322个地级以上的城市中,已有210个城市不同程度地用上了天然气,而且未来5年还将有200个城市开始使用天然气。2004年国内城市燃气用户人口中,有63.1%的人口用液化石油气。到200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9.1%,而同期天然气的用户数量翻了一番。
专家预计,从今后几年趋势来看,天然气对液化石油气的冲击将是持续的。随着西气东输二线、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陆续投入使用和城市管网化的迅速发展,未来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有望翻倍增长。到2015年,中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随着城市气化率的提高,液化石油气极有可能失去国内民用燃气市场老大的地位,甚至退出城市民用燃气市场。
市场份额 将被二甲醚瓜分
对国内液化石油气市场产生巨大影响的还有另一大因素,即由国家建设部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这将使二甲醚替代部分液化石油气的进程加速。
江苏煤化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冯孝庭告诉CCIN记者,二甲醚燃料原本是作为液化石油气的掺烧成分而发展的。这是因为液化石油气含碳高,单独燃烧缺氧、黑烟大,而二甲醚含氧高,二者掺和使用正好相得益彰,是件两全其美的事。这已经在许多地方的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虽然去年个别地方出现了由于钢瓶阀门橡胶件没有更换,燃气泄漏引起火灾的事故,一些地方政府不问青红皂白压制二甲醚的发展,造成二甲醚出现严重过剩,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掺烧的标准也在酝酿制定中,还有钢瓶、瓶阀、密封材料等一系列标准在制定。这些标准将为我国二甲醚燃料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后盾。目前,云南、贵州、内蒙古等条件较好的地区已率先开展了二甲醚燃料网点的建设,云南地区已经在当地建立二甲醚充装站,为试点居民提供纯二甲醚燃料。贵州也在全省推广使用二甲醚。
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有关利好政策的引导下,全国二甲醚年产能已发展到近1100万吨。业内人士估计,如果《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得到顺利实施,二甲醚用于民用燃气的消费将会在短时期内恢复到每年400万吨的水平,在国内民用燃气市场中占到7%左右的份额。
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与之挂钩的液化石油气价格也在日益攀升。图为4月2日晚上8时,南宁市一家燃气供应点张贴出提价后的罐装液化石油气价格。 (何学俏 摄)
在化工领域 寻找新岗位
舒朝霞认为,虽然液化石油气消费市场面临萎缩,但国内炼化企业并不会感到担忧。因为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与一些石化原料如乙烯、丙烯、异丁烯的生产是存在一定矛盾的,要多产液化石油气就要减少石化原料的产量。过去,为保城市老百姓的做饭燃料,炼化企业曾忍痛压减乙烯、丙烯产量,多产液化气保障供应,这实际是“大材小用”,企业牺牲了利润。现在既然民用液化石油气减量了,就可以增加石化产品的产量,增加炼化企业的效益。
CCIN记者还了解到,液化石油气逐渐退出民用燃料市场,也为化工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石化原料来源。
液化石油气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据了解,液化石油气用于化工领域是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通行的做法。在中东,50%以上的液化石油气需求是为了将其用作石化原料,北美在石油化学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约为37%,而我国目前这个比例还不到25%。目前液化石油气的深加工主要有5个途径,即制烯烃、芳构化、碳四重整、醚化、制醋酸仲丁酯等。
液化石油气制烯烃方面,由于近年来石脑油价格随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目前国外许多石化生产商开始用液化石油气替代石脑油做裂解原料制取乙烯。预计国内大的炼化企业对液化石油气的转型路线,主要是走增产乙烯和丙烯的路子。一些中小化工企业发展液化石油气深加工也将走这一路线。今年3月1日,山东齐旺达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100万吨芳构化联合装置,其中就包括20万吨碳四烷烃制丙烯生产线。
液化石油气芳构化方面,即利用液化石油气生产高辛烷值芳烃和高清洁液化气。2008年以前,山东省液化石油气深加工企业仅有山东齐旺达集团1家,现已增至18家,装置产能已达到267万吨/年,若满负荷运行,每年可消化液化石油气近150万吨。今年3月1日,山东齐旺达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100万吨芳构化联合装置、16万吨甲基叔丁基醚改扩建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辽宁、河南、河北部分化工企业也开始向液化石油气深加工方向转型。2010年9月,辽宁同益集团总投资73亿元建设的40万吨/年液化石油气深加工联合装置项目破土动工。2010年11月,河南盛源石油10万吨/年芳构化装置投产。当月,河北冀春化工10万吨/年芳构化装置也投产。今年5月,河南永胜能源化工芳构化项目计划投产。
液化石油气碳四重整方面,可增加异丁烯产量,可做生产合成橡胶原料,也可提炼液化石油气中高价值的异丁烷。随着液化石油气里面的各种组分被逐渐地挖掘,都是用低附加值产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成为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时的有效途径。
由于石油价格高涨,液化石油气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是很明显的。以液化石油气制丙烯为例,按照烷烃30%的转化率计算,1吨液化石油气可产出0.3吨烯烃,含丙烯以及异丁烯。目前一般纯度异丁烯主流成交价为每吨12500元,丙烯价位在每吨11400~11500元。粗略计算,0.3吨的烯烃约合3600元,与0.3吨液化石油气相比增值近2000元。扣除其他成本,按照此思路来进行液化石油气产业链的延伸,每吨液化石油气将实现增值1300~1500元。
在国内原油、天然气资源被大公司牢牢把持的格局之下,眼下液化石油气资源趋于宽松的形势,将给众多化工企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图为山东东方宏业公司液化气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年可深加工液化气100万吨,是目前国内规模和投资最大、化工利用率最高的液化气加工项目。(CFP 供图)